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資產機構抱團取暖結束了嗎?

核心資產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任何兼具成長性、穩定性、確定性、可持續性,低負債、高分紅、高現金流、優秀治理結構等特質的公司都是核心資產。

核心資產難以短期被替代: 經歷了2018年中國供給側改革和外部環境的惡化,中國內部的市場各行業已經大局已定,供給側改革淘汰了一批競爭力低下、效率低下、創新能力低下的中小企業,促使各行各業生產要素向優質企業集中,這樣就造成了內部市場出現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這批企業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在增加,中小企業是沒有抵禦風險的能力的,所以資本在追逐這種不確定風險下的優質資產。之所以沒有出現抱團後瓦解的現象,是因為資本發現短期內沒有替代品。另外一個因素就是,中國的資本市場投資者生態發生了改變,以散戶和遊資主導的炒作理念轉變為機構主導的價值投資理念,機構主要選擇的還是中國的優質資產,而不是風險資產。

未來行情的主線一定是圍繞這些優質核心資產展開,畢竟3600多隻股票能放心拿的標的不多,外資同樣需要這些優質的核心股票作為核心配置,因此,只要這些優質資產基本面不發生改變,向上的趨勢就會持續。

隨著市場的不斷開放和外資的深度參與,A股核心資產的定價和運行節奏與海外成熟市場漸趨一致。對於核心資產來說,牛市會是常態,調整隻是插曲,像過去那種齊漲同跌的局面很難再出現了。未來這種趨勢還會繼續延續,只要中國的經濟不發生系統性的風險,不發生戰爭或者其它極端事件,這種格局就不會打破,後續只要出現回調都是介入的好機會。

抱團瓦解並沒有到來,主要有三個原因:寬鬆貨幣環境下,無限的資金追逐有限的核心資產,易漲難跌;存量經濟時代是大魚吃小魚、強者恆強的時代,聰明的資本一定會優先選擇贏家,一定會優先選擇行業絕對龍頭;核心資產漲幅巨大、估值不再便宜,但比起中小創來說還是很便宜的,對於理性的資金來說很難說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