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專注”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有七情六慾,自然也能會區捕抓各種信息,無論主動還是被動,何況信息爆炸的當下,更是無孔不入,保持專注,是能提升自我很重要的方法。


如何提升“專注”


時間緊迫

還記得暑假開學前一天,瘋狂補作業嗎?那時候的效率忒高。又例如,在月底銷售截止最後一天,效率也會特別高,心無旁騖,高效完成。

暇逸時間

追劇,看電影,刷短視頻,刷朋友圈,等等,對無關重要的閒逸事情,是樂在其中,注意不到時間的流逝。

對獎勵和對被崇拜的追求,能激發漠視時間的存在

專注的極致,就是上癮。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在渴求繼續做這件事,期待下一秒繼續獲得滿足與驚喜。

這種滿足感的獲得,需要有一定能力。而能力太高,或太低,都無法讓你獲得滿足感。不滿足就不愉悅,沒有愉悅感,身體就不願意集中注意力繼續投入。

要解決專注的問題,首先我們得把事情選對了,不然專注的過程,只會讓你感受到煎熬。

如果完成這件事,不能給你帶來愉悅感,也沒有威脅逼近,卻要求能夠專心致志。抱歉,做不到。

做自己擅長和喜歡的事情,更容易感受到愉悅,而有愉悅感就自然能進入專注的狀態,不旦專注了,效率就會呈幾何級增長,最終的結果就會高出別人一大截。

當你事情選好了,專注就不再是問題。

如何提升“專注”


但,事情不會那麼順利,在做事的過程當中,總有一個環節很重要,但是你並不感興趣,但又要去做,怎麼辦?

那就要給事情設置一個威脅對象和時間期限。

這個月不完成,就要跪地到處借錢了。

這周再不上交,工作就沒了....

自我內部干擾處理之後,內心會安分下來。

但環境,會經常製造勾引你的事件。怎麼辦?

如何提升“專注”


需要營造進入專注狀態的整體環境:

1. 隔離噪音

首先,進入不被打擾的環境,關閉各種APP的提醒功能,帶上降噪耳機。

2 .信息渠道

想象一下電影院環境,想象一下游戲場景,這些都是同時佔據你的視覺聽覺,甚至觸覺

所以,當你想要專注一件事情的時候調用多個信道來一起完成

比如看書,別隻用眼睛看,還可以拿筆在書上寫寫畫畫,讀出來,讓聽覺、視覺和觸覺都圍繞一件事情展開,理解和記憶的效果就會明顯提升。

3 .摒除雜念

受拘束的環境:狹小角落或空間,工作室,辦公室,咖啡廳角落等,從一定程度上限制自己的自由。

不看無關內容:

例如在需要專注期間,不追劇,不刷朋友圈,短視頻。否則,你看過的內容,會留存在大腦中,時不時出來打擾你。

轉移新點子

在專注過程中,很容易有新想法冒出來,但不要停下手頭的工作轉而去思考這個新想法,這樣只會降低工作效率。這時候,應該拿出便籤,筆記,記錄這些臨時的想法,然後馬上在腦海裡擦除掉,等手上的工作結束後,再回過頭來仔細思考。

休息

做到上面這些,就能同時排除內部干擾和外部干擾,就能快速的進入心流狀態,精神高度集中,思維與靈感不斷湧現,產生驚人的生產效率。

心流,不再是可遇不可求的狀態,而是變成你的一種能力,你可以隨時進入

但人畢竟不是機器,高強度的專注,必將帶來精神 和體能的雙重消耗,疲勞的大腦,會讓你的思維變得遲鈍。

良好的休息,是你最重要的後勤保障。

休息的頻率:

短休息

休息5-10分鐘,可以閉目養神,或隨意走動一下。

中度休息

午飯後半小時,強行工作,效率會很低。20分鐘左右的冥想,即能達到休息的目的,又能鍛鍊元認知。

夜晚睡眠質量的保證

每天需要有7小時的充足睡眠時間,晚上儘量不要超過12點入睡。同時給自己配個好枕頭、好床墊。投資自己的睡眠質量。

這個時代,靜下心,專注做好一件事,變得越來越難。很多人整天忙碌,假裝努力,如不會專注,跟演戲無異。

總結一下:

要想專注或者進入心流的狀態需要做到兩點:

一,選擇能帶來滿足感或有威脅的事情

二,隔離干擾,調控信息渠道,摒除雜念的方法來阻斷外界的干擾;

最後注意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