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自從漢朝白馬馱著經卷來到中國,

自從第一座寺院在五臺山靈鷲峰建起,

千百年來,歲月變遷,

五臺山大大小小的寺院不知幾凡,

在歷史書卷裡留痕的古剎,

在時光塵埃裡湮滅的小廟,

一座座,寫就了屬於五臺山的美。

而這種美,絕不會被歲月所侵蝕。

五臺山

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文 / 山門歌者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我相信寺院是有靈魂的,

那些埋沒在時光裡的,不是消失,

而是融入了五臺山的骨血,

成為了繞清涼的萬眾眷屬中的一員,

共同鑄就了一部獨屬於中國的佛教奇蹟。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凌厲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嚴酷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光談自然景色,五臺山並不突出,

它的美實在是太過凌厲嚴酷,

讓人望而生畏,也實在難以尋覓。

即便是今天科技發展,

我們有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

但是想要順順利利大朝臺,

去目睹最壯闊的五峰景色,

依舊要靠運氣,要“有幸偶遇”。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越過嚴寒,

見到北臺頂冷酷無情的冰封世界;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滿目荒涼裡,

欣賞到西臺頂高懸的皎月;

也不是誰都能跨越南臺頂的蛇蟲險澗,

遇到錦繡的盛世花開;

更不是誰都能有幸登上東臺頂,

看流雲逐風、雲海日出。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想要遇見五臺山的自然美,

實在是太需要幸運值加持了。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但是,這座山又是極美的,

每一分,每一秒,都美得放光,

不是任何一個景點可以比肩的。

因為它有百餘座寺院,

寺院如同精魂,輪轉不息,

讓這座聖地美得有神,美到沒有歲月感。

它不單單是個旅遊點,還是最大的修行聖地,

它是活著的,不滅的。

沒錯,因為寺院,因為文殊菩薩,因為佛光,

五臺山沒有被時光腐蝕,它歷久彌新。

正法的傳承,千年的真理,

就像是一支強有力的精神之箭,

霸氣地射穿了時空的隔膜,

佛光依舊,頌歌依舊。

不論過多久,

這裡始終傳揚著最悅耳的梵音,

朝聽晨鐘偈,晚收暮鼓聲。

每天的生活不需要多精彩,

人生冷暖全都換成一顆平常心,

穿越歲月的起伏,一百年前,

寺院裡頌什麼經,吟什麼偈,現在依舊。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紅色的牆

黛色的瓦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對於五臺山來說,沒有歷史,

它每一天都如此,沒有休止。

這樣的美,簡單純粹,

是變幻無常裡的恆久,

是塵世煙火裡的平和,

世間的一切在這裡回到最初,

簡潔,單純,卻又豐盈。

山裡的清晨,涼得很,

無拘什麼茶葉,泡一杯,

看著片片花葉在水中舒展,

心裡也暖洋洋的。

五臺山的時光,就像一杯茶,清淡平和。

紅色的牆會斑駁,黛色的瓦會破碎,

高大的建築也會在風雨裡傾坯,

什麼物質的都會變,無常如此,

只有精神和真理不會。

我曾在去往中臺頂的路上,

看到過古寺院遺址,

小小的四方地基,經幢的圓形臺座,

裸露在黃土之外,

告訴人們這裡曾經的歷史。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美,簡單純粹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我也曾探訪過深山裡的清涼古寺,

在那裡見到剛剛出土的青石蓮花經幢,

上面記載著某次規模宏大的朝拜活動,

訴說著這片山坳曾經的輝煌。

如果只是這樣,

只是古舊的遺址和文物,

那真是充滿了滄桑的歷史感。

但在五臺山,這樣的“歷史感”很淡,

並非沒有,而是不會因歲月而嘆息。

遺址旁就是復建重光的寺院,

文物之所以出土,

是因為清涼古寺在翻修,

它從來沒有消亡,它一直在歌唱。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的美,美在靈魂裡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美到沒有歲月感

五臺山的美,美在靈魂裡,

好似一首不會消失的歌,生生不息。

不是消逝的藍毗尼和菩提伽耶,

也不是孤獨矗立的古寺,深藏山林,

前者成為傳說,活在人們的懷念裡,

後者雖在,卻孤木難支。

而五臺山中數百座寺院沿襲,法脈不斷,

建築群規模宏大,修行僧人不計其數,

私以為,這才是佛教本該有的氣象,

恰如佛陀駐世弘法的時代,氣象萬千。

真理和正法本該被廣泛大眾所追隨,

在五臺山與文殊菩薩一起,

萬眾眷屬不離,繞清涼,說法不輟。

歲月流逝,正法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