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建設的關鍵是提升班組長自身勝任力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益至講壇的本期內容。

我們專注於分享傳播精益理念,歡迎大家加入到益諮會,一起學精益,勤思考,讓精益行動起來!


- 1 -


班組建設是實踐的過程,實踐成就的大小取決於班組長自身勝任力的高低。班組長勝任力高,班組管理就規範、建設就有效;反之,建設管理就混亂、建設就無效。因此班組長的才能、素質對企業的精益生產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2 -


目前,關於班組長勝任力的概念有很多,比如領導力、執行力、工作能力等。作為基層管理者,班組長面臨很多挑戰。


現代企業中老員工很少,大多是年輕員工,這些員工在高速的信息環境中成長,他們有新的特點,這給管理帶來一定影響。作為管理者,應該瞭解他們的成長背景,以及這個群體的特點和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講,班組長及管理者是員工的心理諮詢師,要了解他們的心態,有時還要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人員新導致觀念新,現代年輕員工的思想比較功利、現實,與過去的理想教育方式存在差距。同時與過去相比,現代科學技術有了質的飛躍。硬件設備、管理方式也相應發生了變化。作為基層管理者,如果不懂硬件設備、新的管理軟件,就難以勝任班組長崗位,這是現代管理給班組長帶來的新挑戰。


班組建設的關鍵是提升班組長自身勝任力


- 3 -


所謂班組管理,用西方概念描述就是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監控。其實,班組管理可以用四個字概括:管人理事。也就是說,班組管理每天在做兩方面工作:琢磨事和琢磨人。


琢磨事,主要包括改進現場、流程再造、完成計劃等;琢磨人,主要是指研究人。事總是人乾的,如果不研究人,工作肯定幹不好。管事之前先管好人,很多班組長都認為管事容易管人難。


班組管理分為兩個方面:人和事。人和事又分為四個方面:做人、管人、做事、管事。與西方管理相比,我們有自己的管理特色。西方管理往往是從組織機構設置、人員管理方面來講;中國管理則強調從做人開始,即管好自己。在管理方面也如此,當好管理者之前,先要修身,管好自己。


做人和管人。做人分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能,即“德”和“才”,管人分制度和文化。現代企業很注重制度管理,但是制度再健全,也不可能涵蓋一切。因此,管理的背後是文化,而管人包括兩個方面:剛性制度和文化管人。文化,即組織內部每個人的心態。在管理當中要注意兩個方面:第一,用剛性的制度約束人;第二,靠文化感化、薰陶人。


做事和管事。做事,在企業中,班組長既要進行組織工作,又要完成自己的生產任務。班組長到崗之前,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職責,不要越界,做好本職工作;管事,在工作中,班組長要嚴格按照操作程序工作,以工作流程和考核標準為規範,形成閉環的管理。


- 4 -


班組長的地位,用西方組織行為學語言表述,就是角色轉換能力或角色認知能力,即作為班組長,要想成功首先要明白三個字——你是誰,或者問自己——我是誰。作為班組長,要明確自己的位置,把本職工作做好。


從組織結構金字塔圖可以看出,班組長是最基層的管理者,對企業的整個管理工作起著基礎性作用。企業只有領導者有管理能力是不行的,班組長也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組織才能運轉靈活、自如。


班組管理的工作狀態、環境,直接折射出組織的整個管理水平;基層現場,直接能反映出企業的管理水平;出現事故後,臨場的反映能力及應變能力,反映出管理幹部的整體素質。班組長作為基層管理者,要培養良好的反應能力、應變能力,不斷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班組長的管理特點主要有三個方面:


1、關注各環節,從管理概念的角度來看,環節即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監控。作為班組長,要保證各環節的順利進行。


2、管好九個方面,班組長需要管好的九個方面包括:傳統的人、機、料、法、環、財、物、信息、時間。關注這些方面,就是要關注細節。


3、管理無小事,班組長的管理原則:管理無小事。對高層領導而言,班組裡的事可能是小事,但對班組長來講,每件小事都是大事。細節影響成敗,如果在某個環節上出現失誤,可能會出現大問題,這就是基層管理的特點。


班組建設的關鍵是提升班組長自身勝任力


- 5 -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對開展班組管理工作有什麼看法?或者有什麼工作心得?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覺得此文讓你小有收穫,可以搜索“益至諮詢”與我們進行互動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