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中國經歷的黃昏:北魏太武帝滅佛運動

導語:

佛教作為我國合法的一大宗教,在現代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在很多人心中都認為佛教在我國的發展是比較順利的,因為歷史上的佛教似乎沒有受到過太大的打擊,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翻開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魏的歷史,一起來看看佛教到底經歷怎樣的打壓和衝擊,也許看完之後你就會對佛教在我國的發展有一個新的認識。

佛教的傳入與初步發展

佛教並不是我國本土的宗教,它創立於印度。隨著漢朝張蹇開通了西域,中原地區和西域各國的交流日益增多。剛開始只是商業貿易上的互相往來,漸漸的隨著經濟交流的增多,文化的交流也在進行著。很多西域的文化傳入中原,那時候可沒有什麼文化入侵的說法,所以西域文化很快就在中原地區傳播開了。

佛教傳入中國經歷的黃昏:北魏太武帝滅佛運動

佛教傳播示意圖

佛教為了擴大自身的實力,就有著許多的僧人通過漢朝的絲綢之路來到了古代中國。大約在西漢末年,佛教傳入我國。

在當今的市場之上,一個新的公司想要進入市場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市場的許多方面已經飽和,同時還有些原來的一些在市場上有著根基的企業在虎視眈眈,這就造成了進入市場的困難性。新企業想要在市場上站住腳跟就必須有著能夠快速吸引顧客的產品,以及做好前期投入市場所需要的資金,以及面對同類企業進攻時能夠防守甚至反擊的實力。

佛教剛剛傳入我國時就像新企業剛剛進入市場。不僅要面對著道教這個中國本土宗教的無情打壓,而且那個時候是儒家獨尊的時代。雖然佛教並沒有進入政界的趨勢,可是佛教代表的是一種新思想,與儒家的思想必然有著不小的衝擊,所以衝突是難以避免的。

面對剛剛傳播遇到的困難,佛教自然有著自己的應對的方法。首先,佛教在印度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了,無論是自己的宗教體系還是思想的哲理性都相當完善,這就讓得佛教有著強大的實力和基礎。

佛教傳入中國經歷的黃昏:北魏太武帝滅佛運動

戰爭

而且,非常幸運的是,當時的政局是非常不穩定的。小規模的戰爭不斷,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原本儒家宣揚的禮義制度受到了現實的巨大挑戰,讓得許多百姓對於儒家的思想產生了動搖。而道教在那時候也才創立不久,實力遠遠沒有想象中的強大,並且道教同樣也受到儒家的打壓,所以這就給了佛教機會。

佛教傳入中國經歷的黃昏:北魏太武帝滅佛運動

佛教教義示意圖

佛教的教義中有著今世苦修,來世享樂的思想,這就給了許多百姓在那個戰爭不斷的年代生活的希望,所以佛教很快就受到了民間百姓的歡迎。就這樣,佛教在中國的民間就打開了一個非常大的缺口。

而且,佛教教義中有著對於現世的苦難要學會忍受的思想,這對於統治者的統治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因此佛教也非常受統治者的歡迎。所以對於佛教,南北朝時期很多統治者對於佛教的待遇是非常好的,佛教建造寺廟國家甚至會出一部分錢。佛教所用於種植農作物的田地可以免稅,佛教僧侶可以免除徭役,可見佛教的地位是多麼崇高。

佛教自身的改變

傳入我國的佛教其實與印度本土的是有著不小的區別的,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在向著不同地區出售我們的商品時,想得一定是我們的商品能夠暢享。想要暢享就得符合消費者需求,如此一來我們就得讓自己的商品儘量本土化,只有這樣商品才能為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在心理上接受。佛教所要做也就是本土化,也叫作中國化。

佛教傳入中國經歷的黃昏:北魏太武帝滅佛運動

佛教寺廟

為此,佛教不僅吸收了儒家的部分思想,同時對於道教它也選擇了一部分進行吸收。融合了這兩者的思想之後,佛教身上的中國味以及很濃厚,所以在佛教自身做出巨大改變情況下,它終於真正的融入到了中國社會中去。

佛教的衰落原因之一:佛教觸及皇帝的利益

時間回到北魏時期,漢朝覆滅後,全國出現了大小不一許多的國家,而北魏就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個王朝。原本北朝還存在許多的小國,可是北魏實力非常強大,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北魏太武帝在439年就統一了北朝。

佛教傳入中國經歷的黃昏:北魏太武帝滅佛運動

北魏太武帝

北魏統一是政局變動與佛教有什麼關係?確實原本這種政局上的變動與佛教是沒有太大關係的,宗教與國家政權一般是很少有著太大的衝突的。可惜佛教就是與北魏政權有著不小的衝突,其中的緣由還得從北魏統一北朝前說起。

北魏太武帝即位後,為了統一北朝,不得不以全民為兵。只有這樣才能夠彌補北魏兵源問題,但是佛教僧人眾多,許多平民都投身入了佛門。這就讓得北魏太武帝的統一大計被阻撓了,一定要記住在古代與皇帝的意志作對,多半是沒有好下場的。

佛教傳入中國經歷的黃昏:北魏太武帝滅佛運動

滅佛運動

除了這點以外,還記得佛教的特權嗎?土地不用繳納賦稅,僧人不用服徭役。就算是貴族也沒有這樣的特權,所以太武帝能夠容忍才奇了怪。面對如此優厚的條件,有幾個百姓不心動的。這原本就是佛教的信徒迅速發展壯大的原因,但是也成了惹來禍事的最佳理由。

因此,北魏太武帝就發動了大規模的滅佛運動,他規定佛教內50歲以下的全部還俗服兵役,並且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一律禁止私養佛教僧人。同時,他還在全國上下發起搗毀經文和寺廟的活動,佛教收到致命的打擊。

佛教衰落原因之二:時代變遷

還記得佛教傳入我國的條件嗎?戰火四起的的動亂年代,儒家思想受到質疑,統治者需要佛教維繫統治。北魏一開始也是因為這樣才支持佛教的,然而在北魏太武帝時期,經過前兩代皇帝的統治北魏的政治局面已經穩定了不少,面對相對穩定的局面,佛教維繫統治的作用就要小得多。特別是儒家仍然是佔據著統治地位,對於佛教突然闖入自然想要無情打壓。

而道教在這個時間也發展起來,同時在民間和政壇影響力日益擴大,這就給佛教巨大的威脅。作為外來的宗教,雖然已經經過了一定的本土化,可是畢竟時間太短了。根基自然也是不足的,所以佛教在這段時間的衰落可以說完全是時代變遷的產物。滅佛運動也是時代變遷後,佛教自身不能與時俱進而產生的。

結語:

從支持到舉國消滅,佛教經歷了大起與大落,皇帝的心意與時代變遷成為了這種改變的主要原因。通過這次的回顧,相信我們對於佛教發展至今到底有著多少的艱辛一定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