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一群友人小聚,“甲木”的小王自然要凸顯自己的優秀:“今天誰也不許買單,我請客,請大家吃大餐。”

“己土”的小孫、小李馬上抬高對方,隨聲應和:“太好了,還是王總最牛,最有底氣。”

“庚金”的小趙一臉嫌惡,心想:“大家都是朋友就顯擺著你。”要麼不給面子離席而去,要麼專點最貴的挫挫小王銳氣。

甲木永遠想做第一,找到“木秀於林”的感覺;

庚金不斷追求平等,喜歡“我們都一樣”的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吹牛”、“打腫臉充胖子”也只是對方習慣冒頭的天性,並非只是為了顯擺;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見不得別人好”也只是對方追求你我都一樣的天性,並非真想刁難誰。

我們往往都有細微的對立心態,遇到與自己能量不相應的人和事就會本能排斥。

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喜歡沉默獨處的“癸水”,遇到滔滔不絕的甲乙二木,或熱鬧非凡的丙丁二火總會感覺不適應;

喜歡簡單安靜的“辛金”,面對肢體語言過於豐富的乙木,或者隨心隨性隨時“浪”起來的壬水本能想敬而遠之……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性格習慣,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別人未必接受;別人感覺到的美好我們也許嫌棄。

人與人之間,無論夫妻、親子、同事或者朋友關係,如果想要和睦相處,就要學會接納、包容別人不如自己心意的地方。

很多看似是問題的地方,也許只是看待的角度不同而已。

即使有一些客觀存在的問題,你想讓對方改正,但對方不認或者一時半會兒就是改不過來,無論怎麼爭吵、責備也是沒用的。

“秉性難移”,其實我們都很難改變。因為人的習性哪是想改就能改的,改變的能力也不是一時之間就能培養起來的。

無關緊要的人,我們可以選擇放棄,可那些生命中至關重要的存在,該如何相處呢?

唯有互相包容、接納。允許對方如其所是便是滿足他的存在感,被滿足的人才願意接納建議和要求。

這是關係相處法則:生在前,克在後。

不能容人,就難以幫助對方改變、修正。

“君子和而不同”,接納和包容是為了和諧、和睦,並不要我們處處必須一致,而是互相欣賞、理解、尊重。

陰陽俱在,生命才有能量流轉;差異共存,生活才能豐富多彩。

不要只把對抗、排斥和矛盾看在眼裡,要把和諧、快樂和感恩放在心裡。

明代薛瑄有言:“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容人者福,歡喜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