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副總裁出事 “百度副總裁”成了“高危職業”

又一位副總裁出事 “百度副總裁”成了“高危職業”

鐵打的百度,“注水”的副總裁。

繼王湛、李明遠、曾良三位副總裁相繼爆出經濟問題被迫離開百度後,又一位副總裁韋方因違紀、經濟問題被百度移交司法機關。

4月21日,百度職業道德委員會通報了一起員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案件。

通告稱,韋方利用職務之便侵佔公司財產,涉嫌貪腐犯罪,現已被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而百度百科詞條已經火速將韋方改成了“原百度集團副總裁”。

又一位副總裁出事 “百度副總裁”成了“高危職業”

圖源:百度百科截圖

根據百度職業道德委員會內部信披露的內容,韋方犯了三宗“罪”:

1)韋方背離了百度風清氣正的職場文化,與企業價值觀相悖;

2)韋方踐踏了公司職業道德的底線,與公司利益相悖;

3)韋方觸碰了法律的紅線,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悖。

很多網友可能會對此次事件中的百度職業道德建設部感到陌生,其實這個負責百度內部反腐的部門,其核心成員均為從事過企業內審、檢察官、警察等職業人士,具有高度獨立性,在進行腐敗案件調查時,不必經過相關業務部門領導即可直接展開調查,直接向最高管理層彙報工作。

正是在百度凌厲的反腐手段下,王湛、李明遠、曾良、韋方四位副總裁先後因違紀、腐敗等問題或被迫離開百度,或被移交司法機關。

雖然百度一直強調:堅決打擊一切違紀違法行為,對任何觸碰職業道德紅線的行為零容忍,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絕不放鬆。但問題在於,百度“公示”存在違紀、經濟問題的幾位副總裁大多有“秋後算賬”的味道。

首先,是百度元老級副總裁王湛。

據公開資料顯示,王湛自2000年加入百度,算是百度初創團隊成員。其在積極推進百度商業化平臺鳳巢系統的上線過程中作出了傑出貢獻,2010年便晉升為公司高級副總裁。

然而,接下來幾年王湛帶領下的百度,銷售業績平平,2013年被調去管理非核心業務,結果流年不利,在接下來三年相繼遇到貼吧事件、魏則西事件。

最終,2016年4月,百度內部郵件通告王湛因存在違反職業道德行為,損失百度利益而被辭退,要知道王湛離開時已經是百度E-staff成員,辭退的理由耐人尋味。

其次,是百度“太子”李明遠。

李明遠從實習生的身份加入百度,憑藉個人能力在2013年7月,便以29歲的年紀成為當時BAT中最年輕的副總裁,很快又被李彥宏提拔成百度最高決策層。

李明遠的師傅俞軍對他評價極高,“做什麼都能成功。”可以說,太子是李彥宏投入心血最多的一個孩子。

問題在於,李明遠平步青雲的2013~2014年,恰好是BAT移動業務轉型的黃金期。而在虎嗅作者“天藍天白”分析中:“在巨大的資源傾斜下,2013年的輕應用,2014年的直達號都沒有實現公司的戰略意圖,反而百度的市值與阿里和騰訊越拉越大,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落後,需要有人站出來負責。”

百度先是把李明遠的MSG和SSG合併到搜索公司,彙報關係從向李彥宏彙報轉到了向海龍,後來李彥宏扶持了朱光作為嫡系,並升其為第二個SVP,相當於戰略性的放棄了保太子。

然後,有人翻三年前的“舊賬”舉報李明遠:其在公司某收購項目中,與被收購公司負責人私下有鉅額經濟往來。

又一位副總裁出事 “百度副總裁”成了“高危職業”

百度內網通報截圖

雖然,李明遠在朋友圈申明自己不存在利益輸送等問題,但最終李明遠還是被迫出走百度,黯淡離場。

又一位副總裁出事 “百度副總裁”成了“高危職業”

李明遠朋友圈截圖

最後,是負責糯米業務的副總裁曾良。

曾良是王湛招進百度的銷售人才,其入職百度後在大客戶部表現出色,很快被向海龍派去統籌糯米業務。

然而,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雖然百度無論在資金還是資源上都曾大力支持百度糯米的發展,但最終還是不敵餓了麼、美團的攻勢敗下陣來,百度外賣以5億美金賣給餓了麼,百度糯米業務也被邊緣化。

2017年3月16日,百度通過內部郵件通報:原百度公司副總裁、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在擔任百度大客戶(KA)銷售部總經理期間,利用職務便利,違規給某KA渠道代理商提供幫助,並從該渠道代理商融資過程中謀取私下利益,違反了公司職業道德規範,構成嚴重違紀,被百度辭退處理。

而此次栽在貪腐問題上的韋方,出事之前一直比較低調,查閱公開資料鮮有其出席會議、參與活動的新聞報道,只知道他曾任百度財務總監,2018年升任財務副總裁。

上一次韋方進入大眾視野還要追溯到2019年7月11日,當天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百度前高級副總裁向海龍卸任公司監事,新增監事韋方。

又一位副總裁出事 “百度副總裁”成了“高危職業”

天眼查截圖

按理說,百度正在用人之際,從新增為百度監事也能看出,韋方的事業應該處在上升期,為什麼9個月後就被毫不留情面的移交司法機關?

韋方腐敗案件尚未披露更多細節,但從此前三位倒下的副總裁便能看出:其在所負責業務上的掉隊最終卻落到了違紀、經濟問題上。

難怪坊間戲稱:“我們習慣用經濟問題來解決人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