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與生命關係的祕密,您知道嗎?

水與生命關係的秘密,您知道嗎?

水是地球上的一種物質,更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

有了水,才有了萬物、生命,人類才得以生存、繁衍,是人類生命的搖籃。

人體約有70%是由水組成的。體內各種生命活動如消化、吸收、循環、排洩等都需要水的參與。水也是把營養傳送到全身各部的主要運輸者,且對所有建設性的功能都是必需的。

水有助於維持正常體溫,攜帶廢物排出體外,因此,每天補充經由汗及尿液損失掉的水分是很重要的。

要使身體功能正常,每熱必需喝至少八杯水(2000ml)。我們的身體可以大約五週不進食,但不能五天以上不喝水。


水與生命關係的秘密,您知道嗎?

人體缺乏5%的水會口渴,而缺乏15%的水就會威脅生命。

現代人的食物中常是極度缺水的,而一般的自來水有缺乏活性而導致利用率大大下降,這也是人疾病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影響人的生命力。

水與生命關係的秘密,您知道嗎?

身體結構功能的實現水作用及缺水帶來的健康問題。

1、人體製造能量的過程不能離開水分。

水是調節礦物質離子泵滲透平衡的中央控制器。能量就是在水運轉這個泵,把鉀元素送入細胞內部,把鈉元素送出細胞外部的過程中產生。當水啟動泵蛋白時,鈉元素和鉀元素會附到泵蛋白上,起到“發電機磁石”的作用。這與水力發電廠發電的原理相同。 這個過程細胞內部需要有75%的水分,穿過細胞膜的水分才可以運轉泵,通過這個過程完成鈉元素和鉀元素等物質的交換。身體不能儲存水分。

我們喝的水被用於消化、吸收、能量製造、清除垃圾等很多方面,剩下的水分則全部通過小便排出體外。所以不經常喝水,身體沒有足夠的水去製造能量,人只能感到疲倦了。


水與生命關係的秘密,您知道嗎?

2、缺少水分,會導致消化不良

食物進入口腔後,唾液中的消化酶在咀嚼過程中將食物變軟。

食物通過食道、胃和小腸時,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質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被分解成小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溶於水中,變成易於人體吸收的形態。

身體缺水導致垃圾堆積在體內,我們的身體就會像對付疾病一樣對付這些垃圾,用全部的能量清除體內垃圾,而不去執行每日都要進行的細胞再生工作。因此缺水會導致眾多身體器官,尤其是消化器官和淋巴系統、腎臟等失去正常的活力,特別是從頭到尾一直需要水的消化過程更容易受到影響。 食物在水中溶解、粉碎、分散的過程稱為水解。將這些分解後的營養成分送往細胞的同樣還是水。而且把吸收的營養轉換成能量的過程也需要水。所以當身體乾燥時,消化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相反,過量攝取水分也會影響消化。飯前或飯後馬上喝水,會稀釋胃內的消化液,易導致胃部不適,吃飯時喝水會促進糖分吸收,易導致肥胖。因此水泡飯或就湯吃飯的習慣不利於身體健康。最好是飯前或飯後0.5~1小時內喝水。


水與生命關係的秘密,您知道嗎?

3、缺少水份,容易出現便秘

攝取食物後,食物中的營養素被人體吸收,剩下的殘渣被慢慢壓縮後,移動到大腸。食物殘渣被慢慢壓縮移動到大腸的過程,水分起著潤滑劑的作用,軟化大便利於排洩。 為了防止身體乾燥,小腸的最後一節和大腸善於吸收水分。 如果體內水分不足,大便在通過小腸和大腸時,會變得又硬又圓。而且缺少潤滑劑,其移動速度將變得緩慢。這樣就出現了便秘。 如果大便在體內停積過久,大便中的二氧化碳和沼氣等有害氣體會被人體吸收,導致頭痛、噁心、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大便在腸內停積越久,致癌物質和體內垃圾與大腸接觸的時間也越長。如果大腸經常與致癌物質長時間接觸,大腸細胞容易發生變異,導致大腸息肉或結腸憩室,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大腸癌。 人們為了改善便秘吃膳食纖維。但是不喝水光吃膳食纖維,大便只會越來越硬,加劇便秘。

