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火了,短劇將成風向,注水劇、流量劇註定要淘汰

近幾年,網劇在我國的電視劇市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越來越多的優秀演員也都開始選擇拍攝網劇,而許多影視公司也越來越喜歡把資金投入到網劇的拍攝中。以至於近幾年網劇市場呈現出越來越繁榮的景象,拍出了堪比電影的作品。

而最近兩部優質網劇也是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那就是《我是餘歡水》和《龍嶺迷窟》這兩部劇不僅僅演員演技精湛,劇集製作水準高,而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優點那就是短小精悍。《我是餘歡水》全劇只有12集而《龍嶺迷窟》也只有短短的18集。

《龍嶺迷窟》火了,短劇將成風向,注水劇、流量劇註定要淘汰

在現如今電視劇動輒幾十集的情況之下,這樣的電視劇可以算得上是良心劇了。對於電視劇來說,一部電視劇能夠拍幾集也就說明了能賣多少錢,因為電視臺購買一部電視劇的價格就是根據,這部電視劇總共的集數來定價的。

因此,特別是那些高價請名演員,場景特效投入很多的電視劇就會儘量多的拍攝集數,只有這樣才能賺取更多的錢。這就是現在電視劇集數如此之多的原因所在。

《龍嶺迷窟》火了,短劇將成風向,注水劇、流量劇註定要淘汰

而經典《甄嬛傳》為什麼能拍七十多集後卻依然火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甄嬛傳》的原著小說本身就是就有七部之多,裡面承載的內容本來就比較複雜,本身的故事體量就很大,又加上故事涉及真實的歷史,過短的劇不能展現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就好比,一部電視劇想要拍出一個成功人物的一生,短短几集是很難將所有的事蹟展現完整的。所以《甄嬛傳》有著十分雄厚的故事載體,因此就算拍的很長故事依舊十分緊湊。

《龍嶺迷窟》火了,短劇將成風向,注水劇、流量劇註定要淘汰

其實《我是餘歡水》的故事本身就十分簡單,講述的不過就是一個遭遇中年危機,事事不順的底層小人物,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後卻意外成為了人民英雄,從而最終逆轉人生的故事。

雖然故事中有很多的意外和反轉,但也始終只是主人公短短一個月內遭遇的故事,要是把這短短一個月內的故事拍成三四十集的長度,那真的就相當於一天的故事拍一集,這樣拍出來的電視劇就拖沓的沒辦法看了。

《龍嶺迷窟》火了,短劇將成風向,注水劇、流量劇註定要淘汰

就像現在有些小說的改編,原小說只有幾百頁的厚度,而且故事只講簡單的情愛。原本十幾集就能說明白的故事,拍成電視劇卻變成了三四十集,這樣的電視劇必然注水嚴重。而編劇最愛用的一招就是增加感情線。

原本故事是講述男女主甜蜜相戀的故事,編劇一定非要加上一個第三者,增加戲劇衝突。更過分的是突出配角的感情線,給原本故事中的男配、女配安排感情線,有的時候配角感情線的戲份能超過男女主。這樣的電視劇怎麼能受觀眾的歡迎。

《龍嶺迷窟》火了,短劇將成風向,注水劇、流量劇註定要淘汰

短劇成為新風向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看劇的年輕人多是通過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看劇,看劇的時間也都是利用平時吃飯、休息的碎片化的時間看劇,因此這種體量小,情節強的精品短劇會更容易受到觀眾們的喜愛。

其實從各國的電視劇的發展來看,不管是日本還是韓國,美國還是英國電視劇的長度一般都是在十幾集上,很少有電視劇像中國電視劇這樣成幾十集的拍。除了有些電視劇體量就是大,集數不多不能展現故事原貌外,大部分都是注水嚴重的“爛劇”。希望通過這一次《我是餘歡水》和《龍嶺迷窟》的成功能將中國電視劇引向正確的方向上,多出些精品短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