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固態硬盤(SSD)經過了接近十年的普及,我相信應該已經沒有人不知道它是什麼了,由於完全不同於機械硬盤的結構和原理,它可以輕易實現更快的存取速度,擁有更小的體積,而且沒有任何可移動部件,所以在日常使用時也不需要擔心撞擊或者跌落造成無法恢復的損傷。

固態硬盤天生就是比機械硬盤更適合用於數據存儲,而阻礙固態硬盤快速普及的,其實是價格以及一部分固態硬盤在寫入壽命上不如機械硬盤,但伴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規模的擴大,大容量 SSD 價格一直在降低,每 GB 價格低於 1人民幣已經很久了。

另一方面高端產品的總寫入容量都超過了自身容量的 600 倍,也就是說一塊 1TB 硬盤可以擁有 600TB 的寫入壽命,也就是說如果你每一天都寫入差不多 350GB 的話,都還可以用 5 年,正常一點的話就算每天寫入 30GB, 那麼可以使用 50 年以上。

最近我自己新裝機,除了兩個 SATA 接口繼續使用超大容量的機械硬盤之外,其他接口全都採用的是固態硬盤,系統以及軟件都安裝在固態硬盤之中,在日常使用之中很明顯的能感受到使用固態硬盤的運行速度比機械硬盤快得多。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另外在進行視頻製作的時候,我把視頻源素材放在機械硬盤之中,但最近的拍攝標準升級到了 4K60 幀,也經常使用接近千張的圖片來生成延時視頻,就會明顯發現視頻預覽時明顯卡頓,觀察任務管理器,發現是因為機械硬盤讀取速度無法滿足需求導致的。

趕上年中降價,我挑來挑去最終選擇的還是 970 EVO Plus, 而且一次就買了兩個,一個 500GB 一個 1TB, 原因也很簡單,970 EVO Plus 的性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價格也比 970 Pro 要更有優勢。

在買 970 EVO Plus 的過程中,我又發現了 T7移動固態硬盤,它是今年三星最新發布的一款移動固態。最大的升級就是變成了 USB 3.2 Gen2 標準,所以速度達到了 10Gbps, 也就比之前 T5 的普通 USB 3.1( 5Gbps) 直接翻倍。

它很適合在出門拍東西的時候用來存儲拍攝素材,騰出相機裡 XQD/SD 卡的空間,除了電腦之外,也可以直接在支持 OTG 的手機或者平板上使用,所以我也就一咬牙把它們們都帶回了家。

外觀展示&裝機過程: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970 EVO Plus 是三星在去年發佈的產品,採用了第五代 V-NAND 技術,比前代的 970 EVO 擁有明顯的性能提升,而且也是 M.2 Socket 3 標準,能發揮出我主板接口的最大速度,比 SATA 或者 PCIE*2 有明顯的速度提升。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970 EVO Plus 採用了單面 PCB 設計,撕開表面貼紙之後能看到內部銀色的三星 Phoenix 主控芯片標識,它右上方的則是緩存。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尺寸方面,970 EVO Plus 是標準 M.2 2280 的規格,適用於大部分的 PC 和筆記本電腦。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我的臺式機主板上還多出一個 M.2 的插槽,擁有 PCIe Gen 3.0*4 的速度,而且筆記本電腦也留著一個 M.2 插槽一直沒有插,這次的性能測試部分在臺式機上進行,而溫度測試因為臺式機有遮擋,所以就放在了筆記本上測試。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而 T7 移動固態硬盤的外觀就相對更有意思了,它的尺寸是85mm*57mm*8.0mm,信用卡大小,厚度不足 1 釐米,比上一代 T5 的 10.5mm 厚度有明顯的提升,而且重量也只有 58 克,所以非常便攜,完全可以隨手放在口袋裡。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包裝裡附贈了 USB-C2C 以及 USB-C2A 兩種線材,但是我相信如果你看中了 T7 的話,肯定筆記本電腦或者臺式機上是有 10Gbps USB接口或者雷電 3 接口的。因為只有上述接口才能發揮出 T7 的全部速度和最優性能,如果還用 USB-A 線連接 USB 3.0 的接口連接,你實際速度肯定不會超過 5Gbps 也就是 480MB/s。

這也是很多朋友經常提的問題,為什麼我的移動硬盤很牛逼,但實際使用上卻達不到官方標稱速度。這種情況你就要考慮是不是你的設備接口問題了。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因此對於 T7 固態硬盤來說,我的測試也全都是在連接筆記本電腦的 40Gbps 滿速雷電 3 接口上進行的。

安裝完成之後,首先用 CrystalDiskInfo 來查看硬盤信息: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970 EVO Plus的話,直接看接口和傳輸模式兩個項目,接口是 NVMe 沒有問題,傳輸模式也是 PCIe 3.0*4, 所以說明我連接的接口速度正常,不會成為 970 EVO Plus 的拖累。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另一邊 讓我們再看看 T7 固態移動硬盤,它的接口是 UASP (NVMe),同樣表明了它 NVMe 協議的身份,而 UASP 意味著我們的 USB 接口使用的是UASP(USB Attached SCSI Protocol)傳輸架構,使用了 SCSI 命令集也就能達到更高的接口速度。

溫度也不高,內部是 44°C, 我猜測這和三星提到它使用了 ePCM(封裝相變材料)有很大的關係,它能快速吸收和存儲熱量,然後慢慢把這部分熱量釋放出來,所以就穩定內部溫度,而且外殼摸起來也不燙手。

性能測試:

