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亞財經:期貨市場——在未來市場上的角逐

沃亞財經:期貨市場——在未來市場上的角逐

什麼是期貨市場?從典型規範的形態來說,期貨市場就是按照一定的法規程序,通過商品(包括證券)交易所和經紀商買賣商品、有價證券、股票指數、期權等的遠期交割合約的一種市場。商品、有價證券等並不帶進期貨市場,進行交易的只是通常稱之為期貨的遠期交割合約。某種商品、有價證券等的期貨市場總是同一個有組織的商品(包括證券)交易所結合在一起,由這個交易所提供一個可以從事期貨交易的持續而又穩定的市場。

期貨市場既是一種市場組織形式,又是一種商品、有價證券等的交易形式,也是資本保值和增值的一種有效實現方式,因而可以為各個利益主體所採用。在期貨市場上,商品、有價證券等合約買賣雙方通過經紀商在交易所進行公平、公開的競爭和交易,從而實現各自的目的。

一、期貨市場的組織形態

期貨市場作為商品經濟社會中的一種市場組織形式和商品、有價證券等的交易形式,遍及世界各地,特別是商品經濟發達國家的經濟運行中,期貨市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各國期貨市場在基本原則、運行機制和運行原理上具有共性,但在具體形式上是多種多樣的。從現代期貨市場的組織形態來看,它基本上由期貨(包括證券)交易所、結算所和經紀商三大部分構成。

1、期貨交易所

期貨交易所,又稱商品交易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為商品、有價證券、股票指數、期權等的集中和有組織的交易提供場所、設施,並履行有關職責,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會員制事業法人組織。期貨交易所的組織,主要分同業會員組織和股份公司組織。前者為英、美等國所採用,由同業會員出資經營,參加交易者僅限於會員;後者為日本、香港、中國等國家和地區所採行,由股份有限公司(或國家)出資經營。

沃亞財經:期貨市場——在未來市場上的角逐

2、期貨結算所

期貨結算所,也稱票據交換所,是商品交易所的清算機構。其主要職責有兩個:一是負責期貨合約的結算;二是承擔保證每筆交易的清算和保證期貨合約購買者能最終擁有其所需要的商品或有價證券的擔保責任。各交易所為開展期貨交易業務都必須有與其掛靠的期貨結算所。

3、期貨經紀商

交易人士或客戶從事期貨買賣必須通過經紀商進行。經紀商,又稱經紀行或經紀公司,是指在期貨市場上為客戶負責與交易所場內經紀人聯繫和辦理買賣期貨並收取佣金的各種公司、組織和個人。

為了很好地完成職責,期貨經紀商必須接受政府主管機關、行業協會、交易所的多重領導和制約,而且要設置一些與職責相配套的職能機構並配備一定素質的人員:保證金賬戶部、結算部、信貸部、信息部、交割部、客戶服務部等,並建立相應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如登記註冊制度、開戶制度、財務制度、防欺詐制度等。

二、期貨市場的主要特性

一般人談到期貨市場,往往把它等同於期貨交易所,認為期貨市場就是進行期貨合約買賣的場所。這種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嚴格說來還不夠全面。從深層意義上講,期貨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圍繞期貨合約交易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經濟關係,是一種特殊的交易活動。這種交易活動必須按照特定的規則和程序、在待定的場所內集中進行。

期貨市場的這種特性,概括起來有如下幾方面表現:

1、交易對象的特殊性

在期貨市場中買賣的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即期貨合約。這是一種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在交易所內集中買賣的,規定在將來某一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商品的標準化合約。合約本身不是實貨,而是實貨的象徵、代表,也可以稱為“虛貨”。在合約中,商品的規格、品質、數量、交貨時間和地點等都是既定的,唯一的變量是價格,期貨價格在交易所內以公開競價方式達成。

2、上市商品的特殊性

期貨市場交易的商品是一種有代表性的商品,並非任何商品都可以上市交易。可在期貨市場上市交易的商品一般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1)可貯藏性,即能夠保存一定時間。由於期貨合約的交割日期為3個月到1年以上,甚至2年,所以其商品必須是可以較長時間保存、不會變質的。

