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用盡,油價“負值”或成常態

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用盡,油價“負值”或成常態



「導讀」
近日,我們共同證人類史上的歷史奇觀——美原油2005合約竟然破天荒地跌至負數!最低跌至-40.31美元!伴隨著石油價格大戰的影響,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即將觸頂,油價或將持續呈現“俯臥撐”的動態趨勢。


1、油價暴跌始末

市場基本的供需關係決定了市場價格,由於新冠疫情爆發,全球各國經濟增長放緩,生產停頓,對石油的需求也大幅下挫。 石油賣不出去,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與俄羅斯舉行了一系列談判,商討通過限產來維持油價。談判破裂沙特阿拉伯開始極端報復性單方面增加石油產量,並廉價地向市場拋售他所生產的石油,這就引發了價格大戰,俄羅斯緊跟擴大產量,降低價格,以此為導火索引爆整個石油市場價格大戰


一方面,

原油市場觸頂風險高懸。據央視財經報道,美國中東等產油國庫容已經逼至極限,標普預計,全球原油存儲空間2-3個月將被用盡。


其次,油消費少了,是不是得存起來?存油是不是要成本?運油是不是要成本?又要把油運回來,還要找地方存儲,結果需求端沒有了需求,石油就成了燙手的山芋,誰都不想把油砸手裡 。


然而4月21日就是紐原油2005合約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到期交割,資金無法迴流,所以這個時候大家都急著脫手自己手裡的合約,這個時候沒有人願意接手這些合約,於是持有合約的人就倒貼錢讓別人接手合約,於是就上演了極端的-40美元的油價。



總 結


經濟視角的暴跌邏輯就是:新冠導致全球經濟停擺,這導致了全球石油需求的崩盤,與此同時美國分析師們都在說美國的石油儲存空間都用完了,沒地方放原油了。沒地方放了,於是就有了大家都倒貼錢扔合約的奇觀。負油價意味著,只要出售石油,生產商不僅賺不到錢,還要倒貼錢,來減輕石油庫存的負擔。而這正是目前石油市場發生的的現狀。


為啥就只有2005合約跌呢?在4月15日完成測試,在美國時間4月20日上演,時間非常短。因為就是在交割前才能這麼玩,否則長時間持續負值,像中國這種“油老虎”,豈不是有多少油吃多少油?那虧豈不就吃大了?所以,必須找最後的交易日,用這種方式打壓油價才是可控的。


也正是這種原因,布倫特原油由於4月30日才是最後交易日,因此根本就不受多大影響,甚至紐原油2006合約的影響都很小。市場製造的恐慌氛圍以及所謂的原油儲備滿了這種信息很快就會透明。這就是玩一個短平快,狠狠玩一把打壓油價的遊戲。考慮到打壓油價的成本不能太高,所以必須選在交割前的最後時刻打壓。以此報復沙特和俄羅斯之前對油價的打壓給美國頁岩油氣產業造成的損失。



2、油價“負值”或成常態


庫容即將觸頂


近日,美國海岸警衛隊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的視頻顯示,在美國加州附近海域約30艘油輪已經下錨,滿載超過2000萬桶原油的油輪無處可去、只能停泊在長灘到舊金山灣之間的海域。



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用盡,油價“負值”或成常態
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用盡,油價“負值”或成常態


其中有20艘油輪已經停在附近海域近一週時間。這些郵輪所載運的原油量相當於全球一天耗油量的20%。遊蕩在海面的油輪,因為原油存儲的問題,如今正在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幽靈”。


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用盡,油價“負值”或成常態



美國總統 特朗普:我們將填滿美國的國家原油儲備,也就是戰略原油儲備,我們最多會購買7500萬桶原油,戰略原油儲備的存儲空間會“爆滿”,這種情況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能源部下屬的戰略原油儲備基地的儲油空間最多能存放約7.1350億桶原油,目前已儲備了約6.4億桶原油。


