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激動和勞累誘發猝死最常見!中國5516例猝死者屍檢分析

中國一項研究分析了231篇文章5516例猝死者的屍體解剖特點。

猝死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佔57.8%,其中以冠心病猝死佔比最高(55.2%);21.6%為肺源性猝死,9.21%為腦源性猝死。

此外,心肌病猝死為6.8%,心肌炎猝死為5.8%,肺栓塞維4.9%。

在猝死的310例青年人中,最常見的是心肌病(23%)和心肌炎(16%)。冠心病佔12%。其他還包括胰腺炎和骨折引起的脂肪性肺栓塞等。

有既往病史者中,高血壓最常見,佔38%,30%有心臟病,24%有糖尿病。

與猝死有關的最主要因素為情緒激動(26%)和勞累(25%),其次為飲酒和過飽等。

在有症狀體徵記錄者1095例中,最常表現為突然發作(20%)、休息睡眠中(16%),其次為嘔吐、呼吸困難、胸悶、出汗、胸痛、腹痛、頭痛等。

情緒激動和勞累誘發猝死最常見!中國5516例猝死者屍檢分析

0~15週歲的猝死者多由感染性疾病及先天異常引起,主要是肺炎、顱腦感染和肺/腦出血等。

作者指出,30~63歲,是心源性猝死的高發年齡段。

其生理上正是疾病形成的高危時期;社會中又正值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熬夜加班、飲食不規律、嗜煙好酒,容易產生“三高”,出現以冠心病為首,其次肺栓塞、主動脈夾層、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等導致的猝死。

研究中,有6%的猝死者經過完整屍體解剖,仍未發現有明確猝死病因。

作者指出,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最新指南,如今此類猝死者宜劃歸為心律失常猝死綜合徵(SADS)範疇,它是指成人和嬰兒發生的猝死,但屍檢和毒理學皆未發現異常,心臟結構和組織學檢查大致正常,並且排除了心外原因的猝死。

作者指出,猝死的預防需要避免情緒激動、過度勞累,同時應戒菸限酒,注意極端氣溫影響,適當運動,重點是控制“三高”。

該研究以2015年最新歐洲心臟病協會指南提出的統一尸解標準為基礎。

來源:趙智梅等. 我國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徵分析.中國急救醫學. 2020;40(2):158-163.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9》!

《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點擊查看內容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阜外說心臟”,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經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薦,衛健委宣傳司評選,“阜外說心臟” 系列節目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房顫科普》將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提供科學、靠譜、有用的房顫防治知識!

如果您有關於房顫的問題,請您留言,我們會擇期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