在攝取膳食纖維的同時,還應注意喝水。 喝水的同時多吃些善於吸收水分的柔軟的纖維質,這是解決便秘的最自然最輕鬆的方法。但粗纖維可能導致消化不良。

4、缺少水份,會導致經常發熱

水分在體內起到調節體溫的作用。如果身體不能調節體溫,這是體內缺水的另一個信號。 身體因無法調節水分而發出的一種代表性信號就是熱射病。如果在夏天熾熱的陽光下汗流浹背地工作或運動過量,很容易因熱射病倒下。流汗過多將導致身體大量失水,而身體缺水又會使人體失去調節體溫的能力,無法抵擋酷熱。 如果小孩發燒到40℃以上,就會出現熱性驚厥。這同樣是水分不足引起的現象。身體缺水會讓人體失去調節體溫的能力,因高熱而產生痙攣。 5、不出汗 多汗或少汗都會使人煩惱。手腳經常溼漉漉的多汗症不僅給本人帶來不便,還會影響外在形象。尤其腳上愛流汗的人,容易患上腳氣。

與之相反,有些人手腳完全不流汗,手掌或腳掌出現乾裂或疼痛。這兩種情況都屬於控制手腳流汗的自主神經出現異常而導致的現象,此時應重視調節自主神經。通過檢查可知自主神經功能是否失常。 出汗過多時,可以通過交感神經切除術來防止出汗。但完全不出汗的情況就不能通過手術來解決了。常做手浴或足浴,多喝水,使用保溼劑,可以緩解這種症狀。

6、缺少水份,會導致暈目眩

導致頭暈目眩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身體沒有宿疾,營養攝取得也均衡,那麼很有可能是體內缺水導致的低血壓。有些人從坐姿或臥姿突然起立時會感到頭暈,造成這種現象的通常不是貧血或平衡感異常等神經系統問題,而是起立性低血壓。 血液的94%由水分組成。水分不足會使血壓下降,血壓下降會減少進入大腦的血液量,造成某種腦缺血癥狀。大腦缺水時,人就會像缺氧一樣感到眩暈。

現代人可以從飲食中攝取鐵等各種豐富的營養素,所以只要不是生病或忌葷,通常不會出現貧血。女性在月經前和排卵期,身體在激素的影響下容易出現浮腫,並引起起立性低血壓。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頭暈的現象。 有些人一感到頭暈就去服用補鐵劑。不貧血卻服用補鐵劑的話,只能讓血液變得更加黏稠,增加患上癌症或腦卒中的風險。


水與生命關係的秘密,您知道嗎?

7、缺少水份,血液會變稠

過度流汗,血液中將大量失水,血液會變得更加黏稠,其中的紅細胞就容易形成血栓。而且血液濃度上升,還容易導致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我們可以通過活血分析,檢查體內血液濃度和血栓情況。 黏稠的血液和血栓堵塞心臟就會引起心臟麻痺,而心臟麻痺將直接威脅到生命。

有位已故的著名笑星就屬於這種情況。通過減肥,他成功減去了30kg,但是在廁所大便時突然心臟麻痺,不幸去世。去世前,他在桑拿房裡流了很多汗,隨後又在運動中流了不少汗,大量失水讓他的血液變得過於黏稠。 洗桑拿時突發腦卒中的情況並不少見。這是因為黏稠的血液會堵塞腦血管,引起腦梗塞。所以最好在運動前30分鐘喝一杯水,運動後也要少量多次補水。

8、缺少水份,會導致臉紅

大腦的85%由水分組成。大腦一直沉浸在鹹味的腦脊髓液中。所以對極細微的缺水也極度敏感。在人體的眾多器官中,大腦擁有水分供應的優先權。 當乾燥的身體持續脫水或體溫上升時,大腦即使犧牲其他組織也會優先保證腦血管的血液量。當水分供應不足時,大腦會以一定的比例膨脹腦血管,因此臉會變紅。 臉不僅是承載五官的器官,而且還提供眾多神經末梢的接收器。神經末梢不斷地監視周圍環境,向大腦傳遞監視結果。即臉相當於高度敏感的大腦的延伸器官,所以臉部的神經末梢也需要得到充足的水分,這樣才能增加大腦的血液供應和臉部的血液循環。 酒精中毒者一般會有紅鼻頭,這是因為酒精使大腦嚴重脫水。如果某個人的臉部變紅,有紅鼻頭,說明他的身體處於脫水狀態。


水與生命關係的秘密,您知道嗎?

