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倫藥業,錢都去哪兒了

天氣變冷,又到了各大醫院排隊的旺季。

科倫藥業,錢都去哪兒了

感冒了,掛個水吧;

腹瀉了,掛個水吧;

咳嗽了,掛個水吧… …

科倫藥業,錢都去哪兒了

甚至有時候大夫開了藥,患者也會給大夫說,我急著上班,掛個水吧。

在中國,輸液過度治療情況比較普遍,但面臨聲勢浩大的細菌病毒,掛水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而掛水的時候,只要稍微留意一下瓶子袋子,就會發現有一半概率,這瓶水是科倫藥業生產的。

一、疫情對醫藥行業的影響:幾家歡樂幾家愁

公司的大容量注射液市場佔有率超過一半,2019年公司僅注射液就賣了100多個億。

但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年業績慘淡。

疫情期間,大部分病患減少了就醫,即便迫不得已去醫院,也是能不打針就回家吃藥,導致針劑使用量大幅下滑。

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6.6 億元,同比下降 10%;歸母淨利 5 億元,同比下降 45.2%;扣非歸母淨利 3.8 億元,同比下降 52.9%。 上半年公司輸液、非輸液產品受疫情影響收入及毛利大幅下降。

科倫藥業,錢都去哪兒了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製圖:星空大數據

在營收也淨利潤下滑的同時,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也不太樂觀。1-9月份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 12.5 億元,同比下降 40.7%。

星空君翻來覆去看公司的財報,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缺錢。

按理說公司的經營模式很像快消品,產品出貨量極大,資金來來往往,現金流充裕。但是財報顯示,公司好像資金鍊非常緊張。

1、應收款項融資

應收款項融資是2019年開始出現在新報表格式裡的項目,用來核算進行融資的應收款。主要包括被用於金融用途的應收票據(質押貼現)、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等。

這個報表項目的出現,拆穿了一些上市公司的資金真相。

比如科倫藥業。

平心而論,公司的產品具有比較強的競爭力,所以公司的應收款項中,有一定比例是銀行票據。

銀行票據到期後銀行無條件兌付,所以是一種“準”現金,且票據有效期通常3-6個月,提前兌付則會損失一部分利息。

科倫藥業恰恰把所有的票據都拿去貼現了,寧願損失利息,也要拿到現錢,說明資金鍊有點緊張。

2、有息負債

應收款項融資只是個標誌,並不能說明根本問題。而公司的有息負債金額,則能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問題。

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短期借款33.9億,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32.27億,長期借款31.37億,應付債券19.14億。

合計超過125億… …

公司2019年的營收總額也不過176億,也就是說,公司借款的金額幾乎接近公司全年的營收額,如此大規模的借款,是否有這個必要。

2017年以來,公司每年的利息支出均在6個億左右,和淨利潤相比,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公司的資金使用成本非常高昂。

3、預付款項

對於沒有合理理由而資金緊張的公司, 星空君一般建議看看預付款和其他應收款。

為什麼呢?

因為這兩個項目特別容易進行利益輸送。

科倫藥業,錢都去哪兒了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製圖:星空大數據

一般來說,預付給供應商的貨款,和公司的經營規模息息相關,在業績大幅下滑的時候,預付款卻逆勢上升,這並不是一個好信號。

二、研發成果

公司1-9月份研發投入10個億,雖然佔比不算高(8.5%左右),和恆瑞等創新藥巨頭無法抗衡,但絕對額也算可觀。

俗話說,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據半年報披露,上半年共有16 項藥物申報生產,其中仿製藥 9 項(首仿申報 2 項),一致性評價項目 7 項。有 12 項藥物獲批上市。下半年預計還將有 3-5 個品種獲批,仿製藥的佈局已步入收穫期。創新藥方面已有 13 個創新藥物品種(包括改良創新)進入臨床階段,開展 18 項臨床研究。

但是,公司佔領市場的產品,主要還是常見輸液藥物,創新藥仿製藥題量難度較大。

三、大手筆的擴產

公司每年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超過20億,按理說不差錢,為什麼混的捉襟見肘呢?

現金流量表顯示,公司支出最大項,是投資性現金流,主要是用來購建固定資產。

2016年以來,公司購建固定資產支出的現金高達64億,這也是公司不斷貸款的主因。作為輸液第一品牌,在市場上遙遙領先,為什麼還要馬不停蹄的擴產呢?

星空君簡單測算了下,公司因為擴產帶來的銷量產生的毛利,還不夠貸款利息。

這種賠本的生意,究竟是為了誰?

四、大股東們

除了投入巨資擴大生產規模花錢比較多,公司另外一項開支大項,就是分紅。

2016年以來,公司現金分紅超過44億(合併購建固定資產超百億)。

其中的受益者,主要是大股東。

公司第一大股東是自然人劉革新,第二大股東是雅安國資局,第三大股東是自然人潘慧。

除了通過分紅獲取大額現金收益外,劉革新和潘慧還質押了手裡大部分股權。分別為56.05%和64.37%。

這意味著大股東資金狀況比較緊張,那麼就存在著上市公司通過各種手段向大股東輸送利益的嫌疑。

上文提到的疑點,也就迎刃而解。

五、年報業績預測

公司2020年的業績很不樂觀,不過3、4季度以來正在好轉。公司潛在的危機並不是業績問題,而是資金鍊過於緊張。

星空君認為,公司完全沒必要搞這麼多貸款,給自己的經營帶來不必要的財務成本。公司借錢的背後原因,很可能是為了給大股東輸送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