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後的2018

八零後的2018

剛剛過去的2018,對八零後來說,看似到了日子越過越平凡的年齡,但每一天都被賦予更多的期待。他們期待今天能對得起前半生的努力,能積累後半生的幸福。有的人期待的就是平凡本身,之後的日子都能像今天一樣忠於自己。

從大環境來看,2018是特殊的一年,改革開放40年成績斐然,移動互聯網紅利時代結束,資本寒冬,此時處於人生承上啟下階段的八零後,過得怎樣?

2018年,月薪4萬的逄宇被告知,公司已無力發放工資,個人可以選擇照常上班,等公司有能力再發放基本工資,或選擇休假兩個月,之後拿兩個月工資離開。逄宇選擇離開。

王婷辭掉了某互聯網巨頭P7的工作。那曾經是她夢寐以求的工作。但去了才知道,那裡已經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叢林,在裡面生存,要完美地嵌入那裡的生態系統,共同實現生態平衡。但是這個叢林已經非常繁盛,系統極其複雜且精密,以P7的級別嵌入,談何容易。

2018年,影視海報公司老闆王磊基於對上一年度業務爆發式增長的判斷,加大力度租房找人準備大幹一場。影視行業稅收問題導致行業需求急劇下降,他們公司迎來了自己的寒冬。無事可做的員工每天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接受培訓。仔細算下來,業績幾乎沒有長進。

­­­2018年,楊總關閉了經營8年的服裝公司。這家公司以為三線城市批發商供貨為主營業務。每年營收在1億元左右。今年年初,楊總突然決定關閉公司遣散員工。原因是市場反饋不好,批發商大批退貨形成庫存,回款緩慢。冗長的供應鏈對現金流形成巨大壓力。以往靠信息不對等賺錢的模式已經幾近瓦解,供給側的種種問題,已經顯現。

某傢俱公司老闆老付,因北京優化產業結構,不得不將工廠遷出北京。遷出之後發現產業鏈上下游跟不上,生產和銷售無法高效進行。他說非常理解北京的決策,自己正著手用互聯網技術解決供應鏈問題。

2018年,在全球知名廣告公司JWT工作的朱明濤收到一封全員郵件,公司將與集團內另一家公司合併抱團取暖。至此,業界傳奇落寞謝幕。頓時業界一片譁然,朋友圈裡有人惋惜,有人慨嘆。這間偉大公司的離場,也向人們展示著時代變遷的力量。

2018年,北京的小丁感覺機動車搖號無望便去申請新能源指標,經瞭解發現新能源排隊已經排到了2023年。於是他花了10萬元,租了一個朋友的號牌10年。

變化就是變化,它不好也不壞,從已知走向未知,機會就蘊藏其中。

2018年,楊敏關掉了僅僅經營六個月的創業公司。關閉的原因主要是庫存壓力和客戶回款緩慢,現金流斷裂。關閉時仍有貨款沒有收回,供應商賬款沒有支付。小楊隨後加入一家服裝機構,重返最熟悉的崗位——服裝設計。小楊似乎重拾了對服裝行業的熱愛,找回了久違的快樂。

一次朋友聚會上,全球頂級廣告公司奧美員工Kevin說公司今年的營收目標太高了,9個億。一家本土互聯網公司的小李聽完一愣,他說我們公司今年的營收是90億。他計算,全球知名傳播機構WPP集團的市值,不及美團的一半。時代變了。

2018年,李東在天津辦理了落戶。他說,辦理的過程比較順利,流程比較簡單。他說其實自己是在北京工作,北京的落戶太難所以選擇了天津落戶。他說有朋友拿到了深圳戶口,門檻也較低。與此同時,全國很多城市紛紛推出政策“搶人”人才遷徙,暗流湧動。

2018年,北京首次施行積分落戶政策,報名人數達12萬,小馬就是其中之一。經過大約半年的準備和審核,小馬最終得分是70分,而分數線是90分。過線的有6000多人。小馬並沒有很失落,他說,這畢竟是一個好的開始,至少看到了路徑,至少你努力就有可能。80後的小馬發現,這六千人當中,90%是70後。

人口紅利和移動互聯網紅利結束,資本寒冬到來,但冬的歷練夯實與休養蟄伏都是成長的必經之路;供給側改革迫在眉睫,互聯網逐漸深下沉為產業互聯網,5G高速移動互聯網逐步成熟。暗湧的能量,我們要審慎對待,把握萬物復甦的時機。

2018,八零後應該向自己致敬,這是堅守創造的一代,信仰專業能力的一代,是努力奮鬥的一代,是認真生活的一代。在這樣的一年裡,大家應該對自己對付出感到驕傲。

2018,我們向自己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