2)品質可劃分性,即有劃分和評價標準的商品。由於期貨合約是標準化的,所以其品質必須具有明顯地進行評價和劃分的標準。

3)交易大宗性,即可以大量進行交易的商品。在期貨市場上,只有大宗交易的商品才值得進行交易。

4)價格波動頻繁性。如果某種商品的價格沒有波動,生產者和經營者就不會有迴避價格風險的要求,投資者也就不會進行投資套利。這是期貨交易最重要的一個條件。

3、交易目的的特殊性

人們參與期貨交易的目的,不是為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為利用期貨市場迴避風險或套利保值,按照交易目的的不同,期貨市場的交易者可分為兩類,即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

4、交易保障制度的特殊性

期貨保證金制度的一個顯著特性是其槓桿作用,即用很少的錢就可以做很大的生意。保證金一般為合約價值的5%~18%,與現貨交易和股票投資相比,投資者在期貨市場上投資所需資金要少得多。

三、期貨市場的作用

機制是內在的、固有的,而作用卻是外在的、多樣化的。規範的期貨市場可以發揮以下作用:

1、規範和引導現貨市場,減緩價格波動幅度從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歷史看去,現貨市場是期貨市場產生的基礎,現貨市場的不完善使其存在著自身難以克服的矛盾,比如:一些生產週期長、季節性強、價格變動頻繁的商品存在著產銷關係不穩定、市場前景不確定等問題,致使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經濟利益受到嚴重影響,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嚴重受挫。為了解決上述矛盾,在現貨交易的基礎上引入了遠期交易,並隨著標準期貨合約、清算制度和保證金制度的確立而產生了現代期貨市場。期貨市場一經產生便彌補了現貨市場自身的缺陷,從而使商品市場更具完整性。通過期貨市場機制作用的發揮,減緩了現貨市場價格波動的幅度,穩定了產銷關係,期貨價格的“晴雨表”作用使市場預測有了依據,從而規範引導著現貨市場穩定有序地發展。

沃亞財經:期貨市場——在未來市場上的角逐

2、發現價格,形成正確的行情預測期貨市場標準期貨合約的交易所形成的期貨價格是在公開、公平、公正基礎上達成的,其價格形成條件標準化、統一化,並且,由於影響現貨價格的因素均要通過期貨價格的形成反映出來,因而期貨價格比現貨價格更具有參考價值。

它慣常被看作是相關商品國際商場行情的代表。期貨價格的升降對未來市場供求者會產生真實的預報信號,從而預先調節生產和流通,為社會資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提供重要依據。隨著市場經濟的發達和期貨市場的國際化,期貨價格的行情預測作用將日益突出。

3、規避風險,獲取穩定的利潤

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交易為避險者提供了規避風險的可能。標準期貨合約不同交易部位(買或賣)的持有,使生產經營者可以根據產銷需要核算成本,獲取穩定利潤,提高營銷效率,特別是基差(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該商品在期貨市場的期貨價格之差)交易的引進,使這一目標的實現在技術上更加可行。這樣,生產經營企業可以有計劃地安排生產和經營,確立基本利潤目標,提高經濟效益。此外,期貨市場的信用保障體系也為企業融通資金,實現投資多元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4、引發投資,繁榮金融市場

期貨市場的槓桿效應在所有金融市場首屈一指,從而引發鉅額投資,投機資本轉移至期貨市場,國際期貨市場異常活躍。現在,期貨市場已經成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商品加外匯、債券、股票指數、黃金等的交易風險也得以在期貨市場實現轉移,從而使期貨市場與外匯市場、證券市場、黃金市場相互交織,共同形成繁榮的金融市場。

5、實現商流、物流的適當分離,節約流通費用期貨交易中標準期貨合約在交割期到來之前的轉讓可以隨意進行,並不涉及商品所有權的轉移,也沒有實際的商品實物流通與轉讓,從而實現了商流和物流的適當分離。標準期貨合約的轉讓,只是表現為商流過程中價值形態的變化,直到交割日,單向持倉者之間才需要完成商品所有權的轉換,賣空者出讓商品所有權,買空者擁有商品所有權,原則上,相關數量的商品退出期貨交易,進入消費領域。可見,期貨市場最大程度地減少了物流環節,節約了商品流通時間,節省了商品流通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