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C位保衛戰

地產C位保衛戰


【文|一單元】

“逢八遇冷,逢九調整”,近幾十年的中國經濟,似乎一直在重複著這一魔咒,地產也是。

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陰霾逐步散去。房地產被確立為支柱產業,取消福利分房進入第二年,“擴大內需”成為時髦詞,信貸環境空前放鬆,第一批買房網站誕生,樓市自此全面進入個人消費時代。

這一年,創立7年的碧桂園,與科龍、美的、格蘭仕一起,成為順德十大納稅大戶。也是在這一年,碧桂園走出順德,在廣州大展拳腳,首創春節賣樓、精裝修現房,3000套一個月內被搶購一空。隨後,“一年一個碧桂園”,在珠三角攻城略地。大盤時代,風起雲湧。

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餘波未平。中國率先復甦,成功走出V型反轉,全球排名坐三望二。房地產從年初的悲觀論調,經由小陽春回暖,迅速進入烘烤模式。

此前一年,碧桂園形成了全國版圖的初步框架。但就在眾多房企異地擴張時,碧桂園在2009年將戰線收縮,將新增土儲重點放回廣東,把經濟成長性好的區域和中心城市周邊郊區作為發展重點。

城市群區域聯動,是房地產最好的牽引軸。2009年,廣佛同城、深莞惠一體化正式擺到桌面上。溢出、輻射、連接,多重效應疊加,結合部與交界處成為樓市的集中爆發點。碧桂園悄然完成蓄勢積力。

一張一弛,是頂級的商戰智慧。對於碧桂園的二次騰飛、全面躋身頭部、佔據C位來說,這一步至關重要,那就是對項目回報週期與總體土儲戰略的精緻權衡。

精確把脈,踩對鼓點。老中醫的穩,踢踏舞的準。

【1】

江山如畫又逢九。

2019年樓市,小陽春行情之後,卻並沒有複製十年前的輪迴。“房住不炒”基調下,結構性分化加速。

碧桂園也站到了一個新的節點,並再一次實現穩與準。一二線牽引的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以及廣袤的三四五線腹地,加之遍佈內地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構築起下一個十年的戰略佈局。

如常務副總裁程光煜所言,碧桂園相對穩健和佈局合理的市場安排,在2018年、2019年基本上完成了。按照從一線到五線均衡佈局的安排,能夠更充分地利用市場空間,也能有效分散市場風險。

再次收穫“佈局紅利”,也就順理成章。

2019年上半年業績“硬核七連”——銷售領先,收入強勁增長,現金充足,毛利增長,淨利潤增長,財務穩健性增強,去化、回款穩定。

地產C位保衛戰

來自三四線城市的銷售佔到55%左右的份額。而下半年權益貨量大約也有55%來自來自三四線。

在三四線普遍承壓的大氣候下,碧桂園在一二線與三四線平分秋色。全年銷售額不低於去年(5018.8億元)並且有所增長,基本穩了。

【2】

還是那句俗話,“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穩健的財務狀況+厚實的土地儲備+遍佈全國的長遠戰略佈局,這3個維度,可以更好地理清碧桂園的大邏輯。

第一,人口。

楊國強反覆強調,波動才是行業常態,城鎮化是不可逆的時代大潮,地產市場未來規模仍然龐大。

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有近1400萬人進入城市。住房改善,是最大的剛需。白熱化的搶人大戰、加速拆除的戶籍門檻,猶如爐子上的牛奶,為低線城市帶來溢出需求。

碧桂園的佈局策略,基於對三四五線城市城鎮化前景的清晰研判。

2018年下半年,碧桂園項目首次進入西藏,完成了對中國內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投資全覆蓋。截至2019年6月30日,碧桂園在全國項目總數達到2381個,分佈於279個地級市,1235個區縣。

一大波地產分析師,忙著補地理課。

碧桂園已獲取的可售資源中,98%位於常住人口50萬人以上的區域,94%位於人口流入區域,75%位於五大城市群。廣東省與長三角合計47%,佔據半壁江山。這一分佈,符合人口流動趨勢。

大灣區+長三角+大規模城鎮化的廣闊腹地=全國項目佈局,為業績增長提供長期動力。

【3】

第二,土地。

佈局上,碧桂園曾以三四線為主陣地,分享了城鎮化進程紅利和消費升級機遇。2015年起,逐步加大一二線周邊佈局力度,優化土儲結構。

土地就是王道。碧桂園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17587億元(一線城市3149億,二線6035億,三四線8403億),潛在權益可售資源10251億元。合計高達27838億元。

