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大帝時代—大帝諸多密友死於陰謀和猜疑!

亞歷山大大帝既想成為人,又想成為神,他想擁有凌駕於其他人類之上的絕對權力。

生於公元前356年致有權有勢的國王菲利普二世和雄心勃勃的王后奧林匹斯(腓力的外籍妻子和第7-8任妻子)。亞歷山大大帝是在亞里士多德的指導下被研究的,亞里士多德是一位希臘哲學家,他在人類知識的每一個領域都開創了系統的、科學的研究,在他那個時代被稱為“無所不知的人”。

亞里士多德給年輕的亞歷山大大帝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於他在戰役中隨身攜帶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並在征服波斯帝國後將他的哲學帶到東方。

亞歷山大大帝時代—大帝諸多密友死於陰謀和猜疑!


亞歷山大大帝是誰

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4世紀的成就是驚人的,他統一了古希臘,佔領了埃及,征服了波斯帝國,把他的帝國從歐洲擴展到亞洲,他把自己想象成神的兒子,特別是阿基里斯和宙斯的兒子。

亞歷山大年輕、帥氣、善解人意,這一事實只會增加他對士兵和臣民的影響。

但這也深深地困擾著他,隨著亞歷山大大帝帝國的多元化,他開始越來越害怕失去他所征服的一切,他開始懷疑地看待一切,懷疑每一個人,甚至包括那個對他封閉的人。他擔心失去他所有的權力,他相信他們想要他的權力,他們想要他死。儘管他在軍事上取得了成就,但古代記錄顯示,他未能贏得一些臣民的尊重,而且,他還殺害了一些與他關係最密切的人

在戰友們的幫助下,亞歷山大迅速地獲得了榮譽,這個偉大的開始為他贏得了許多新的忠誠的追隨者,他們相信他們偉大的統治者亞歷山大。

他的軍隊入侵了阿契美尼安(波斯)帝國,取得了兩次勝利,第一次是在特洛伊附近的格拉尼克斯河,第二次是在伊索斯。

公元前332年,波斯的首領大流士三世拒絕了他,他進入波斯控制了埃及。在那裡,他發現了最有名的城市,他將自己命名為亞歷山大。他被認為是波斯統治者的解放者,亞歷山大經常以公元前5世紀波斯入侵希臘為藉口。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亞歷山大在對抗大流士三世的戰役中與希臘僱傭軍作戰。更諷刺的是,亞歷山大遭到了著名的斯巴達300名勇士的反對,斯巴達在波斯入侵的塞莫皮萊戰役中失去了國王和少數勇士。

經歷了這場戰役,年輕的亞歷山大和他的軍隊深入與利比亞接壤的現代邊界附近的沙漠,穿過沙漠到達了錫瓦綠洲,這裡是阿蒙神諭的所在地,最終與希臘的宙斯有關。在錫瓦綠洲,祭司宣佈亞歷山大為上帝之子。

亞歷山大大帝渴望征服越來越多的國家,充滿信心,在公元前331年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打敗了大流士·高加米拉(位於現代伊拉克的埃爾比勒附近)

波斯在亞歷山大的統治下,更多的土地被添加到他不斷擴張的帝國,但這並沒有阻止亞歷山大,他和他的將軍們,繼續在東部的戰役。一個接一個,像巴比倫、蘇薩和阿契美尼亞帝國的其他首都都被年輕的國王所控制,同時也被大量的財富所控制。

亞歷山大的成就和勝利不是憑一己之力贏得的,他在亞細亞戰役中有親密的朋友和夥伴,如托勒密、忠誠的赫菲斯提斯、克拉特羅斯、布萊克·克里特斯和帕曼紐。但在鞏固權力的過程中,亞歷山大大帝開始接受波斯習俗,這讓許多希臘同胞覺得這是一種侮辱。

亞歷山大大帝時代—大帝諸多密友死於陰謀和猜疑!


亞歷山大大帝的兩位親密朋友

帕曼紐,他是亞歷山大的二把手,一直以來都是亞歷山大父親的得力助手,甚至有一次在格拉尼克斯戰役中救了他的命。在菲利普國王被殺後,帕曼紐為亞歷山大國王效力。

帕曼紐享受著與宮廷和軍隊的親密關係,同時也與亞歷山大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而亞歷山大也逐漸贏得了他的信任。帕曼紐甚至有幾個兒子在亞歷山大手下服役。亞歷山大選擇了他最傑出的兒子菲羅塔斯來指揮騎兵衛隊,這是一支完全由馬其頓貴族組成的精銳部隊。

菲羅塔斯與亞歷山大大帝關係密切,也因其勤奮和勇敢而聞名,同時也是一位慷慨和忠誠的朋友。雖然與國王的這種親密關係使他有了更多的敵人,這些敵人認為他傲慢,可能因為他的成就而懷疑他。

菲羅塔斯被認為並不總是同意亞歷山大的觀點,雖然亞歷山大在埃及被尊為神,菲羅塔斯卻被認為是直言不諱的批評家。

亞歷山大大帝時代—大帝諸多密友死於陰謀和猜疑!


