散文:朝聖

散文:朝聖

朝聖

  久居幽室,免不了胸中堆滿積慮,思想似被高牆圍堵禁錮,見識慢慢地短了起來,甚至有種在沉默中欲死的趨勢。


  每當這個時候,選擇自我調節總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畢竟,個人的能力終歸是有限的,面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雜事,時常會有這時那時難以應對的無奈與無助,該怎麼辦呢?神明!對了,拜求神明的喻示。


  世間有沒有神明?千百年來永恆爭執的話題。在我看來,的確是有的。神明有相也無相,無相時,他們是一種精神,一種寄託;有相時,他們會以一種獨特的形式出現在你的眼裡、心裡。所以說,神明自始至終地與人世同在。


  獨立峰巔,極目遠眺,那一簾瘴幕的背後,註定有神明的存在,而山谷底蜿蜒曲折的一條道路,正是牽引你心鄉神明的方向。西望遠山,再望北川,我的心潮莫名地通暢地來回流動,心域突然地宏闊了、乾淨了,至少在那麼短暫的一瞬,確實如此。而人的一生裡,又能有多少個這樣的短瞬呢?

散文:朝聖

朝聖

  神明確實存在,不然,此時遠山的一草一木怎能會如此的深沉而不露絲毫的繁雜嘈囂呢?長峽深谷中我們的氣息怎能會震動出如此悠長鈜鳴的迴盪呢?再有,天上的飛鳥,地下的走兔,紛紛現形,一同相和你的感懷,詮釋這人世間的寂勞。生活中的俗念,傾刻卸盡,因為你閱讀了那一縷縷的煙塵,飄緲著,然後消散,也許這正是神明予以你命運的象徵!


  登高,遠望,目遇繁華,相見蕭條,都不會讓心域狹窄,心情低落,而是永遠的空曠與寥廓。在那一刻,你不覺成為這一方世界的主宰,將一切牢牢地把握。


  “高山仰止”,原來是一種真正的朝聖!


  千年的道觀屹立在高山一側,閱盡了人間的滄桑變遷。拜謁神祇,又是一個解釋心情了卻心願的途徑。


  早晨的煦日,在臨近山門的剎那,更換成疏疏的細雨,這是朝覲這個古剎最大的吉兆。清雨柔和,洗卻了久住心田的欷歔和垢塵,人世間許多的諷刺,原本就是一種合理的存在,根本勿須被其牽絆。人生行旅中的坎坷,只是修行中的一個個對信念的考驗,必須要去經歷,不必為之而心生頓挫或幽怨,更不必去假作傲然。

散文:朝聖

朝聖

  石窟中危坐的具具神像,千年的風雨過後,神韻依舊安閒,處之泰然。扣敲一錘古罄,鈜鈜的籟音,接通了我與神明的消息。“世上的困頓、焦躁,是黔首黎民的銬鐐,貪圖、邪欲是他們的刑牢,多看世事,多去感悟,萬事不盡於熱鬧與淒涼之間,還有風清雲淡……”幾柱燃香,嫋繚這偈喻在我腦海。


  哦,無為地,沉默地生活著,才是心中極度空虛的根源!


  謁拜完畢,出了山門,又是一番陽光燦爛。一個時辰的時段裡,我經歷了晴朗、陰溟、再晴朗。對了,世事無限,人生的短途中,陰晴圓缺實屬必然,要看慣,要了然,我虔敬地領受了神明的又一個喻示!


  天地遼遼,神明的光輝無處不在,灑滿整個人間。


  此次朝聖,令我又覺悟了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