9、缺少水分,會導致腰部贅肉增加

身體缺水,不僅會降低激素能力,也容易導致便秘。慢性便秘可在腹內引起循環障礙,蓄積腹腔內脂肪,而腹腔內脂肪過剩將進一步導致排洩困難。由此形成循環不暢和腹腔內脂肪增加的惡性循環。 體內乾燥導致的激素分泌不足容易使人變胖,尤其是生長激素和雌性激素的減少將增加腰部贅肉。缺乏生長激素將減少肌肉量並增加腹部脂肪,而減少的肌肉量會降低基礎代謝量,使人陷入肥胖的惡性循環。

10、缺少水份,會導致頭痛頭沉

腦細胞在運行過程中產生新陳代謝的毒性廢棄物,但腦細胞本身卻不能忍受這些酸性物質,因此會及時把廢棄物清理乾淨。 這也是大腦擁有水分配給優先權的原因。當水分不足時,大腦為了清理廢棄物,下達指令給自己輸送更多的血液。頭沉就是這種信號。 給大腦供應血液,需要通過從心臟大動脈延伸出的頸動脈,經頭皮和臉部、舌頭,最終穿過顱內。隨著大腦下達指令給自己供應更多血液,動脈開始強行膨脹,臉部和頭皮的血液循環增加,太陽穴周圍的動脈搏動增強,出現頭痛的現象。如果增加的腦血流量無法滿足腦細胞的水分需求,甚至會出現偏頭痛。

11、缺少水份會有體臭

清除體內毒素是皮膚的功能之一。皮膚就像篩孔很細的篩子,當水分通過這些篩孔蒸發時,體內廢棄物會隨著水分一同排出體外。廢棄物散發出令人不快的氣味,水分不足將提高其濃度,使體臭加劇。 當肝臟和腎臟等排毒器官或排洩器官超負荷工作時,皮膚需要更努力地排出毒素,結果將導致皮膚出疹。

12、缺少水分,會得乾眼症,頻繁眨眼

頻繁眨眼的現象表示淚液分泌不足導致了眼球乾燥。通常,乾眼症患者會頻繁眨眼,而且有時候眼睛會不自覺地閉上,眼部有刺痛感,隨後流下眼淚。這是身體為了防止眼球水分蒸發而強制執行的保護機制。 如果揉眼也不能使眼球溼潤,喝水可以讓眼部的灼燒感和疼痛很快消失。使用人工淚液或經常洗臉、往眼中滴水等手段也有助於緩解症狀。

健康科學喝水的幾條建議:

1.清晨補水

早晨6-7點補水(水溫,水量因人而異),可以潤腸通便,降低血粘度,也可以讓整個人看上去水靈靈的。

2.記住利水食物

其實利水食物就是指能增加身體水分排洩的食物,比如像西瓜、咖啡、茶等含有利尿成分,這些都能促進腎臟尿液的形成。

辛辣刺激的成分能促進體表毛細血管的舒張,讓人大汗淋漓、體表水分流失。補也好、利也好,都是達到身體水分平衡的手段。

3.多喝看不見的水

有的人看上去一天到晚都不喝水,那主要就是因為由食物中攝取的水分已經足夠應付所需。

食物也含水,比如米飯,其中含水量達到60%。翻開食物成分表不難看出,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過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獲得300--400毫升水分。

4.暢飲與美容無關

身體缺少水分,皮膚看上去會幹燥沒有光澤;飲水過少還會很容易發生便幹,甚至便秘,皮膚很容易生小痘痘。現在含有這種“美容維生素”的飲料還真不少。但正統的營養學專著中並沒有提到它的美容作用,好在攝入多些一沒有危險,二還可以預防冠心病的發生,也算有益無害吧。

5.識破“花樣”水

純淨水,經多重過濾去除了各種微生物、雜質和有益的礦物質,許多人認為它不夠營養,長期飲用的話不利於健康,可是這種觀點未被證實。

礦泉水,是種自然資源,含有豐富的稀有礦物質,應該更有利於健康,但不排除有機物汙染的可能。

礦物質水,在純淨水中按照人體濃度比例添加礦物質濃縮液配製而成的人工礦泉水,這就標誌著飲用水科技的新高度。

提醒大家的是愛運動更要會補水,切記運動前、中、後都要補水,而且還要注意不能渴時才補,因為這時丟失的水分已達體重的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