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倉庫管理中的交接

[導讀]交接交接,“交”的是風險,“接”的是責任。牢記“四不交接保平安”“一方人員不在場,不交接;異常責任未分清,不交接;單據信息不完整(含無單據),不交接;字跡潦草不清楚,不交接”。

“交”的是風險,“接”的是責任

通常倉庫管理涉及的交接分兩大類:外部與內部。所謂外部交接,就是指貨物進出庫時送貨司機與收貨員,發貨員與提貨司機之間的交接,而內部交接則是指倉庫內部流轉時不同崗位上下游工序的交接,比如收貨與上架、揀貨與包裝或者揀貨與出庫的交接等等。

一、外部交接

很明顯,相較而言外部交接更為重要,畢竟是兩個企業間風險與責任的轉移。以下假設場景是雙方合同未約定交接標準。

1.入庫交接:

1)角色:“交方”送貨司機、“接方”倉庫收貨員

2)單據:

a)送貨單

通常送貨單有兩種,一種是隨車,提貨時發貨方交給司機隨身攜帶,另一種是隨貨,貼在貨物外包裝上或者放在指定貨物包裝箱內的(通常包裝外有明顯提示)。

b)收貨預報:

有些倉庫沒這個,很多甲方覺得沒必要:我送什麼你收什麼。個人認為這很不專業。收貨預報至少有兩個作用,一個是收貨準備,收貨方可以根據預報制定收貨計劃,比如調派人力、工具設備,騰出碼頭、通道等,另一個是可以作為收貨對點的依據,避免“盲收”。(保稅區內倉庫這點尤為重要)。

3)關鍵點:

a)接方倉庫收貨員

作為接收方一般做三件事點數、驗貨和簽字。

點數點的是總件數(多少託/多少箱/多少件等),如包裝外觀統一,直接清點即可,如包裝外觀不統一,為防範“一拆二湊數”的把戲,則可以請送貨司機與所有貨物合影留證(照片上必須能清楚點清每件貨)。

驗貨驗的是外包裝。托盤類貨物,未來整進整出,可不拆開纏繞膜點驗(南方多雨潮溼環境交接下例外,易出現冷凝水蒸氣),如未來涉及拆托盤出貨,則必須翻託驗貨,檢查每一箱或每一件的外包裝。紙箱類貨物,對於原包裝貨物,必須檢查全部封口、膠帶等部位,高值類貨物甚至需要稱重。

簽字默認情況下,司機只對總件數是否正確以及貨物的外包裝是否完好負責,只要這兩點滿足,倉庫收貨員理應在送貨單上簽字交司機帶回。但此時注意!如果合同未約定,請看清送貨單上的內容:如果僅寫著多少托盤或者多少箱或者多少件,可直接按實簽收。如果給你的是個料號級的明細送貨單,千萬別傻乎乎直接簽上你的大名。這種情況下要麼按料號點清楚再收(必要時甚至可以與發貨方提出開箱對點),要麼備註:實收 XXX 件,外包裝完好,內物不詳(這種做法亦應事先與發貨方做好約定)。

b)交方送貨司機

送貨司機要麼自己卸貨,要麼監督倉庫卸貨,切勿躲在一邊不管不顧,未與收貨員清點交接的貨物不許移入存儲區。

收貨員簽字潦草鬼畫符,讓他重新寫清楚或者問清楚後自己旁邊做標註(此為下策)。

司機送貨一般不需要籤什麼單子,唯一可能要籤的就是《貨物異常單》。還真有不知死活只考慮趕緊離開隨手簽字的。自己提貨時未驗視或者未發現異常的就老老實實認栽了吧。

TIPS:關於入庫交接有個爭論要不要驗證送貨司機的身份?可以記錄下車號或者司機姓名聯繫方式等信息歸檔備查即可。畢竟“貨物在手,高枕無憂”。

2.出庫交接

1)角色:“交方”倉庫發貨員、“接方”提貨司機

2)單據:a)出庫單 b)提貨委託書

3)關鍵點:

a)交方倉庫發貨員

除交貨外,最重要的事是“驗人驗車”。要求提貨司機提供事先約定的提貨委託書或者介紹信,必須加蓋有提貨方公章,或者根據提貨方事先提供的車輛和提貨人信息核對車號、行駛證、提貨司機身份證,完全符合方可放貨。注意:必須完全相符,任何一項不符均需與提貨方再次複核確認。

同樣,要求提貨司機在出庫單上所籤姓名、身份證號、車號等信息必須清晰。

b)接方提貨司機

同入庫交接中的收貨員,仍是三件事:點數、驗貨、簽字。同樣注意:只簽收總件數不簽收明細。如果倉庫方負責裝車,裝車時務必站在車廂旁監裝,多車裝運必須一車一份裝車單。

TIPS:讓簽字的對方儘量使用我方提供的筆,某寶上“自動消失字跡的筆“很暢銷。

二,內部交接

內部交接最大的特點是少了雙方身份驗證的麻煩,貨物在倉庫內部流轉時,通常下一道工序包含對上一道工序的複核功能,因此內部交接不論什麼角色,關鍵點就是“簽字”,一切以簽字為準。一方面簽字的作用代表責任交接,另一方面也是作為統計工作量和 KPI 考核的依據。這裡不再贅述。

總之,交接交接,“交”的是風險,“接”的是責任。牢記“四不交接保平安”“一方人員不在場,不交接;異常責任未分清,不交接;單據信息不完整(含無單據),不交接;字跡潦草不清楚,不交接”。

聊聊倉庫管理中的交接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於大董知識庫,作者老糊塗,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