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銷、滯銷、滯銷!國產水果的2018!

2018年上半年對於中國水果行業來說,是非常慘痛的半年。這半年時間裡,看到最多的新聞就是水果的滯銷,水果增產不增收。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2018年上半年水果行業的那些慘痛經歷。

上半年水果價格跌跌不休

2018年開年,柑橘價格暴跌。在春節期間,砂糖橘從往年10元以上的收購價,今年直線下跌至2-3元。此前價格一直高居不下的沃柑,收購價也暴跌至3塊多錢。而不知火和初見等新品種醜柑的價格也是火速下跌。廣西和四川的農戶心涼了,豐收時期的喜悅變成了滯銷時的難受。柑橘家族的跌價無一倖免,後來的柑橘品種上市同樣沒有賣出好價格。

滯銷、滯銷、滯銷!國產水果的2018!

而價格下降的產品並不僅僅是柑橘,到了3月份,草莓的價格也在跌跌不休,同比下降了20-30%。

隨後海南和湛江的菠蘿上市,根本賣不出去。

芒果同樣也是無人問津,很多芒果都爛在了地裡。

到了5-6月份,湖北桃子價格也出現了十年來少有的難賣情況。油桃、水蜜桃的價格跌至6元/kg左右,九成種植戶虧損已成定局。

江蘇省西瓜的日子也不好過,一月之內價格下降了41.2%。

而到了荔枝上市的季節,第一波海南荔枝或許銷量還可以。但是到了廣東廣西荔枝共同上市的時候,價格再度下跌。特別是廣西的荔枝,去年收購價格高達10元/斤,而今年的收購價格只有5元/斤。

滯銷、滯銷、滯銷!國產水果的2018!

山東省臨朐的大櫻桃種植面積為10萬畝左右,佔全國的1/3。今年春天,臨朐的露天櫻桃先後受到高溫、倒春寒、連續大風、雨天等天氣因素的影響,靠天吃飯的果農很受傷,一系列因素導致櫻桃產量低、品質差,價格低。同樣,在瀋陽、西安等地,櫻桃供應商們也反映,今年的櫻桃品相也不太好,自然也賣不出好價格。

所以,開年至今,柑橘、草莓、菠蘿、芒果、桃子、西瓜、荔枝和櫻桃的價格都在下跌,國產水果行業一片哀嚎。

下半年行情依然不容樂觀

今年上半年行情不好,跟水果市場豐產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也有很多自然災害,導致水果品質不好。所以無論是豐收的水果還是歉收的水果,都賣不出好價格。

上半年已經過去,那麼國產水果的命途是不是要轉好了? 並不一定,由於上半年的慘痛經歷,水果的市場行情或許將繼續低迷,至於什麼時候才能上揚,還有待觀望。

年初砂糖橘的滯銷,價格下跌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所以後來上市的水果都受到了影響,價格都一直沒能上漲。

滯銷、滯銷、滯銷!國產水果的2018!

除了果農受傷以外,其實渠道商同樣也受傷。很多采購商採購了水果,但是一直賣不出去,也只能爛在自己的手裡,或者虧損出貨。那麼在大行情不好的情況下,他們採購也會更加謹慎,還是會更加看重市場的反饋,不會輕易出手。

再加上進口水果的衝擊,國產水果在質量上和品種上都無法跟進口水果直接抗衡,在加上進口水果的價格也越來越低,造成的結果就說進口水果不斷侵蝕水果市場,並且把很多國產水果的消費者引到了進口水果消費的行列。

如何改變現狀?

增產不增收的問題已經由來已久,要解決這個辦法,首先要避免跟隨市場大流種植水果。正如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所言,不要盲目發展水果產業。別看到去年砂糖橘暢銷,結果今年大家一股腦都種植砂糖橘,那麼等到過幾年都結果了,砂糖橘就供大於求,就只能滯銷了。

此外,要提高產品的品質,除了要引入更加優良的品種以外,也要引入科學的種植技術,讓水果品質更高。

滯銷、滯銷、滯銷!國產水果的2018!

最後,要延長水果產業鏈條。目前國產水果除了鮮果銷售以外,很少一部分成為了果乾、果脯、果罐頭和果汁。國產水果行業也要加大深加工的投入,避免鮮果滯銷就無處可用。

無論是果農還是採購商,都應該保持雙贏的合作方式,不要因為暢銷就拼命提價,也不能因為滯銷就完全不聞不問了。大家應該共同努力,把國產水果市場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