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窒息!安徽這些文物亮相故宮600年網紅大展

通訊員 孫洋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美到窒息!安徽這些文物亮相故宮600年網紅大展

圖片來源:微故宮

一展看遍紫禁城六百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剛剛過去的長假裡成了熱門打卡地!

六百年傳承,紫禁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而在紫禁城之前,舉全國之力建設的明中都則被認為是紫禁城的“藍本”。

在“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中,有11件珍貴文物來自鳳陽縣博物館,出自明中都皇故城遺址。

11件明中都文物亮相紫禁城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使用了午門區域的西雁翅樓、正樓及東雁翅樓三個展廳,分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介紹紫禁城的規劃、佈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展覽緊扣“時間”主題,共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計450餘件,其中有11件出自我省鳳陽縣博物館。

鳳陽縣博物館館長唐更生介紹,本次借展的11件珍貴藏品主要在西燕翅樓“宮城一體”主題展廳展出,包括石雕、琉璃仙人、城磚等建築構件,全部出自明中都皇故城遺址。

美到窒息!安徽這些文物亮相故宮600年網紅大展

其中一件鳳紋滴水色澤明豔,造型流暢,滴水正面燒製的翔鳳栩栩如生,甚至羽翼上的羽毛紋路都絲絲分明。

美到窒息!安徽這些文物亮相故宮600年網紅大展

兩件龍紋勾頭飛龍形象威嚴,鱗片清晰,精妙非常。

美到窒息!安徽這些文物亮相故宮600年網紅大展

“仙人騎鳳”領銜的瑞獸隊列,也是中國宮殿屋簷上最顯眼的存在。此次展覽中,鳳陽縣博物館還借出了一件琉璃仙人和一件天馬蹲獸。唐更生介紹,這件琉璃仙人1994年出自明中都方丘遺址,是被群眾發現後上交到文物部門的。琉璃仙人雖然有殘缺,但色澤溫潤,衣褶轉折自若,靈動優雅,非常珍貴。

美到窒息!安徽這些文物亮相故宮600年網紅大展

天馬蹲獸的形象則不復天馬在其他場合中的輕盈矯健,胖嘟嘟的天馬仰首蹲踞,看起來萌態十足。

規格工藝超越紫禁城

此次在紫禁城展出的明中都文物中還包括兩件望柱和一件欄板,展現了明中都石雕的精美華貴。這兩件望柱雕刻著精美的祥雲紋飾,欄板上則刻有飛龍、花卉、祥雲等紋飾,飛龍昂首盤曲,栩栩如生。

美到窒息!安徽這些文物亮相故宮600年網紅大展

唐更生介紹,明中都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家鄉營建的首座都城,選址、設計、營建都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關注甚至親自參與。營建過程更是“不計成本”,不僅徵召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名貴建材,更在設計和工藝上力求奢華,體現了對等級秩序的極致追求。“也正因如此,

明中都的這些建築構件也都體現了頂級的規制和工藝,紋飾非常精緻,無論製作工藝還是色彩都超過了南京故宮和紫禁城。

銘文城磚清晰刻有“身份證”

不管是紫禁城,還是明中都和南京故宮,興建一座規模浩大的皇城,城磚作為最基本的建築材料耗費量驚人。此次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中,還展出了三塊來自明中都的銘文城磚。

三塊城磚厚重敦實,每一塊上都有清晰的銘文,不僅有“安慶懷寧縣”這樣的地名,還有“洪武七年”等反映燒製年代的字樣。其中一塊銘文城磚上,還清晰燒製出提調官、司吏及工匠三人的姓名。

美到窒息!安徽這些文物亮相故宮600年網紅大展

唐更生介紹,這些銘文實際上是城磚的“身份證”,為今天的人們研究明中都的營建制度、製造工藝提供了難得的歷史資料。

美到窒息!安徽這些文物亮相故宮600年網紅大展

圖片來源:微故宮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

將一直展出到今年11月15日

如果在這期間沒有機會去故宮

未來還有機會在鳳陽縣博物館

見到這11件文物

及更多明中都珍貴文物

審核:馬翔宇 編輯:胡霈霖 校對:解明傲

美到窒息!安徽這些文物亮相故宮600年網紅大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