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當打之年》的奇襲賽制下,奇襲歌手怎麼選擇才能活下來?

湖南衛視的《歌手·當打之年》終於揭曉了第一輪比賽的結果,吃瓜群眾們對這輪比賽的結果爭議巨大。

引起爭議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季節目改版引入的新賽制——奇襲賽制。

官宣的奇襲賽制如下:

奇襲歌手可以在任意一位比賽歌手的演唱過程中發起奇襲一對一挑戰,發起奇襲的該名歌手將緊隨被奇襲的歌手後面演唱,演唱結束,由現場500位大眾聽審電子投票決出勝負。

奇襲成功的歌手才有機會留下來,繼續參加後面的比賽,奇襲失敗則離開舞臺。

簡單概括一下:從賽制上看,奇襲歌手要想留在舞臺上繼續比賽,最佳的選擇就是選擇現場表現最弱的一個人發起奇襲PK,並且贏了他。這是奇襲成功率最高的辦法。

當然,如果你認為不需要找到最弱的奇襲對象,就是要跟強者PK,比如李佩玲和劉柏辛的選擇,那我給你鼓掌!

《歌手·當打之年》的奇襲賽制下,奇襲歌手怎麼選擇才能活下來?

圖源:網絡截圖


《歌手·當打之年》的奇襲賽制下,奇襲歌手怎麼選擇才能活下來?

這樣的賽制給奇襲歌手出了一個難題,"如何判斷場上的哪一名歌手是最佳奇襲對象呢?"

要知道,能來參加比賽的歌手,並不存在硬實力上的巨大差距,更多的是風格的不同,和現場舞臺表現力的差異。

有人說,我看了一個歌手的現場表演,就可以判斷我能不能贏他。

可是,這只是你的判斷,投票的是觀眾,如果觀眾更喜歡對手的風格,你就輸了。

有人說,我知道了這7名歌手是誰,可以通過他們的資料直接判斷誰更弱,等到他上場就奇襲他。

但是,這只是你預先的估計,在現場表演時,可能你認為弱的歌手現場表現超常,而你認為強的歌手現場表現失誤了。如果你就只認定那一名歌手奇襲,你就錯過了最佳的奇襲對象。

所以,分析下來,就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盲選的問題。你並不知道誰最弱,只能隨機選擇。

那麼,在這個盲選遊戲中,能一次選中最佳奇襲對手的概率是多少呢?

複習一下,高中數學的概率計算問題:一個口袋裡裝了6個白球和1個紅球,你閉著眼睛一次抽中紅球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是:14.3%。一個很低的概率。

可是,問題來了,為什麼大家都會覺得,通過自己的分析,找到最佳奇襲對象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猜中的概率並沒有計算出來這麼低。

《歌手·當打之年》的奇襲賽制下,奇襲歌手怎麼選擇才能活下來?

《歌手·當打之年》的奇襲賽制下,奇襲歌手怎麼選擇才能活下來?

要解開這個疑惑,需要了解一下"控制錯覺定律"。

它的定義是:對於非常偶然的事,人們以為憑自己的能力可以支配,這種錯覺是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徵的錯誤感知。

標準定義有點拗口,翻譯成口語:人們常常誤以為自己可以控制偶然發生的事情。

為什麼會有這種控制錯覺?

因為,這種控制錯覺與安全感息息相關。

人們總會感覺,如果一件事情能由自己掌控,那就很有安全感。

而且,平日的生活都能用自己的能力加以支配,比如想吃什麼可以自己做,想看什麼電視劇可以自己在網上搜索,全部都在掌控之中。

所以人們會把這種錯覺擴展到了偶然性的事件上,不由自主想去控制所有的事情。

即使知道有些事情是偶然事件,是講究概率的,仍然會錯誤地以為可以由自己控制。

這種控制錯覺也會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裡。

比如,我喜歡玩卡牌手遊。在遊戲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抽SSR卡,"SSR卡在手,天下有我"是玩家們追求的終極目標。

所以,大家樂此不疲,投入無數時間、金錢和精力來研究測試,並寫出了各種超級攻略。比如要在"在線人數少"的時間段抽,比如要按照"單抽+10連抽"的節奏抽,比如抽了幾次沒出就必須暫停,等等等等。

其實,作為遊戲開發者都知道,抽出SSR卡的概率就是一個隨機函數,是隨機出現的。也就是說,純粹運氣。

如果有人不知道抽SSR卡是什麼意思,就請看看如何買彩票……

《歌手·當打之年》的奇襲賽制下,奇襲歌手怎麼選擇才能活下來?

圖源:網絡截圖


《歌手·當打之年》的奇襲賽制下,奇襲歌手怎麼選擇才能活下來?

既然控制錯覺會影響到我們對事情的判斷,讓我們白白花費很多精力,那該怎麼避免它?

1、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分清楚什麼是運氣,什麼是技巧,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隨機的。

在奇襲賽制裡,我們無法預測對手的現場表現,無法通過分析找到最佳的奇襲對象,來提升自己贏的概率。

但是分析觀眾來提升贏率是有可能的。提前分析觀眾對音樂的審美和偏好,並且投其所好的選擇表演曲目,就能增加自己贏的概率。

所以,找一個好的經紀團隊,提前分析觀眾的情況,是條出路。比如黃霄雲這次的做法。

2、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競技比賽,最終拼的還是實力。

如何沒辦法分析觀眾怎麼辦?

認真提升自己的唱功,擴展自己的風格,每場表演都給觀眾巨大的驚喜,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不贏,誰贏?

《歌手·當打之年》的奇襲賽制下,奇襲歌手怎麼選擇才能活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