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幹農活的那段日子

文:活著就要快樂

昨天是五一勞動節,國家法定節假日,很多單位都放假啦!

說起勞動,我最深有體會。我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從我記事起就開始跟著父母幹活。當然了,我乾的活都是農活。

勞動並不僅僅是幹農活,但是我今天呢,就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從小幹農活的經歷。

懷念幹農活的那段日子


拔草放羊

我上學比較晚。那時候我們還沒有幼兒園,我是九歲才上一年級。

我們當時也不考試,只要能完整的從1數到100,就可以順利的進入學校,這對九歲的我已經非常簡單了。

那上學之前,我幹什麼了呢?我的記憶裡除了無憂無慮的玩耍,我做的最多的就是拔草和放羊。

我感覺我當時的家裡最富有濃郁的農村氣息,父母不僅養雞養鴨養鵝,還養羊,養豬,養狗。

每天家裡,所養的各種動物的叫聲此起彼伏,非常熱鬧。特別是我家的大鵝最煩人。

只要有人來,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它們就嘎嘎的叫個不停,母親每次都要拿個棍子。把它們攆到一邊去。

這裡面羊是食草動物,我小的時候,母親下地也帶著我。他們把羊栓到一個草多的地方。

然後在附近的地裡幹農活。我就在那裡看著羊吃草。當然我也不閒著,我不是捉螞蚱,就是嚼茅草根,感覺時間過的也挺快。

等到羊把周圍的草吃的差不多的時候,我就喊母親或者父親,讓他們給羊換個地方吃草。

稍微大一些,我自己能牽動羊,我就自己牽著幾隻羊去放了。

那時我已經上學了,只有到星期天,上午我寫作業,下午我才牽著我的羊,把它們攆到溝裡或者草多的地方去吃草。

這一段的經歷,我在我的一篇文章詳細地寫過,這裡就不再多說啦!

懷念幹農活的那段日子


每逢下雨或者冬天的時候,羊不能出去吃草或無草可吃,我們就要給它們準備一些備用草。

我背的動糞頭子的時候,我就開始和小夥伴們去割草,割滿滿的一筐,然後,到家裡把它們曬起來。

小孩子畢竟貪玩,玩著玩著就忘了割草。不過我們也有辦法糊弄家長。

我們就在糞頭子的底部支起幾隻棍兒,然後上面鬆鬆散散的蓋些草。從表面看,滿滿的一大糞頭子草,特有成就感。

不知道是我們做的太真,還是父母不願意戳穿我們,每次我們都能過關,心裡不免有一陣竊喜。

我拔的這些草怎麼能夠羊整個冬天吃呢?經常是我和父母推著地排車,我們到溝邊去割草。

我們割了一車又一車,然後曬起來。乾草多了就堆成垛。這樣就足夠羊整個冬天吃了。

我上了初中以後,父母做生意,沒時間養一些雞鴨鵝羊啦,我的給羊割草和放羊的經歷就此結束。

懷念幹農活的那段日子


幹農活

父母生意忙,沒有時間幹農活。地裡經常長滿了草。

星期天和放假以後,我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地裡蒿草。我蒿草蒿得最慢,因為我幹活比較仔細。