確認了安裝沒有出錯,我們就開始進行性能測試。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首先我們採用較為快速的 CrystalDiskMark 進行中低負載的速寫測試,可以發現 970 EVO Plus 的表現非常不錯,連續讀寫均可以達到 3200MB/s 以上,4k 的測試表現也很理想。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接著我們看 移動固態硬盤T7, 受限於接口的速度,T7 實測連續讀寫都接近 1000MB/s, 不過和 SSD 的畢竟定位有些差距,所以 4K 性能以及延時都不如 970 EVO Plus, 但作為移動固態硬盤,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表現了。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接著是 ATTO 的測試,我們會發現970 EVO Plus的 IO 和速度變化交匯點基本就在 32KB 的水平,小於 32KB 的時候 IO/s 都能達到每秒 9 萬次左右的 IO, 而大於 32K 時能達到接近 3GB 每秒的讀寫速度。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接著看 T7, 它的結果也是類似的,IO 變化點在 4KB, 而速度變化點在 128KB 左右最高能達到每秒 8 萬次左右的 IO, 而讀寫速度都接近 1000MB/s 也差不多是 10Gbps USB 接口的極限了。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接著我們採用 HDTune 來進行大容量文件的連續寫入與讀取速度,這樣就能確定緩存容量以及會不會因為發熱而導致性能損失,在讀寫上我們選擇的是總容量的 10%, 也就是 1TB容量的970 EVO Plus 進行100GB, 而 2TB容量的T7 進行 200GB 讀寫。

首先是 970 EVO Plus, 從上邊的圖表能看出來,橙色的寫入一開始能達到 2500MB/s 以上的速度,隨後差不多在寫入了 43GB 時下降到 1500MB/s 的速度,也就是說 970 EVO Plus 的緩存約在 43GB, 排除緩存的速度差不多時 1500MB/s, 而讀取速度很穩定,都可以達到 2800MB/s 的級別。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來到 T7, 不難發現橙色的寫入一開始能達到 850MB/s 左右,在寫入了 80GB 之後下降到了 650MB/s, 而藍色的讀取都可以做到 930MB/s 以上。

現實測試:

經過了上邊的一些理論測試,我也選擇了 PCMark 8/10 進行了模擬現實環境的帶寬和平均存取時間測試。

首先是 PCMark 10 的完整系統盤基準測試,它使用了一系列來自流行應用程序和常見任務的真實的硬盤軌跡,以全面測試最快的現代驅動器的性能,總寫入量204GB, 是一個比較嚴苛的測試。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在這個測試之中包括啟動 Windows 10, Adobe 全家桶,Office 全家桶,啟動 Battlefield V, Call of Duty Black Ops 4, Overwatch, 複製轉移 IPEG 圖片和 ISO 鏡像文件等現實環境的綜合測試.

最終你會發現 970 EVO Plus 的綜合性能分別是 250.68MB/s, 平均存取時間為 109µs, 而下邊的 T7 綜合性能為 91.88MB/s, 平均存取時間為 304µs, 都是很不錯的成績。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接著是 PCMark 8 的存儲測試,它直接顯示的結果更多,所以我們也能看出具體項目的差異,上方 970 EVO Plus 相對於下方 T7 主要的差距項目是 Photoshop heavy, 這其實很考驗連續讀取的極限性能,所以 970 EVO Plus 3GB/s 級別極限速度明顯還是會比 T7 這樣 1GB/s 要快不少,其他的項目差距就沒那麼大了,它們依然是各自領域表現優秀的產品。

最後我也嘗試了一下開頭提到過的延時視頻回放性能: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可以發現上圖左邊是我之前用老機械硬盤在 PR 回放一段由近千張照片組成的延時視頻片段,PR 的丟幀指示為黃色,說明有卡頓,從任務管理也能看出來由於照片太多太分散所以機械硬盤需要慢慢尋道,最終就導致了播放不順。

而右邊是我是用 970 EVO Plus 存放視頻素材之後的表現,PR 的丟幀指示一直都是綠色,播放完全不會卡頓,這也是固態硬盤在讀取大量零碎文件時對機械硬盤的碾壓優勢。

感受&總結: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固態硬盤絕對是未來存儲的大趨勢,它是天生比機械硬盤更適合作為數據存儲的技術。說實話在我的心目中,阻礙我們選擇固態硬盤而不是機械硬盤的原因,其實只有價格。

理由就像我們開頭說的那樣,目前只要選擇頂級存儲品牌比如三星,那麼它的總寫入量有著很不錯的保證,基本是換了幾個電腦硬盤還能接著用,而最近固態硬盤的價格也在不斷下降,970 Pro 可能還是貴了一些,但 970 EVO Plus 依然是中高端的最佳選擇之一。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另一方面,這段時間使用 T7 的最大感受就是爽,它大大顛覆了我對於移動硬盤的印象:

如果你還在用機械移動硬盤,那麼 T7 這樣的固態移動硬盤可以用更小的體積和更輕的重量帶來更快的存儲速度,隨手放在口袋裡都沒問題,最大2TB的容量,充分滿足日常所需。

如果你已經用過了固態移動硬盤,升級成T7 則會給你帶來更高的性能和更快的速度,在升級到了 10Gbps 的 USB 3.2 Gen2 接口之後,傳統 USB 3.0 的 5Gbps 速度不再是移動機械硬盤的瓶頸,說句實話 T7 已經比大部分筆記本電腦的硬盤都更快。

你甚至可以直接把遊戲或者工程項目裝在 T7 裡,回家插到臺式機或者工作站,出門插到筆記本電腦,不需要數據遷移,工作項目都能無縫對接。

固態還得看三星 - 970 EVO Plus & T7 移動固態硬盤測評

970 EVO Plus 1TB 版本 + 512GB 版本,再加一個 T7 移動固態硬盤 2TB一共花了 5000 左右, 不能說這個絕對價格很便宜,但三星存儲產品的性能和售後讓它確實值得這麼多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