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過法考、當律師成為畢生之夢想……

動輒接手一個幾百萬的案子,一年接手幾個案子就能獲得百萬年薪,印象中律師似乎總是與多金、帥氣和精英群體等字眼聯繫在一起。

近幾年,國家深化司法改革,推進法律制度的編撰、修改以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也讓人們看到了法律行業的前景,更多的人湧入了這個行業,在大學本科選專業和考研時,法學專業也由曾經的冷門專業漸漸變成了熱門專業。

法律行業真的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美好嗎?

我們邀請了法律從業者和法學生講述了他們的經歷,希望給那些還未進入法律行業的法學生、剛從業不久的法律人和其他行業想要進入法律行業的人才一些啟示。

堅持學習,不斷實踐

2013年,向忠箭從中南民族大學藥學院化學生物學專業畢業,專業就業面窄,只能去醫藥公司做醫藥銷售或者去藥廠做藥品檢測或研發,而這些都不是向忠箭想做的,為了生活,他去了保險公司做了銷售。

2014年,懷著試一試的想法,向忠箭去了一家法律諮詢服務公司,工作了一年多的時間,向忠箭沒學到想學的法律知識,他毅然辭去了這份工作。

2016年,向忠箭輾轉來到了一家律師事務所,正式開始了他的法律職業生涯。

努力過法考、當律師成為畢生之夢想……

沒有法律背景,沒有通過法考,他只能記錄案件情況、去法院送一些資料、整理文書、案卷,有時也會接待一下來訪的當事人,雖然工作瑣碎,但能接觸到具體的案件,瞭解熟悉一些法律知識和行業的具體操作模式,向忠箭收穫了很多。

2017年到2019年,工作之餘,向忠箭連續考了三年的司法考試(現已更名為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終於在最後一次通過了考試,在今年5月份獲得了證書,跨過了法律行業的門檻。如今,他已經成為了律所的團隊負責人之一。

通過法考之前,向忠箭想的是怎麼讓自己的收入滿足自己的生活所需,法律行業,入行前三年,收入微薄,養活自己都很困難。

而獲得證書之後,向忠箭想的是如何熟練掌握龐大的法律知識體系和細分領域的相關知識,提升法律基本功,通過大量實踐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發展自己的社會關係。每個階段,他都面臨著不同的問題與挑戰。

努力過法考、當律師成為畢生之夢想……

2016年到2019年,是決定向忠箭能否在法律行業堅持下來的關鍵期,也是他壓力最大的一個時期,那時收入低,生活得不到保障,能否通過法考也是一個未知數,前途未卜,眼看著周圍的同齡人已經在一個行業慢慢站穩了腳跟,而自己在這個行業才剛剛起步。

向忠箭時常很焦慮,為了排解負面情緒,他會買一些心理學的書來看,靜靜地等那些焦慮的時刻過去。所幸那些艱苦的日子都已經過去,未來的人生朝著更好的方向前行。

而問到他堅持下來的最大秘訣,他用了一句話:“我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談到堅持,向忠箭說道。

嘗試過,便無悔

羅雲原本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生,大二上體育課時,一個學法學的朋友經常從法律角度和羅雲討論社會上的熱點事件,漸漸地,羅雲也對法學充滿了興趣。

常常去法學院蹭課,大三時,看著周圍的同學都開始備考研究生,羅雲懷著對法律行業的嚮往報考了武漢大學的法碩研究生,

經過一年的努力,2015年,羅雲如願考上了。

2015年到2018年,羅雲並沒有因考上了理想的院校就覺得萬事無憂,而放鬆懈怠。

她依然像備考那樣,經常往返於圖書館、導師處。法律專業,知識系統龐大,而且處理具體案件時,還要了解相關領域的內容,像處理經濟案件,對於一些金融知識也要足夠熟悉。

努力過法考、當律師成為畢生之夢想……

2018年,經過三年的學習,羅雲從武漢大學法學專業畢業了,懷著對這個行業的滿腔熱血,羅雲來到了武漢一家還不錯的律所。

雖然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但拿到第一個月工資時,羅雲還是接受不了,這工資完全沒法負擔她在武漢的生活支出,這一個月她去法院申請立案,去看守所,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出租屋時,還得撰寫各種文書。想到這裡,羅雲有些委屈。

