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醫廢管理·推進垃圾分類·治理過度包裝——解讀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看點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 題:加強醫廢管理·推進垃圾分類·治理過度包裝——解讀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看點

  新華社記者高敬

  4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後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法律此次修改的背景和重要意義是什麼?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法律作了哪些針對性規定?法律對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過度包裝和塑料汙染治理等作出哪些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全面修改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

  問:修改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的背景和重要意義是什麼?

  答: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這部法律的修改工作,2017年執法檢查報告建議儘快啟動修訂工作。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聽取審議國務院關於研究處理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的報告,在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中明確提出加快法律的修改工作。

  此次全面修改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的重大任務,是依法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迫切需要,是健全最嚴格最嚴密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和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的重要舉措。

  加強醫療廢物特別是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過程中醫療廢物的管理

  問: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法律作了哪些針對性規定?

  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固體廢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根據有關方面的意見,增加以下規定:

  第一,切實加強醫療廢物特別是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過程中醫療廢物的管理。一是明確醫療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建設。二是明確監管職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加強對醫療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的監督管理,防止危害公眾健康、汙染環境。三是突出主體責任。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依法分類收集本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及時收集、運輸和處置醫療廢物。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滲漏、擴散。四是完善應急保障機制。重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事件發生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協調醫療廢物等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等工作,保障所需的車輛、場地、處置設施和防護物資。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協同配合,依法履行應急處置職責。五是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按照事權劃分的原則安排必要的資金用於重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事件產生的醫療廢物等危險廢物應急處置。

  第二,明確有關實驗室固體廢物管理的基本要求。規定各級各類實驗室及其設立單位應當加強對實驗室產生的固體廢物的管理,依法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實驗室固體廢物。實驗室固體廢物屬於危險廢物的,應當按照危險廢物管理。

  第三,加強農貿市場等環境衛生治理。規定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等應當加強環境衛生管理,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對所產生的垃圾及時清掃、分類收集、妥善處理。

  推動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有效覆蓋

  問:法律對推進生活垃圾分類作了哪些針對性規定?

  答: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針對生活垃圾分類主要作了以下規定:一是明確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生活垃圾分類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簡便易行的原則。

  二是要求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統,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有效覆蓋,並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和統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能力建設。

  三是強調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引導公眾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督促和指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四是規定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家庭和個人應當依法履行分類投放義務。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依法在指定的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隨意傾倒、拋撒、堆放或者焚燒。地方政府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要遵循產生者付費、差別化管理原則。

  五是強調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應當統籌生活垃圾公共轉運、處理設施與收集設施有效銜接,加強分類收運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在規劃、建設、運營等方面的融合。

  六是規定有害垃圾、廚餘垃圾處理和生活垃圾分類經費保障、違法行為處罰等內容。

  電商、快遞等行業應優先採用可重複、易回收包裝物

  問:法律對過度包裝、塑料汙染治理作了哪些針對性規定?

  答:在過度包裝治理方面,法律作出以下規定:一是明確有關部門要加強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管理,避免過度包裝。

  二是明確包裝物的設計、製造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清潔生產的規定,要求組織制定有關標準防止過度包裝造成環境汙染。

  三是強調生產經營者應當遵守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強制性標準,避免過度包裝。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過度包裝的監督管理。

  四是要求生產、銷售、進口依法被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包裝物的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對包裝物進行回收。

  五是規定電子商務、快遞、外賣等行業應當優先採用可重複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裝物,優化物品包裝,減少包裝物的使用,並積極回收利用包裝物。商務、郵政等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督管理。

  六是明確國家鼓勵和引導消費者使用綠色包裝和減量包裝。

  關於塑料汙染治理,一是明確國家依法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二是要求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和快遞企業、外賣企業按照規定向商務、郵政等主管部門報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回收情況。三是規定國家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