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女性在婚姻的逃離中,真正出逃的是愛還是身體?

誰的一生不曾想過逃離呢?在婚姻這個漫長的時光裡,逃離的念頭一定不止一次吧?

《逃離》:女性在婚姻的逃離中,真正出逃的是愛還是身體?

《逃離》,是加拿大女作家艾麗絲﹒門羅的一部短篇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座小鎮上,主人公少婦卡拉與丈夫克拉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插曲。在這些插曲中,最主要的情節是,卡拉因對丈夫對婚姻的種種不滿,在曾經的僱主兼朋友西爾維亞的幫助下,臨時起義決然地離家出走,這次逃離計劃從早上開始行動,到晚上即宣告結束:卡拉電話求助自己的丈夫,主動要求回家。

故事雖然簡單,看似就發生在我們生活的小區或隔壁,而通過小說中兩位女性——主人公卡拉和西爾維亞各自的婚姻生活,我們窺視到婚姻傷痛之下女性的兩種逃離:一種是顯現的逃離(身體的逃離),一種是隱性的逃離(內心的逃離)。

先說隱性的逃離——內心的逃離。

小說中女二號西爾維亞,是詩人賈米森的太太,她自己在一所大學中教植物學。她是一個獨立、矜持、外表孤傲而內心感性的女人。她與賈米森有著幾十年看似風平浪靜的婚姻生活,而當賈米森先生去逝、剛剛火葬之後,她風捲殘雲般,把她丈夫的所有物品恨不得傾刻之間化為灰燼。

包括他所有的衣服,無論穿過沒穿過;那些禮物,無論是否拆封;他吃過的食物,無論是否啟封,全部或賣掉或扔進垃圾桶。她對與自己丈夫有關的物品消滅之徹底,令人瞠目。

“我真希望用不著我來把它們拉到鎮上去,我但願能把它們全都塞進焚化爐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當卡拉幫著收拾的時候,西爾維亞這麼說。

西爾維亞丈夫的死,我們沒有看到她一絲絲悲痛,反而從文字間也能清晰地嗅出她內心無比的解脫和決絕。在處理完一切之後,她內心只真切地“急煎煎”地想見到卡拉,而沒有絲毫對丈夫的追憶。

小說中對於西爾維亞與丈夫的婚姻幾乎沒有過多描述,而僅僅這些就傳達出,西爾維亞與丈夫的婚姻早已是貌合神離,她的內心早已不屬於她的丈夫,精神內核中的西爾維亞早已逃離出了她自己沮喪的婚姻,婚姻只成了一紙契約,而她的丈夫死亡的那一刻,即宣告了這份契約的解除和她自己形神合一的真正逃離。

也許正是因為空殼一般的婚姻生活,西爾維亞對於來自己家打零工的卡拉,懷抱著一種微妙而特殊的感情。

卡拉的青春、明亮、純淨、爽朗和熱情無不打動著西爾維亞。她希臘旅行回來不忘為卡拉帶來精心挑選的禮物,當卡拉來她家裡做日常家務間隙,卡拉無意地在她頭頂心吻了一下時,“自此以後,這一吻就一直留在西爾維亞的心裡了。”

這不經意的一吻如此打動她的心,可見,西爾維亞的婚姻中,夫妻之愛,早已逃離了他們婚姻的軀殼。

所以,當卡拉第一次在她面前留下對於婚姻痛苦的眼淚,突然想要離家出走時,她才會不顧及理智和顏面,當即想盡一切辦法幫卡拉順利逃走。

一位理性、矜持又高傲,且新喪夫的女士,能如此不假思索地成為卡拉離家出走的同謀,不正是反襯出她對不幸婚姻的感同身受嗎?她的內心早已逃離出了自己那個婚姻的軀殼,正如三毛所說“靈魂若無棲息之處,到哪裡都是流浪。”婚姻亦然,失愛的婚姻,是心的逃離。

《逃離》:女性在婚姻的逃離中,真正出逃的是愛還是身體?

再說顯現的逃離——身體的逃離。

小說的女一號卡拉有兩次逃離,都是因為愛。第一次因為父母反對她與克拉克的交往,在她18歲那年就離家出走,和克拉克住到了一起,這一次卡拉成功了。

第二次逃離發生在她婚後的生活中。生活艱苦、生意蕭條、婚後生活的平淡等等充斥著卡拉的心。甚至為了吸引克拉克對自己的在意,卡拉編制出自己險遭久病在床的老詩人賈米森性侵的謊言。

在一個毫無任何準備的尋常日子,卡拉向僱主西爾維亞哭訴婚姻的傷痛之後,突然決定要出走。西爾維亞熱心地幫她準備好了一切,從行裝、告別宴、到行程、住宿朋友家等安排得妥當又貼心。然而卡拉真的確定要逃離嗎?

