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句話,15歲女孩2分鐘被打50耳光,打人者戾氣從何而來?

文/大萌媽媽

前兩天網上爆出一段“黑衣女孩打人的視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視頻裡可以看到,一個身穿黑色吊帶的19歲女孩,在飯桌旁瘋狂地抽打一個15歲的小女孩,僅僅2分鐘小女孩就被打了將近50個耳光,其中還有一半使用鞋底打的。

因一句話,15歲女孩2分鐘被打50耳光,打人者戾氣從何而來?

打人的那個女孩一邊打還一邊問:“怎麼她們都是姐,我就不是姐唄?你叫我姐了嗎?給你面子了嗎?......”15歲的女孩全程沒有一點反抗,也不幹呼救,只是不停的在說:“姐,我錯了。”

更讓人氣憤的是,旁邊陪同一起的小夥伴沒有一個人上前勸阻的,反倒一個個拿起手機拍起了視頻,起鬨、取消她。

因一句話,15歲女孩2分鐘被打50耳光,打人者戾氣從何而來?

看到這裡,心裡面除了憤怒更多的是:打人者的戾氣是從何而來?周圍拍攝、起鬨的人又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呢?被打的小女孩為什麼不還手?

其實這樣的問題在現在的社會上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學校經常會有“校園暴力”情況發生,

本該是在家長和老師呵護、教育下成長的青少年,甚至是表面看起來嬌弱、溫柔的女孩,為什麼會如此狠辣、猖狂?而往往他們打人的理由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因一句話,15歲女孩2分鐘被打50耳光,打人者戾氣從何而來?

打人者身上的戾氣從何而來?

這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生活環境的影響,原本19歲的年紀,應該是上學的年紀,可這個孩子確實滿身的戾氣,喜歡動暴力解決問題,這絕對不是一件事或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據網友爆料打人的女孩在小學6年紀的時候就輟學了,之後就一直跟著社會上的人瞎混,粘上了社會的痞氣。這也充分的印證了: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因一句話,15歲女孩2分鐘被打50耳光,打人者戾氣從何而來?

根據心理學家統計結果顯示:問題少年都是失敗的家庭教育的產物。就像是上面提到的大人的女孩,就因為在孩子一開始犯錯誤的時候沒有及時引導,才會導致後來的放任,才會讓他的戾氣越來越大。

被打的女孩為什麼不還手?

首先它是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其次他害怕家裡知道後指責她。被打的孩子只有15歲,這個年紀她還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面對脾氣暴躁的打人者,她只能忍氣吞聲的忍著。還有就是晚上出去喝酒,如果被家裡知道,肯定會遭到責罵。

因一句話,15歲女孩2分鐘被打50耳光,打人者戾氣從何而來?

周圍起鬨的人出於什麼心理?

看熱鬧、起鬨的人,他們都有助紂為虐的心理,就像是校園暴力事件一樣,裡面除了施暴者和受害者,還會有很多起鬨甚至拍攝視頻的人,法律是沒有辦法給他們制裁的,但是並不能代表他們的惡意少於施暴者。

也許她們的心理是這件事和自己沒有關係,只是看個熱鬧,拍下視頻發到網上炫耀一下,殊不知,她們對受害者造成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因一句話,15歲女孩2分鐘被打50耳光,打人者戾氣從何而來?

作為家長,要如何把握孩子的人生方向?

  • 1. 告訴孩子遠離是非場所、遠離不良少年

不要給孩子貼上“不是學習的料”的標籤,孩子接受教育就像是種地,地理種滿莊稼,才能保證不長雜草,孩子也是一樣的。

什麼年紀都一樣,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出入飯店、酒吧,看起來光鮮亮麗,其實危險重重,尤其是女孩子。家長要教會孩子如何自我保護。

因一句話,15歲女孩2分鐘被打50耳光,打人者戾氣從何而來?

  • 2. 家長的陪伴和正確引導才是最好的教育

很多孩子的性格都是因為缺乏父母的陪伴導致的。當孩子長大才發現已經不在聽父母的話了。等到孩子走上歧途後悔也晚了。

其實家長們要重視:青春期的孩子,性格都是非常敏感的,他們嚮往成年人的世界,但是又不懂得保護自己,分不清事件的好壞,不能明辨是非。所以家長平時要多喝孩子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內心,不但要教育孩子如何自我保護,還要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

因一句話,15歲女孩2分鐘被打50耳光,打人者戾氣從何而來?

很多新手爸媽不知道要如何與孩子溝通,經常三兩句話juice吵起來,根本沒辦法有效溝通,這個時候推薦你們不妨藉助書籍的力量。

推薦給你們這幾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正面管教》、《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好性格讓孩子受益終生》、《好父母不吼不叫》。

因一句話,15歲女孩2分鐘被打50耳光,打人者戾氣從何而來?

5本貼近生活案例的書籍,幫助家長們正確引導孩子,解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自私、敏感、自卑、孤僻、厭學等等一些列問題。不吼不叫的把話說到孩子心坎裡,幫助孩子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