中東的存儲能力一樣令人擔憂


據央視財經報道,從新加坡到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油罐裡堆滿了原油和其他產品,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阿聯酋的富查伊拉,中國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郭海濤表示,阿聯酋的富查伊拉已經處在一個滿負荷狀態,基本上不再接收新的儲油請求,因為這個地方是中東最大的儲油中心,整個中東儲油能力基本上已經達到極限了,庫存已經沒有新增彈性。
歐佩克公佈最新月報顯示,預計2020年全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下降690萬桶/日,原油需求將降至30年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劉朝全:亞洲石油需求下降每天是280萬桶,北美和歐洲它的工業化程度比較高,它的汽車保有量比較大。因此封城帶來的原油需求下降影響更大一些,預計在二季度北美地區,石油需求下降每天570萬桶,歐洲下降每天500萬桶。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的研究數據更加悲觀。日本能源經濟所預計第二季度全球城市封鎖將導致石油需求下降1810萬桶/天。
標普分析估計,全球原油等能源的剩餘儲存能力為14億桶,其中:陸地剩餘儲存能力約為10億桶,海上剩餘儲存能力約為4億桶。即便在考慮歐佩克充分減產的情況下,這些儲存空間也將會在2-3個月內被用盡。


全球金融市場還沒完全反應疫情衝擊


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用盡,油價“負值”或成常態

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用盡,油價“負值”或成常態

4月27日早盤,國際原油市場再度走入暴跌模式。WTI原油6月繼續走跌,盤中快速跌超10%,隨後跌幅略有收窄。NYMEX原油盤中跌近6%。國內期貨市場,原油主力期貨大跌超5%以上。
需求疲軟、供應過剩和庫容即將觸頂的問題依然困擾著油市,至少在WTI原油6月合約到期之前,市場仍將處於風暴之中,油價可能再次跌入負值。需高度關注的是,

本週(5月1日)布倫特原油6月期貨即將到期,原油市場波動恐怕難以平息。


原油需求萎靡

油價或將持續低迷


原油價格劇烈波動,讓已經千瘡百孔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那麼油價的底部到底在哪裡呢?為了遏制油價的持續下跌,經過沙特、俄羅斯的減產斡旋,4月12日,歐佩克+發表聲明,宣佈達成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減產協議。本次減產過程一共分為三步:

第一步:2020年5月-6月減產970萬桶/天,為歷史減產規模之最。

第二步:2020年7月-12月減產770萬桶/天。

第三步:2021年1月-2022年4月減產580萬桶/天。


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用盡,油價“負值”或成常態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朝全表示,即便在執行減產的情況下,對價格仍然難以起到提振作用。但許多機構預測,目前的減產力度仍無法有效對沖疫情導致的需求下滑影響。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計,即使供應端減少1000萬桶/天,預計二季度全球石油庫存仍將增加1500萬桶/天。



3、油價暴跌市場影響


原油寶投資損失近百億?


上週,引發金融市場巨震的“中行原油寶”事件依舊持續發酵。曾經試圖套利原油暴跌的投資者遭遇了鉅額損失。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據知情人士26日透露,目前,中行尚未對“原油寶”做多投資者追繳欠款或將其納入徵信,暫且也不會追繳欠款。 不過,4月24日中行的最新公告並未提及追繳欠款相關,只表明,“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與客戶同舟共濟,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合法利益。” 另有媒體報道稱,有中行員工緻電投資者表示,總行決定暫時不追繳原油寶保證金欠款,同時暫時不納入徵信。並且該員工表示,強平問題官方已有答覆,最終處理結果還需等總行確定,此外還詢問投資者“到20%強平價格能否接受”。

最大的原油ETF也麻煩了


美國原油基金(USO)重調倉位,進行反向拆股,規模最大的原油ETF美國原油基金(USO)在週三交易下跌10.14%後再度暫停交易,此後基金管理人USCF宣佈重新調成倉位,為防止6月WTI合約到期時發生週一5月合約到期時的清算浪潮,USO管理人宣佈的最新倉位分配如下:

6月原油合約:40%降至20%

7月原油合約:55%降至50%

8月原油合約:5%至20%9月

9月原油合約:0%至10%

此外,USCF還宣佈從4月28日起進行1比8的反向股票分割。這意味著投資者持有的USO每單元淨值將變為分割前價值的8倍。分析認為,USO決定實施反向股權分割有兩個原因。首先,反向股票分割有望提高USO股票的可交易性和流動性。其次,反向股票分割將確保USO股票的價值高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最低持續上市要求。

“華爾街之狼”精準抄底

大肆做空原油豪賭


據新浪財經報道,被稱為“華爾街之狼”卡爾·伊坎在日前接受採訪時時表示,“我們在油價暴跌時賺了錢,我們確實賺到了不少錢。”


