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戰場:【國民黨軍隊被打得三次換帥】

#加V認證# 抗日戰爭勝利後,東北成了國共兩黨鬥爭點,共產黨以林彪為主帥,向東北派去了2萬多黨政幹部和10萬多部隊。國民黨方面也不示弱,以杜聿明為主帥,向東北派出了大量精銳王牌部隊,展開了歷時3年的激烈爭奪戰,最終沒有逃脫覆滅的命運。

東北戰場:【國民黨軍隊被打得三次換帥】

1,【打的杜聿明心力交瘁】

東北戰場:【國民黨軍隊被打得三次換帥】

杜聿明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蔣介石的得意門生,任東北保安司令後,利用美國軍艦和空中優勢向東北運入了8個美械整編軍,幾乎清一色的國民黨精銳王牌軍。進入東北後,國民黨軍利用其武器裝備遠高於林彪民主聯軍的優勢,攻佔山海關一路向北推進,迫使林彪率民生聯軍主力北撤至松花江以北,南滿只留下3縱和4縱兩個縱隊。1946年10月,杜聿明為實現“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戰略,先後4次向民主聯軍南滿根據地進犯,面對國民黨軍的進攻,林彪釆取“南打北拉”戰術,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歷時3個半月,殲敵4.3萬餘人,收復城鎮11座。1947年5月初,林彪發起夏季攻勢,殲國民黨軍88師全部和91師大部,88師長韓增棟陣亡。6月,林彪為擴大夏季攻勢,三戰四平,雖在四平守將陳明仁頑命抵抗以及杜聿明抽調10個師的強力增援下,林彪怕圍城部隊陷入被動而下令撤退,但東北民主聯軍的夏季攻勢使杜聿明損失8.2萬餘人,丟掉城市42座,至杜聿明疲憊不堪,心力交瘁,腎病加重不得不離開東北。

2,【打的陳誠病的無力起床】

東北戰場:【國民黨軍隊被打得三次換帥】

1947年8月,陳誠接替杜聿明到東北主政。上任伊始即將守四平有功的陳明仁撤職,其後,又先後撤換了遼寧省主席徐箴,52軍軍長梁愷及各保安總隊司令,改由其心腹擔任。大吹要“消滅東北共軍,建立三民主義新東北”。同年9月,即指揮5個師的兵力進剿錦州以西,被東北民主聯軍程子華,黃克誠指揮的8縱,9縱打的一敗塗地,傷亡12000餘人。1947年10月1日,林彪趁中長路四平至鐵嶺段國民黨防守空虛之際,集中7個縱隊發起了秋季攻勢,經50天戰鬥,共殲敵6.9萬餘人,收復城市15座。同年12月,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嚴寒冰雪下,林彪率東北聯軍發起了大規模冬季戰役,一舉全殲國民黨軍49軍79師,新5軍共計29000餘人,新5軍軍長陳林達被俘。此時,陳誠自知已無法收拾敗局,就讓他夫人譚祥去找宋美齡走“內線”,因譚祥是宋的乾女兒,經其一纏動心了,對蔣介石說:“陳誠已病的無法起床了,東北局面這樣亂,趕快換個得力的人去應付”,蔣介石無奈只得聽從宋美齡建議,派衛立煌去換下陳誠。

3,【打的衛立煌出逃】

東北戰場:【國民黨軍隊被打得三次換帥】

衛立煌是抗日名將,曾指揮中國軍隊遠征緬甸和印度。1948年1月17日,蔣介石任命衛立煌為東北總司令。上任不久即提出:“固點—連線—擴面”的戰略來破解林彪圍點打援之戰術,以求確保東北瀋陽,長春等幾個大城市的連線和安全。

東北戰場:【國民黨軍隊被打得三次換帥】

東北人民解放軍經過1947年的夏季,秋季,冬季三大攻勢,共殲敵30萬餘人,將國民黨軍分割包圍在瀋陽,長春,錦州三大據點。衛立煌率30萬人駐守瀋陽,鄭洞國率10萬兵力防守長春,範漢傑率15兵力防守錦州。而此吋,林彪統率的東北人民解放軍兵力以達100多萬人。

毛澤東決定發起遼瀋戰役,林彪奉命率領東北人民解放軍先攻打錦州,殲滅範漢傑所部10萬餘人。接著和平解放長春,10萬守軍土崩瓦解,隨後又在遼西圍殲廖耀湘兵團,殲敵10萬餘人,最後解放瀋陽和營口。遼瀋戰役歷吋52天,共殲滅國民黨軍近48萬人。

被蔣介石以【遲疑不決,貽誤戰機,失陷東北】罪責,撤職查辦。衛立煌聞訊趁亂出逃至廣州,在準備出逃香港時被保密局特務認出,押回南京軟禁。1949年,蔣介石宣佈下野後,衛立煌攜家人趁機逃到香港,1955年3月,衛立煌回到大陸,受到毛主席的熱情接待,並得到重用和安排。

歡迎關注,評論,共同探討一同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