反對亞歷山大大帝的陰謀

克拉特羅斯領導的一些亞歷山大將軍開始密謀反對他的國王亞歷山大。據信,實施陰謀的不是別人,正是菲羅塔斯。

克拉特羅斯是一位來自奧雷斯提斯的名叫亞歷山大的馬其頓貴族的兒子,也是“兩性將軍”的兄弟。公元前333年,在伊索斯戰役中,Craterus指揮了左翼的方陣和所有步兵。

後來,Createrus命令間諜密切監視Philotas。但是密探們並沒有發現什麼可疑的東西,只聽到一個希臘妓女說的叛逆的話。她告訴間諜菲羅塔斯如何不斷吹噓他和他的父親(帕爾梅尼奧)負責所有的勝利取得亞歷山大大帝。

所有的發現都是由克拉特羅斯報告給亞歷山大的,但亞歷山大並不相信這種枕邊談話,因為他信任菲羅塔斯,更重要的是他的父親帕曼紐,他不想與他發生衝突,因為帕曼紐不僅服務於他的父親,而且還救了他的命。

第二情節

後來,在公元前330年又報道了另一起叛國陰謀但這一次涉及到暗殺。使這一陰謀更有分量的是一個叫Dymnus的人,他被計劃謀殺亞歷山大大帝,他是由菲羅塔斯指揮的騎兵同伴(精英軍團)的一員。

作為線人,Dymnus的情人甚至兩次告訴菲羅塔斯這個陰謀,但是菲羅塔斯什麼都沒做,據說他沒有報告一個針對亞歷山大的生命的陰謀。憤怒的告密者於是決定直接去找亞歷山大國王揭發Dymnus。

但是Dymnus發現他被暴露了,在可能被逮捕之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許多未解之謎。這一次亞歷山大確信了針對他和Dymnus的陰謀和陰謀,因此他命令公開展示Dymnus的屍體來威脅和警告潛在的叛徒。

不久,亞歷山大認真對待整個事件,並對他的親密朋友產生了懷疑,命令菲羅塔斯回答他為什麼沒有報告反對他的國王的陰謀的原因。儘管有許多不利於他的證據,菲羅塔斯否認在針對亞歷山大的陰謀中有任何作用,辯稱這些指控是微不足道的,是情人爭吵的結果。

儘管如此,亞歷山大並沒有說服馬其頓軍隊做出決定。這一次,在所有人面前,Craterus指責Philotas不僅有關於情節的信息,並把它作為一個秘密,但實際上是啟動了情節。在考慮了所有的證據後,軍方認定菲羅塔斯有罪,並以叛國罪判處他死刑。

但這一事件讓亞歷山大的封閉者們更加關注,他們不想讓菲羅塔斯的死輕易地結束這件事。赫菲斯提斯提出,他們在行刑前折磨菲羅塔斯,以找出還有誰與他一起背叛了亞歷山大國王。

Hephaestion, Craterus和其他一些人嚴刑拷打菲羅塔斯,要求他提供關於所謂陰謀的情報,以及所有與陰謀有關的人。同一天,另一名前騎兵連長也被石頭砸死。(投擲石頭的行為;(向受害者扔石頭的懲罰)

亞歷山大大帝時代—大帝諸多密友死於陰謀和猜疑!


父在子後

菲羅塔斯的處決讓亞歷山大更加偏執,他開始了人們認為是他最黑暗的行動。亞歷山大認為菲羅塔斯不可能在沒有他父親的情況下密謀反對他,帕曼紐對此一無所知,而且,很明顯帕曼紐可以密謀反對他為他兒子的死報仇。儘管帕曼紐長期為國王菲利普二世和他的兒子亞歷山大大帝服務,但他現在被視為一個威脅,亞歷山大再也不會冒險除掉這個老人了。

亞歷山大和帕曼紐之間的分歧常常導致在戰術和戰略方面的分歧。由於帕曼紐掌管著帝國的財富和戰略補給線,他佔據了最有權勢的位置之一。一些歷史學家甚至認為,針對菲羅塔斯的陰謀是精心策劃的,目的是要把他的父親從如此有權勢的位置上趕下來。

