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美國軟件工程師生平第一次買了一支槍”

家住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24歲軟件工程師諾亞·霍納一直想要一把槍,這個想法在今年之前還沒有。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並引發經濟、社會一片亂象,對周圍環境日感擔憂的霍納終於買了他的第一支槍 ……

這是美國“政客”新聞網近日在報道中講述的真實故事。

△美國“政客”新聞網:人們恐懼,所以人們買槍。

如今,像霍納這樣買槍自保的美國人越來越多。因為今年以來,全美各地特別是大城市的暴力犯罪已成常態,許多地區的犯罪率甚至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 。 “暴力之城”不分黨派 救人者也會躺槍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當地時間23日報道,今年至今,洛杉磯已發生超過300起兇殺案件,這是自2009年以來該市發生此類案件最多的一年 。單是剛剛過去的週末兩天,當地就發生了4起兇殺案,造成4人喪生。

△《洛杉磯時報》:洛杉磯兇殺案激增,導致家庭破碎、社區癱瘓。

洛杉磯是個典型,卻不是唯一。據美國新聞評論網站沃克斯(VOX)報道,自今年美國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領導的城市,兇殺案的數量都在激增 ,其中,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密爾沃基、紐約和費城等都是兇殺案的高發區。

△VOX圖表顯示了芝加哥今年1—9月兇殺案的增長率(紅線)與近五年平均水平(灰線)的對比。

另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一項對全美67個大城市警察局進行的調查發現,這些城市今年前9個月的兇殺案和嚴重暴力襲擊案件總數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28.7%和10.6%。

△《華盛頓郵報》:疫情期間,全美兇殺案激增。

報道還指出,在那些由警察過度執法引發大規模抗議的城市,兇殺案也出現激增。 今年前9個月,明尼阿波利斯發生的兇殺案從去年同期的33起大幅升至61起,增幅達85%;路易斯維爾的兇殺案增加了79%;波特蘭增加了68%;而密爾沃基暴增110%。

在層出不窮的暴力兇殺犯罪中,涉槍犯罪備顯突出。據美國全國槍支運動基金會統計,截至10月,美國今年的槍支銷售量已超過1540萬支,預計全年銷量很可能會創下新高 。

隨著槍支的熱賣,全美涉槍犯罪日益猖獗。警方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紐約市今年共發生405起兇殺案,比去年同期增長37%;而槍擊案已經發生1667起,是去年同期報告數字的兩倍,增幅明顯高於兇殺案 。

據《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24日報道,就在剛剛過去的週日,首都華盛頓特區的一家便利店發生惡性槍擊事件 ,一名男子身中8槍。當接警趕到的消防隊員將傷者抬上救護車時,襲擊者回到事發地點,又開了14槍,打傷了一名消防隊員和一名站在附近的婦女。而兇手至今在逃。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是什麼在拉昇犯罪率? 專家:多種矛盾累積的結果

如何降低犯罪率,無疑是當前美國社會面臨的艱鉅挑戰。而說到導致犯罪激增的原因,美國媒體大多將其歸於“疫情”和“警民矛盾”兩方面 。

美國《國會山報》以洛杉磯為例分析稱,洛杉磯兇殺案激增與加利福尼亞州5月重新解封有關:6月第一週的發案率比5月最後一週猛增了250%。而在4月實行防疫居家令時,洛杉磯的總體犯罪率明顯較低。

美國新聞評論網站沃克斯(VOX)援引專家觀點分析指出,除疫情帶來的壓力外,美國今年發生的多起警方暴力執法事件導致民眾對警方缺乏信任,也是暴力事件多發的原因之一。

紐約市警察局局長特倫斯·莫納漢也承認,造成紐約等各大城市暴力犯罪激增的最大原因是“人們對警察根深蒂固的仇恨”。

特倫斯·莫納漢: 現在(人們)對警察的敵意可能是我們看到的最嚴重的事情了。走在街上會有種感覺——警察不能像過去那樣執法了。對我們而言,重要的是讓社區站出來說“我們需要警察”。

美國媒體沃克斯(VOX)認為,目前美國政府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戰勝疫情,從而結束疫情對犯罪起到的潛在連鎖效應。此外,政府還應認真對待美國民眾反對警察暴行的抗議活動。 但不幸的是,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政府無所作為。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所所長滕建群認為,美國犯罪率激增是多種社會矛盾長期積累並在今年這個特殊疫情時期相互疊加的必然結果 。

滕建群: 在美國社會極度撕裂的情況下,光靠警察是很難解決這種矛盾和衝突的。只有通過政治家的努力、通過族群之間的妥協,才有可能使美國社會回到正常狀態。未來要治癒這個痼疾還需要時日,因為這是一個全社會的矛盾,必須由全社會作出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