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菸那些事兒

前幾天看到了好多有關戒菸的諸多故事,“菸民”們各抒己見,有戒菸成功的,也有沒戒成功的。

戒菸那些事兒

70後的我可算是一個資深的“菸民”,記得從上初中的時候便有了吸菸的記憶,那時候大人們基本上都抽菸,抽香菸的人不多,大部分人還是出旱菸,有用煙鍋抽的、有抽紙卷的,家裡經濟好一點的抽香菸,那會兒的香菸很少有過濾嘴兒國營的菸廠也不少。

戒菸那些事兒

那會兒看大人抽菸非常羨慕,就將草葉、樹葉、蓖麻葉……揉碎了捲上上吸,當時的感覺是辣、嗆,一股青草味兒。初二的時候,和幾個調皮的同學一起湊了八分錢,在學校外面的商店合著買了一盒“羊群煙”,幾個人躲在廁所裡抽,那是第一次抽正式的煙,感覺還是苦、嗆、辣,抽完之後暈,一個同學抽完一根,以後竟然嘔吐。原來抽菸並不是什麼好玩的事,害怕大人和老師發現,將煤出來的煙扔在廁所裡,後來也再也沒有人提抽菸的事兒了。

戒菸那些事兒

第二次接觸香菸就是高三了,那會兒,晚上學習到深夜,為了提神,就從家裡或者從同學那裡借上一根兩根抽,漸漸的借煙抽已經行不通了,同學不肯借了。煙是用錢買的那會兒同學們都不是很富有,借一回兩回行,時間長了,誰都借不起。後來就到商店一根一根的買,慢慢的吸菸的習慣就養成了,直到上了大學還在抽,父母給的生活費1/3就用來抽菸了,想想算算那也是非常大的一部分開支。

戒菸那些事兒

從那個時候就有了戒菸的想法,但都是戒上一個禮拜左右,開始復吸了,就這樣戒一段時間,抽一段時間。總之,到現在還沒有戒。

戒菸那些事兒

到現在將近30年的抽菸史,這些年抽過的煙品種很多,有大雁塔、紅公主、黃公主、鐘樓、紅塔山、紅豆、茶花、金絲猴、紅梅、猴王、紅河、白沙、紅金、金錢河、沙河、紅旗渠、黃金葉、555、希爾頓、萬寶路、雲煙、鑽石、南京、芙蓉王、中華……

那會兒出差的機會比較多,凡到一個地方最先找的就是煙,每個地方的煙都有地域特色,感覺當地的煙在當地還能抽,買回來就變味了。為什麼你到一個地方就急於買菸呢?後來總結了一點,煙都不好抽,總想再找一款好抽的煙,其實沒有好抽的煙!!其實抽菸的人在內心裡是排斥抽菸的,這也是每個人想戒菸的根本原因。

戒菸那些事兒

我吸菸的煙量很大,個人每天2到3包,如果今天來客或者招呼別人,一天就得3到4盒煙開始了,投十塊錢的煙,後來又變成了20塊錢的煙,曾經一度抽中華,自己抽和散煙一天也得四五包。抽菸對有些人來說是一種習慣,那麼煙的檔次與經濟實力有很大的關係;同時,煙的檔次與面子也有很大的關係。抽菸這事兒很怪,檔次只升不降。會給經濟和身體帶來雙重的壓力。

戒菸那些事兒

我從20多歲都想著戒菸,一直戒到現在也沒戒了,年齡的增長,身體越來越不好,戒菸的慾望越來越強了。一個人待著的時候還好,沒煙了不買菸,把打火機,菸灰缸都扔了,眼不見為淨!在家待著不出門可以一根菸不抽,但是一出門看見別人抽就想抽。所以我個人認為要戒菸,意志力很重要,但環境更重要,大環境裡面都是抽菸的人,要戒菸很不容易!但是,一定要學會拒絕,強迫自己拒絕菸草!!

戒菸那些事兒

抽菸不是好習慣,我現在天天在想,哪一天我真正的能把煙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