我經常把地裡的草芽都拔出來,所以只要是我蒿過一遍以後,地裡很長時間才長出草。

等到我稍微大一些,我又學會了除草,打藥,施肥,割麥子,割豆子等農活。

我最煩烈日炎炎下割麥子了。不僅曬的慌,天氣還非常的熱。

我們當時的地都非常長,一晌也就割個來回趟。那時候也沒有三輪車,都是人用地排車一車一車的往家裡拉。

父親和母親為了多幹點活,中午也不捨得回去。經常是我們做好飯吃完以後,再把飯帶到地裡讓他們吃。

即使這樣,把地裡的麥子全部割完,裝上車,拉回家,也得三四天。

割完以後,還得找車軋麥子。總之,強收搶種,特別累。

每年收麥子的時候,我都被曬得黝黑。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是影響外部形象的。

懷念幹農活的那段日子


那時候農村經常種棉花,從種下棉花一直到棉花收穫我都全程參與。

種棉花的時候,父親母親挖坑,我往坑裡扔棉花籽兒,邊扔別用腳踢土把坑埋起來。

等到棉花長出稍高一些,棉花苗比較稠,我和母親就會剔苗,讓苗與苗之間的距離稍微寬些。

棉花苗壟距離比較寬,會長一些雜草。我和父親母親經常拿著鋤頭一遍一遍去除草。

只有等到棉花苗長大,枝繁葉茂,遮住了壟,那個時候草缺少了陽光,就很少在長啦。

但是棉花苗長大事兒也比較多,要給棉花打岔,掐頂,還要施肥打農藥。

我感覺在這些活裡面給棉花打農藥最累。我們那時候種的棉花畝數比較多,家裡只有我和母親。

每次我們兩個打藥,都得打兩天,打完以後,肩膀被農藥桶揹帶勒得又紅又腫,很長時間才消失下去。

如果溝渠裡有水還好,沒有水的話,還得從家推著地排車拉水,一路上走走停停,地離家又比較遠。

經常是走到地裡,都快半晌了,當然也打不了幾桶水。為了節省時間,我和母親一人一個地排車拉水。

我們帶點吃的,中午也不回家。什麼時候把地板車拉的水用完,什麼時候才回去。

可是畢竟小,我也會經常和母親發牢騷,嫌幹活太累,嫌我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

牢騷歸牢騷,我還得幹活兒。家裡的地非常多,我不忍心讓母親一個人去幹。

暑假開學的時候,棉花已經開始長棉花桃了,看著自己辛辛苦苦侍奉的幾畝棉花,我都不捨得離開它們。

我們那時候也放秋假,正是收穫莊稼的時候,棉花也開了。我就跟著母親去拾棉花。

棉花開的最盛的時候,白花花的,就像天邊的雲那麼潔白,握在手裡,軟綿綿的,特別舒服。

我們一上午就拾好幾包袱,用地排車拉回家,滿滿的成就感。

懷念幹農活的那段日子


後來,打工的浪潮席捲整個農村。很多人都出去打工,再加上現在都有了現代化的收割工具,幹農活也就不那麼累了。

繼續勞動

我上班和結婚以後,我工作的單位離孃家和婆家都比較遠,幹農活就越來越少了。

只有到節假日的時候,我才打把手,幫孃家和婆家打打農藥,施肥,清除地裡的草。

只是婆家的地太零碎,二分、四分的比較多。當時已經有聯合收割機了。

可是我們的地塊小,又沒有正經的路,人家不給收割。

我們必須用原始的方法,用鐮刀割,然後用三輪車拉到公路上,讓來來往往的車軋。

雖然這樣做有些危險,但是沒有辦法啊!現在除了婆婆家和比較貧窮的家庭,都用聯合收割機了。

沒有專門的打麥場地,也沒有人願意給你專門軋麥子,所以最實用的辦法就是拉到公路上,讓來來往往的車輛軋。

看到我們這樣的與眾不同,那些小塊地我都不願意種,可是公公婆婆不願意。

我那個時候還有麥假,秋假,只要放了假我就去幹活。

我幹活也不惜力,即使是在懷著兒子六七個月的時候,我也挺著大肚子在地裡割豆子。

懷念幹農活的那段日子


記得公公得病的那一年,丈夫在醫院裡照顧他,收麥的時候沒來。我已經學會了開摩托三輪車。

我和婆婆把麥子割完以後,又捆成個,然後把麥子裝到三輪車上。

婆家的地很窪,上到大路,必須經過一個高崗。我們買的三輪車是掛鏈子的,勁不足。

每拉一車,婆婆必須在後面推著。有時候上不去,鏈子又掉了。

我還必須趴在車底下,把鏈子弄上,每次都是滿手的車油,不小心還會弄到臉上,成了大花臉。

我就是這樣大花著臉,一趟一趟的開著摩托三輪車把麥子拉到公路上去軋,也顧不得別人笑話。

後來,國家規定農村教師不再有麥假和秋假,我得上課。所以乾的農活更少了。

現在,婆家的地都租了出去。只剩下了四分地,婆婆自己就可以幹了,我有空也會幫幫忙。

隨著聯合收割機越來越多,現在的小塊地也給收割,這樣,婆家的四分地也不用我們親自去勞作了,省了很多麻煩。

懷念幹農活的那段日子


如今,為了收穫的方便,農村的經濟作物越來越單一了,只種玉米和麥子。這兩種都有專門的機器收割,無需人力勞動了。

所以,只要有錢,種多少畝地都可以。但是卻少了親自勞作的樂趣,體會不到勞動的艱辛了。

這樣一想,我還特別懷念我幹農活的每一個日子,當然它也會永遠在我的記憶當中,揮之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