羅雲就這樣在這家律所幹了快一年,這一年裡,看到已經獲得執業證的律師同時進行十幾個案件,每天面對大量的法律文書,完全沒有了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界限,而工資依然微薄。

羅雲彷彿看到了未來的自己,她捫心自問,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覺得可能她熱愛的是這個知識領域,而不是律師這個行業。

努力過法考、當律師成為畢生之夢想……

她無法承受被案件壓得喘不過氣的那種感覺,在這裡她也實現不了曾經設想的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理想,更多時候律所和律師所要考慮是一個案件能給他們帶來怎樣的收益。

經過仔細的思考和對這一年職業生涯的回顧,羅雲最終決定離開律所,轉向其他行業。

2019年6月,通過招聘網站,羅雲通過面試進入了一家媒體當人事。沒有了大量的加班,羅雲有了更多的個人空間,也發展自己的業餘愛好。

“可能這種生活才是適合我的。”不用每天緊繃神經,羅雲的壓力減輕了很多,原本因熬夜而發黃的臉色也好了很多。

掙扎與妥協

王奚是普通本科院校的一名法學畢業生,在校期間她考了兩次法考,和班上大多數同學一樣,她沒通過。而通過法考才有機會從事法律相關工作,所以王奚早早就給自己找好了退路。

當得知自己的法考未通過時,王奚陸續考取了語文、數學、政治的教師資格證。

2017年,她從學校畢業了,與其他沒有通過法考的同學的猶豫不決相比,她果斷決定去當老師,通過面試後她去了一所小學當語文和數學老師,任教期間她會抽時間看一些考編的書,預備報考教師編制。

2018年,王奚如願考上了教師編制,在城區的一個小學當數學老師。暑假時候,王奚開始備考法考,為求穩妥,她報考了2019年度的法考,這樣她就有兩個暑假、一個寒假可以專心備考了。

2019年11月,法考成績出來了,王奚依然沒有通過。考慮了很久,王奚覺得自己確實不適合進入法律行業,當老師兩年多,她也早已適應了這種生活,喜歡那種解疑答惑的成就感,最後她選擇安心當一個老師。

寫在最後

法律行業的高收入確實很吸引人,但與此同時也意味著高門檻,跨過這個門檻後也需要經過多年的積累才能實現高收入。對此,我們結合法律從業者的經驗建議:

1、在校學習法律知識與參與具體的法律實踐是有明顯的差別的,法學生如果想要進入法律行業應該多嘗試,這樣才會清楚什麼樣的法律團隊是適合自己的。多給自己一些試錯的機會才能更快找到適合自己的,才能更快提升自己。法學生未必一定適合從事法律行業,如果從業一年後覺得自己確實不適合幹這一行,在考慮清楚後可以嘗試轉行,這樣方能及時止損。

2、不要盲目進入法律行業。雖然在法律行業發展得好確實能獲得高收入,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律師,如果本身並不適合當律師,自身也不併熱愛這個行業,還是不要進入這個行業了。

3、不要因為學歷知識背景就放棄了法律夢。很多其他的行業的人想要進入法律行業總是有重重顧慮,其中最大的顧慮就是學歷,擔心自己並不是法學專業的,就業時會被拒之門外。這個不是絕對的,除了個別律所會對學歷專業有著嚴格的要求,一般律所不會做強制要求,律所更看重工作水平,有相關領域的知識背景在處理有關案件時會更佔優勢。

4.律師是一個對知識和實踐能力要求都很高的職業。法律的知識領域很龐大,細分領域也有很多內容需要去學習,要堅持學習,更新相關知識。同時也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溝通技巧,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注:三個故事均為真實事件,第二個和第三個故事採用了化名。

來源:同人法律

文案:偉凡

排版: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