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用盡,油價“負值”或成常態


據悉,在原油期貨創下史詩級崩盤之後,伊坎利用原油期貨的史詩級崩盤為他的中西部煉油廠CVR能源公司供貨。他說,當油價下跌時,CVR試圖購買100萬至200萬桶石油,這是期貨交易的一個技術習慣,將迫使多頭割肉平倉。 伊坎表示:“歷史上再也不會看到這種情況了。”油價大跌正好降低了煉油公司的成本,該公司通過這次機會補充了其高達640萬桶的儲能。這意味著伊坎一邊為其煉油廠收儲原油,一邊還收取交割費用。 此前,不少空投機構還通過大肆做空美國最大原油基金USO而賺得盆滿缽滿。根據S3 Partners的數據,從2月27日到4月21日,“賣空者進入了超速狀態”,賣空頭寸增加兩倍,截至上週二就獲利約2.86億美元,回報率達110%。僅過去一週,該基金的空頭頭寸就增加了10.93%。 瑞穗銀行石油行業分析師Paul Sankey表示,原油期貨跌至負值可能不是孤立的事件。在一份新的研究報告中,Sankey稱,同樣的市場狀況,即存儲不足和需求下降,可能會在未來一個月內變得更加糟糕,並使美油五月合約價格跌至-100美元。


4“三桶油”齊發聲 應對至暗時刻

低油價對國內三大石油巨頭的經營帶來了嚴重挑戰。4月24日下午,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供應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召開院士和專家座談會,中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在會上表示,中石油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油氣產業鏈穩定中肩負著重大責任。集團公司又一次走到了生存發展的緊要關頭,要

緊緊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帶領公司穿越當前的至暗時刻。


中石油董事長:

公司又一次走到生存發展的緊要關頭


面對複雜嚴峻的形勢,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戴厚良要求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善於變壓力為動力,勇於攻堅克難,紮實開展提質增效,戰勝風險挑戰,贏得發展主動。 他提出,國際油價的高低取決於市場,控制企業的成本取決於自身。低成本不是短期的應急之策,而是長期的戰略舉措。同時要把提高採收率技術作為上游業務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要密切關注能源行業基礎性、前瞻性、顛覆性的技術,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結合起來。 此前的4月20日,中石油集團公司黨組召開會議提出,當前的挑戰前所未有,要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紮實推進提質增效專項行動。


中石化董事長:

做好打持久戰準備


4月24日,中石化集團公司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董事長張玉卓稱,公司生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要打破高油價情結,優化投資安排,深化成本管理,減少費用支出,做好打持久戰準備,在降本增效上下足功夫。 他還表示,要嚴防債務風險,確保負債率和負債規模可控在控。要嚴防資金風險,高度重視客戶信用風險,加強信用管理;密切跟蹤研判金融市場風險,防範匯兌風險;加強自由現金流管理,保障資產資金安全。 此外,還要大力踐行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以能源資源為基礎,以潔淨能源和合成材料為兩翼,以新能源、新經濟、新領域為重要增長點的“一基兩翼三新”發展格局,打造世界領先的潔淨能源和合成材料公司。


中石油董事長:

堅定信心、降本提質增效


4月24日,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在會議上指出,要堅決打好應對低油價挑戰攻堅戰。要高度重視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給公司帶來的巨大沖擊,做好長期應對低油價挑戰的充分準備,牢固樹立過“緊日子”“苦日子”思想,紮實開展降本提質增效活動。要把追求成本領先作為應對風險挑戰的重要抓手,開源節流、苦練內功,著力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努力使公司發展基礎更加堅實、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升。要多措並舉提高效益,不斷增強價值創造能力,堅持向技術創新、深化改革、績效考核、優化結構、管理提升要效益,化危為機,努力實現新形勢下的公司高質量發展。





截至27日12時,WTI原油期貨已跌破16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跌至21.3美元/桶。中國多數油田的原油開採盈虧平衡點為50—60美元/桶。在上一輪油價大跌中,國內“三桶油”業績均受到不同程度衝擊。與幾年前相比,眼下國內“三桶油”還面臨特殊的艱鉅任務:初見成效的“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既要壓縮成本支出,又要堅定不移執行保障國內能源安全的油氣增儲上產任務,兩者如何平衡?這就是石油亟待突破生存發展的至暗時刻。



本文僅供資訊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