殺死帕曼紐常常被看作是亞歷山大變得如此偏執的一個標誌。根據作家昆圖斯·庫爾修斯的說法,除非像他的兒子菲羅塔斯一樣,帕曼紐不會受到審判。亞歷山大派了兩名名叫克林德和西塔西斯的軍官去暗殺赫菲斯登。

在他被殺之前,帕曼紐對他兒子所面臨的悲慘命運一無所知。有消息稱,在帕曼紐得知亞歷山大暗殺他的命令之前,兩名軍官就到達了帕曼紐,交給了他一系列信件,其中一封是亞歷山大寫的,另一封是他的兒子菲羅塔斯寫的。當他還在看信的時候,克林德從他的側身拔出劍,打開了他的身體,立刻殺死了赫菲斯登。

不久,亞歷山大還派了一支分遣隊到埃克巴塔納,命令他們鎮壓帕曼紐後可能在他的軍隊中發生的任何叛亂。

殺死更多的密友

父親和兒子的死亡,他最信任的親密夥伴深深地降低了亞歷山大的品格,並在未來的幾年裡繼續降低。他越來越多地受到波斯風俗的影響,並繼續採用波斯風俗而不是馬其頓風俗。

在亞歷山大的另一個不幸的夜晚,他又失去了他的一個親密和信任的追隨者,他的老朋友克里特斯,這一次是亞歷山大自己殺了他。

亞歷山大決心到達印度,並帶領軍隊進入東部的惡劣地形,據信他與克利圖斯在一起喝酒,克里特斯對亞歷山大採用波斯的風俗和政策感到憤怒。過了一段時間,兩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導致亞歷山大用長矛殺死了自己的朋友。

亞歷山大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可怕,並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深感懊悔。他一直稱自己謀殺朋友,連續三天拒絕吃喝。

不僅是亞歷山大本人,他的行動也平息了他的追隨者的反對,許多人開始密謀反對這位偉大的領袖,許多人被懷疑計劃謀殺他。

亞歷山大的一個朋友,傳記作家和歷史學家卡利斯提尼,捲入了這場陰謀。作為一個希臘人,卡利斯尼並不欣賞亞歷山大採納的波斯習俗和政策。人們相信亞歷山大大帝的御用侍從沒有一個叫克里斯提尼的人是同謀者,但是破壞已經造成,所有的侍從都被處決了。由於卡里斯蒂尼的“罪行”,他被終身監禁,直到死在獄中。

亞歷山大大帝時代—大帝諸多密友死於陰謀和猜疑!


亞歷山大大帝的最後一次“旅行”

在亞歷山大的亞洲戰役中,並非所有的日子都像休息一樣不快樂。公元前327年,他的軍隊佔領了一個叫Sogdian Rock的地方,在那裡他遇到了Roxana,統治者的女兒。亞歷山大死前與羅克珊娜有一個未出生的孩子。

在公元前326年他與當地的一位統治者結盟,後者同意讓亞歷山大使用這座城市,並提供他需要的物資。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交換亞歷山大同意與另一位當地統治者普盧斯(Porus)作戰。普盧斯準備率領一支包括200頭大象在內的軍隊與亞歷山大作戰。

在海相思河的戰爭中,普盧斯處於守勢,但經驗豐富的亞歷山大大帝有更好的戰略,幫助亞歷山大贏得了戰爭。他用他的騎兵攻擊Porus翅膀的力量,迅速將他的騎兵對抗亞歷山大,這導致Porus的步兵,馬和大象最終混在一起,亞歷山大的軍隊利用這種混亂有針對性的大象使用標槍,受傷的巨型動物開始跺腳都和亞歷山大的軍隊.

隨著普盧斯的崩潰,他一直呆到戰爭結束並被抓獲。亞歷山大後來因為他的勇敢而使他成為盟友。

亞歷山大大帝之死

亞歷山大的親密朋友、將軍和保鏢赫費斯提翁的死對亞歷山大的行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開始酗酒,虐待開始對他的整體形象產生影響。他變得更加魯莽、反覆無常和自我放縱。

這最終使他失去了自己部下和軍官的忠誠。他的脾氣總是很壞,行事魯莽,衝動而固執,但酗酒使情況更糟。士兵們疲憊不堪,失去了視力,他們拒絕再往前走,亞歷山大只好撤退。

亞歷山大大帝回到波斯,成為了一個從巴爾幹半島到埃及再到今天巴基斯坦的帝國的統治者。

亞力山大在巴比倫的時候,患了熱病,不能痊癒。不久,他再也不能說話了,就死了。那一天,一位巴比倫天文學家在他的日記中冷靜地寫道:“國王死了;雲使我們無法觀察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