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秒鐘”的決定,也許影響了世界百年的歷史

歷史很精彩,但是有時也很蒼白,有時讓人拍案叫絕,也有時讓人百感無奈。時代的變化,王朝的更迭,戰爭的勝利,也許就取決於某一個看似可有可無的瞬間,我們萬不可忽視這一瞬間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從墨守成規到那打破常規的一剎那,才能改變整個歷史。就像凱撒揮軍渡過盧比孔河,就像君士坦丁堡的科克波塔門忘記了上鎖,就像織田信長決定逗留本能寺。

那“一秒鐘”的決定,也許影響了世界百年的歷史

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

整個18、19世紀,世界的中心在歐洲,近數百年,影響世界最深遠的歷史也是歐洲歷史,而近代歐洲有一場至關重要的戰爭,決定了歐洲歷史的走向,那就是拿破崙戰爭,若是法國最終獲勝,則法國必然取代英國成為之後百年的世界霸主,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將會提早一百多年貫徹整個世界,也許就會有更多的戰爭,資本主義19世紀的繁榮或許就會不再,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否會如期而至也未知。

當然,決定拿破崙戰爭的因素有很多,有霧月政變前進攻埃及的失敗,有莫斯科的寒冷冬天,有特拉法爾加海戰的失敗。

但是至關重要,且決定世界命運的戰役,其實只有一場,那就是拿破崙帝國最後的黃昏之光,拿破崙孤注一擲的最後一搏,滑鐵盧之戰,拿破崙對陣英國和普魯士聯軍的一場大戰。

而決定滑鐵盧戰役勝負的因素也有很多,包括拿破崙的戰鬥意志,拿破崙的用人問題,英軍威靈頓公爵的精確縝密和預留餘力,還有法軍軍事素質遠不及五年前巔峰等等,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後天培養的軍事超級人才戰勝了才氣縱橫的軍事天才。

而真正決定了滑鐵盧之戰勝負的,並非拿破崙和威靈頓,也非英國人和法國人,而是在於趕來支援的第三方反法同盟陣營的普魯士人。

那“一秒鐘”的決定,也許影響了世界百年的歷史

法蘭西軍隊


那“一秒鐘”的決定,也許影響了世界百年的歷史

法蘭西第一帝國

而決定普魯士人能不能如期到達戰場,到達戰場後能不能對法軍造成毀滅性打擊的,卻是拿破崙的元帥格魯希。而決定這場戰爭最後結果的,也正是格魯希沒有做出打破常規思維決定的那一秒鐘。

整個滑鐵盧戰役從雙方開戰到最後結束,總共持續了四天。從1815年6月15日下午到1815年6月18日黃昏。

首先,拿破崙面對反法同盟軍的禁錮,於6月15日突進比利時,翌日與普魯士一隻分遣隊遭遇,在與普魯士軍隊的交鋒中,大勝普魯士,普魯士軍隊匆忙向布魯塞爾方向撤退。

初戰告捷後,拿破崙並沒有就此休整,而是迅速積蓄力量,準備第二次猛擊。拿破崙迅速組織軍隊,向著布魯塞爾附近威靈頓統帥的英軍進發。因為留給拿破崙的時間並不多,他必須要趕在反法同盟合兵之前,將英軍、普魯士軍各個擊破,然後再對付正在趕來的奧地利大軍和沙俄軍隊。

一旦英國和普魯士合兵,那法國就沒有機會短期內擊敗英普聯軍,一旦奧地利和俄羅斯趕來,法軍將必敗無疑。所以法軍的首要任務,就是將英軍和普魯士軍隊各個擊破,並且組織兩軍會合。

對於拿破崙而言,這是一場與時間的戰鬥,在己方加快速度的同時,還需要去遲緩對手的速度。

於是,在6月17日,拿破崙抵達與威靈頓的英軍對峙高地時,分出約三分之一的軍隊,由格魯希元帥去追逐布呂歇爾統帥的普魯士主力軍隊。

那“一秒鐘”的決定,也許影響了世界百年的歷史

列陣圖


那“一秒鐘”的決定,也許影響了世界百年的歷史

行軍圖

那至於為什麼是格魯希呢?要知道格魯希元帥就是個老實且平庸的拿破崙忠實屬下,沒有任何出色的能力。而拿破崙之所以選擇他,不是因為拿破崙有多麼信任他,也不是因為格魯希是多麼出色,而是拿破崙手下確實已經無人可用了。那些早年跟隨拿破崙征戰四方的名將們,一半的元帥早已長眠地下,另一半也早已解甲歸田。最厲害的德賽將軍已經死去15年了,參謀長路易斯·亞歷山大·貝爾蒂埃也死了15天了。拿破崙只能選擇這個平庸的老實人格魯希元帥。

格魯希就是拿破崙手下忠誠的命令執行者,僅此而已。

6月18日,準備了很久的最後決戰開始了,拿破崙統帥的法國大軍和威靈頓統帥的英荷聯軍在滑鐵盧的大戰一觸即發。

法軍大炮於上午11時開始向英軍轟擊,而巨大的聲響此時響徹四方,不遠處的普魯士將軍布呂歇爾和法國的格魯希元帥都是可以聽到炮聲並以此辨析方位的。當然兩人對於這個聲音,做出了完全相反的抉擇。