其實她並不確定:

當西爾維亞替卡拉分析出走之後,要投奔哪裡時,卡拉第一反應還是自己家的生意,怕影響到她和丈夫的生意;

卡拉留給丈夫的便條,短短的幾個字都寫錯了一個字(內心何等慌亂);

當坐在大巴上的卡拉看到田地時,聯想到當初和丈夫選擇地角中的疏漏,還想著告訴丈夫;

當大巴來到第一個小鎮時,卡拉哭起來了,她甚至無法把注意力放在出離之後的生活上。

“她真是想象不出來。。。每天都生活在沒有克拉克的人群之中。”

“在她正在逃離他的時候——也就是此刻——克拉克仍然在她的生活裡佔據著一個位置。可是等逃離告一結束,她自顧自往前走自己的路時,她又用什麼來取代他的位置呢?又能有什麼別的東西——別的人——能成為如此清晰鮮明的一個挑戰呢?”

當大巴就要拐上高速路時,卡拉終於抑制不住,斷喝司機要求下車。

卡拉的這場逃離僅僅一天,就宣告結束了。

《逃離》:女性在婚姻的逃離中,真正出逃的是愛還是身體?

兩種逃離,一個是隱形的成功的,在真正實現逃離之前,西爾維亞內心已經逃離出了她的婚姻;一個是顯現的失敗的,卡拉軀體上的逃離,卻逃不出她內心對丈夫的愛和依戀。

《簡愛》中的簡愛,逃離伴隨著她每一次命運的變遷。她在桑菲爾德府,與羅切斯特彼此陷入熱戀之中時,閣樓上的瘋女人、羅切斯特前妻的突然出現沉重地打碎了這種甜蜜,簡愛決然地選擇了她人生中的第三次逃離,離開羅切斯特。

逃離後的簡愛在牧師的幫助下,準備過一種平靜的生活,然而牧師向她求婚,簡愛意識到她的內心始終念念不忘的依然是羅切斯特,他彷彿從未從她的生活中離開過。於是簡愛第四次逃離,離開了牧師,重新回到了羅切斯特身邊。

若愛還在,任憑你七十二變也逃不出婚姻的手掌心兒;若愛不在了,住在婚姻內的靈魂早已逃走了,所謂“身猶在,心已遠。”

《逃離》:女性在婚姻的逃離中,真正出逃的是愛還是身體?

處理親密關係,實際是在處理與自己的關係。

婚姻就像一面鏡子,從對方身上不斷的照見自己,越是不接納自己,也就越表現得無法接納對方。

1.卡拉對克拉克的種種不滿,其實都是她對自己不滿的種種投射。

她抱怨克拉克冷落她只沉迷於電腦,其實是卡拉不滿於自己生活太空虛;

她哭訴克拉克對她奚落挖苦,其實是她沮喪於自己總把事情做不好;

她怨恨克拉克總對她發火、瞧不起她,事實上卡拉就是一個缺乏獨立和自信的姑娘。

2.西爾維亞如此地嫌惡自己的丈夫,幾乎要把丈夫死後的一切痕跡都抹去,其實映射出她內心深處對自己的強烈不滿意:不敢向別人表達愛,也不愛自己。

她不敢直接表達愛。她從希臘回來,已經給卡拉精心挑選了一件禮物,內心想興沖沖地送給卡拉,“急煎煎”地盼著卡拉來。可當卡拉問起她的希臘之行時,她拐彎抹角地引到這個禮物上,想隱藏起她對卡拉的一番深情。

她也不愛自己。她給卡拉倉促準備逃走的行裝時,為卡拉挑選了自己的衣服,幾乎是全新的,只是因為“太惹眼了”,西爾維亞就從未敢穿過。一個愛自己的人,會覺得自己配得上所有美的事物,幾件惹眼的衣服又算得了什麼?

一個不愛自己,又不敢向別人表達愛的人,如何能擁有充滿愛的婚姻?

《逃離》:女性在婚姻的逃離中,真正出逃的是愛還是身體?

艾麗絲﹒門羅,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以短篇小說聞名全球,入選美國《時代週刊》“世界100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同時被譽為“加拿大的契訶夫”。

門羅的這部《逃離》,在細膩而優雅、準確又簡潔的文字間,每一個細微的情節都洋溢著故事性和深意。門羅的敘事,對於情節只講三分,七分蘊藏在敘事中女性的心理,它的衝突和驚悸都在人心之內,而不在情節之上,讓讀者沉浸於人物之中,回味和思考。這種敘事淡雅卻真切,充滿藝術性。

婚姻路上的逃離,是真出逃還是小插曲,也許“愛”才是唯一的求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