龍頭企業有龍頭。在廣東老根據地,碧桂園前瞻性地深度佈局粵港澳大灣區,精準契合了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據克而瑞統計,截至2018年底,碧桂園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土地儲備超過5000萬平方米,土儲貨值和建面均位居Top1,遠超其他房企。

坐擁充足且優質的土地儲備,大灣區貢獻了非常可觀的銷售業績。2019年上半年,碧桂園銷售前10位的城市中,有一半位於大灣區,包括佛山、廣州、惠州、清遠和東莞。十年前的佈局紅利,仍在源源釋放。

目前,碧桂園在大灣區已獲取權益可售資源3467億元,潛在權益可售資源5519億。其中位於深圳分別為225億、1961億元;目標市場為深圳的為1155億、4144億元。

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8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相繼發佈。

上聯:二月春風似剪刀;下聯:八月桂花遍地開。橫批:雙重利好。

碧桂園再次迎風而立。

楊國強在建築工地上,用慣了鉛錘和水平儀,練就了精準的眼力。

地產C位保衛戰

長三角是大灣區之外,另一個世界級城市群孵化區。

身為行業頭部,碧桂園一直嚴格成本控制,拒絕高成本拿地。“地王”幾乎看不到碧桂園的身影。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競爭激烈,地價高企。廣、深尚有地緣優勢,北、上則是名副其實的硬骨頭。

隨著全國佈局的優化, 2017年碧桂園在長三角以771億元拿下133宗地,2018年再以398億元拿下了1042萬平方米的土儲面積。目前,碧桂園在長三角區域貨值超過5000億,位居第一梯隊。

今年,碧桂園再度進軍上海灘。5月,在上海閔行、金山相繼拿下兩塊地,6月又北上過江,瞄準崇明。

但程光煜強調,公司希望是機會驅動拿地,符合標準的地才拿。近期在上海拿兩宗地是個例,不代表拿地策略調整。公司從一線到五線均衡拿地,不會偏重。全年1800億元投資計劃,按上半年投資節奏,下半年仍有充分預算,要結合具體城市地塊,擇優選擇,隨行就市。

翻譯過來就是,碧桂園手中的都是優質資產組合。土儲豐富,強力支撐未來發展。

【4】

第三,財務。

截至2019年6月30日,碧桂園可動用現金餘額約2228.4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約12.8%。另外有3133億元的銀行授信額度未使用,營運資本充裕。

“財務自由”,意味著迴旋餘地、騰挪空間、承壓能力。特別當低溫來襲,穿越當下週期,更須謹慎為上、行穩致遠。

碧桂園中報前一天,央行高層再度表態,近期將發佈關於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的公告,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房貸利率不會下降。

在行業資金面持續收緊的背景下,自2017年起,碧桂園第三次連續在年中實現淨經營性現金流為正。淨借貸比率58.5%,較之去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拒絕“速度與激情”,負債率持續減低,財務結構更加穩健。

實際上,從2007年上市至今,碧桂園一直將淨借貸比率保持在70%以下,兼顧規模增長和負債管控,是行業裡少有的模範生。

【5】

因此,從遠、中、近程觀瞄,作為大體量、高成長的頭部房企,碧桂園都具備了較強的業績鎖定性,基本面堅實穩健。

繼續深耕三四線是信心,謹慎穿越週期是定力,重點精準佈局是眼界,降槓桿管控財務是韌性。四者合一,就是後勁,就是價值投資。

何況,除了拓展布局廣度,還有高科技和現代農業深度賦能與加持。

地產主業,項目2000+,業主400萬+,為機器人、現代農業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而機器人為地產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切入高科技現代農業,則順應消費趨勢,進而為地產增添附加值。

三大板塊互動支撐,打通接口,盤活資源,延伸鏈條,構建生態,共同開掘增長極。

“一二三產業×一二三四五線”,地產課堂新教材,敲黑板,劃重點。

碧桂園的策略,似乎是優化版的“田忌賽馬plus”。

一二線,盛裝舞步,優雅穩重。平衡式均勢。

三四線,策馬奔騰,一騎絕塵。碾壓式優勢。

幾條賽道一同跑下來,C位已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