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更多是姥姥照顧孩子,而不是奶奶?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寶寶出生後家人都會愛不釋手,這也包括家裡的老人們,不過現在有一種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就是帶孩子的大部分都是姥姥,而奶奶帶孩子的例子真的是很少見,這是為什麼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為何現在更多是姥姥照顧孩子,而不是奶奶?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1. 避免婆媳矛盾

婆媳矛盾這個問題好像幾千年來都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婆婆與媳婦之間總好像有一堵隱性的牆,她們在教育孩子中觀念的差異以及一些家庭瑣事,都會影響她們之間的婆媳關係,很多當媽媽的為了減少與婆婆的爭吵,都會選擇讓姥姥帶孩子,因為與自己的媽媽溝通會更容易一些。其實奶奶帶孩子也是一片好心,很多做奶奶的也不希望兒媳婦太過辛苦,她們希望利用自己休息時間幫著帶一下孩子。不過老人對於孩子還是有溺愛心理,而寶媽很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性格,而婆婆的過度溺愛會對孩子的未來成長沒有任何好處。也有一些兒媳婦很懂事,她們知道照顧孩子會耗費大量的心血,所以寧肯麻煩自己的媽媽也不希望婆婆身體出現問題。

為何現在更多是姥姥照顧孩子,而不是奶奶?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2. 奶奶認為這是夫妻的責任,老人沒有義務幫助帶孩子

帶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責任,你們給了孩子生命,是孩子的監護人,他們有義務承擔撫養孩子的責任。所以有一些婆婆認為自己沒有義務幫助帶孩子,這種想法沒有什麼錯,畢竟老人辛苦了一輩子,退休後應該享受一下天倫之樂,結果每天還要花時間帶孩子,而且出力還不討好,這何苦呢?所以這就讓很多婆婆打消了帶孩子的念頭。

為何現在更多是姥姥照顧孩子,而不是奶奶?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3. 父母不喜歡自己的女兒受苦

女兒雖然嫁出去了,但是做父母的都不希望看到女兒受苦,一般來說從懷孕到生孩子都是媳婦自己的媽媽在照顧女兒,婆婆來了幫不上什麼忙。等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又會擔心自己女兒的身體,所以孩子的姥姥就會主動承擔照顧寶寶的重任,而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輕鬆一些,畢竟這是自己身上的小棉襖。

為何現在更多是姥姥照顧孩子,而不是奶奶?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4. 出發點不一樣

很多奶奶親孩子,但是她們希望自己的媳婦可以早點工作,這樣就可以讓自己的兒子輕鬆一些,說白了就是心疼自己的兒子。其實出發點沒有錯,但是做婆婆的卻忽略了媳婦的感受,她們這種做法會讓媳婦感到很不舒服。而姥姥則不同,她們擔心自己的女兒,所以就承擔了主動照顧孩子的任務,而且就算女兒心情不好甩臉子,做姥姥的也不會有任何怨言,畢竟那是自己的孩子。

為何現在更多是姥姥照顧孩子,而不是奶奶?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其實,不論是姥姥還是奶奶帶孩子,我們都要感謝老人的幫助,而且不要把看孩子的任務都推給老人,畢竟只有做父母親自教育孩子,才能體會到做父母的不易,也更容易增進與孩子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