一場決定整個歐洲乃至世界命運的大戰,在滑鐵盧的四臂村高地展開,上午11時至下午1時,法軍師團向高地進攻,一度佔領了村莊和陣地,但又被擊退下來,繼而又發起進攻。雙方就在高地附近反覆拉鋸,法軍不斷猛攻,又被打退,英軍先是退卻而後又反攻。

戰鬥異常慘烈,紅衣的英軍和藍黑衣服的法軍在高地上死命相搏,雙方寸步不讓,以不死不休的精神,進行著一場大決戰。

雖然法軍人數佔優,炮火相當的情況下,擁有比英軍多數倍的重騎兵,但是英軍列陣地防守,法軍處於較為不利位置進攻,所以雙方旗鼓相當。

幾個小時下來,雙方除了各自留下上萬屍體之外,並沒有任何進展,英軍和法軍都極為疲憊,都在勉力支持。雙方都在等待援軍,任何一方的援軍加入,另一邊就會瞬間崩潰。

於是,壓力就來到了布呂歇爾和格魯希身上了。整個歐洲的命運,整個世界的未來,就壓在了兩位統軍元帥的肩上。

那麼將時間回到1815年6月18日上午11點,當拿破崙的炮聲在高地炸響時,格魯希的大軍從東南繞了一圈,剛好在滑鐵盧東偏北的十多公里的位置,而布呂歇爾主力則在格魯希的力大軍的東南稍遠處。

那“一秒鐘”的決定,也許影響了世界百年的歷史

泥濘中進軍滑鐵盧


那“一秒鐘”的決定,也許影響了世界百年的歷史

抵達滑鐵盧戰場

格魯希元帥的大軍聽到滑鐵盧的炮聲時,最快只需要不到四個小時的急行軍便可以到達滑鐵盧戰場,從側面對英軍造成致命打擊。而布呂歇爾主力軍隊稍遠於格魯希,繞道格魯希的東南,需要六到七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到達戰場。

當然格魯希並非沒有作為,忠心耿耿的他聽到炮聲後,立刻明白滑鐵盧正在發生什麼,他清楚的明白皇帝正在和敵人交戰,於是他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討應對方針。

他的副司令熱拉爾義憤填膺,手下的將士都迫切的希望趕緊過去幫助皇帝,可格魯希習慣了服從命令,他緊緊攥住拿破崙下達的關於追擊普魯士人的文件,猶豫不決。他拒絕了熱拉爾和士兵們的建議。

然後,最重要的那一秒到來了。

清醒的副司令熱拉爾做了最後的嘗試,向格魯希請命道:“至少讓自己帶著自己的師和一部分騎兵去幫助皇帝。”

其實,哪怕是熱拉爾能帶著他不到一萬人的部隊如期趕赴滑鐵盧,英軍也會崩潰。

可是,可是!

格魯希只用了一秒鐘的思索,便否決了熱拉爾的提議。就這一秒鐘,改變了歐洲歷史,也改變了世界歷史,甚至改變了未來百年的歷史。

隨後,格魯希繼續帶領著軍隊在布魯塞爾附近的低地森林中繞圈,當然,他最後還是追上了布呂歇爾大軍的斷後部隊,不過已經是翌日了,滑鐵盧的戰爭已經結束,拿破崙皇帝已經敗了,儘管他之後的仗打得還不錯,但是於事無補,拿破崙的法蘭西帝國就此落幕。

而在滑鐵盧苦等援軍的拿破崙,終於在傍晚七時等來了右翼的槍炮聲,滿心歡喜以為格魯希趕來的拿破崙匆忙出迎,可是,遠遠的黑鷹軍旗打破了拿破崙最後的希望和幻想,離他很近的格魯希沒有來,來的是布呂歇爾的普魯士軍隊。

早已疲憊的法軍一觸即潰,一瀉千里,匆忙從滑鐵盧潰逃,屍橫遍野,這幾萬人能活著回到巴黎的人並不多。

與之相對的,格魯希元帥所統領的幾萬大軍則基本全數返回了法國,而且連槍炮馬匹都沒怎麼丟失。

那“一秒鐘”的決定,也許影響了世界百年的歷史

滑鐵盧之戰

當然,即使沒有格魯希的錯誤,拿破崙就算擊敗了英軍,然後又擊潰了普魯士的大軍,但是面對整個歐洲的圍剿,他最終也可能會失敗。但是就算最差,拿破崙將會很長時間內統治著法國,那麼熱血政變就不會在短期內到來,法蘭西帝國將延續很長時間,而革命最完整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將很難如期到來。

可是,如果格魯希應聲而來,如果法軍在滑鐵盧勝利了,此戰將極大地振奮國內士氣,新一批的人才就會湧現出來,法國有可能短期內重回巔峰,也是很有可能擊敗反法同盟的圍剿,將歐洲大一統的,世界的民族主義時代或許會提前到來。

那“一秒鐘”的決定,也許影響了世界百年的歷史

1815.6.18的黃昏,拿破崙最後的矯健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格魯希那短暫的一秒,不僅扼殺了拿破崙復興法蘭西的夢想,也扼殺了世界一場大型變革。

然而這就是歷史,讓人忍俊不禁卻又拍案叫絕的歷史。歷史沒有如果,我們笑話那一秒,也珍惜那一秒,審視它以自省,也尊重它以自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