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四大金剛」灣區集結,爭搶中國市場份額

机器人“四大金刚”湾区集结,争抢中国市场份额

格力機器人和董明珠下棋

大洋網訊 高速發展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最大的市場。“機器換人”的浪潮,深刻地改變著中國,也改變著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的佈局,到中國去……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安川爭先恐後地來了。

製造業是振興實體經濟的骨架和支撐,廣東以製造業立省,創新驅動是廣東製造業發展的第一動力,轉型升級是廣東製造業發展的成功路徑,機器人“四大家族”逐鹿廣東,將廣東作為重要的戰場之一,爭搶市場份額。

機器人“四大家族”的身影

松山湖,長盈精密——東莞首個“無人工廠”的車間裡佈滿了機器人。2015年,媒體記者首次進入這個工廠時,呈現在眼前的場景令人驚訝:所有的工序都由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數控電腦加工設備、無人運輸車和自動化倉庫設備來操作,技術人員則自如地坐在計算機旁,通過中央控制系統實時監控著車間的生產信息。

“晚上8點,在廣東東莞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的打磨車間,60臺機器人正日夜無休地打磨一個個手機中框結構件。它們被分成10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由一條自動傳送帶上下料,這個過程不再需要任何人力,每條線只有3名工人負責看線和檢查。”媒體曾這樣描述。

2015年,東莞剛開始“機器換人”。三年後,長盈精密的車間裡,成了機器人的世界:機身白色的,是ABB的;機身橙色的,是庫卡的;機身黃色的,是發那科的;機身藍色的,是安川的。機器人“四大家族”匯聚,為“中國製造”服務。

此時,在珠海,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機器人(珠海)有限公司,一個靈巧的機械臂夾著一支普通的毛筆,一筆一畫有模有樣,在下方的白紙上寫下漂亮的藝術字。這是ABB在廣東設立的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機器人子公司。寫字的機器人是ABB全球首款真正實現人機協作的雙臂機器人YuMi。

經過幾年的蓬勃發展,截至2017年,廣東省註冊的機器人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一。2018年1~5月,廣東省工業機器人產量13621臺(套),同比增長54.9%,領先於國內其他產業集聚區。對於一些核心技術比如機器人集成技術的掌握上,廣東也居於全國領先位置。廣東省機器人協會執行會長任玉桐說,這其中,機器人“四大家族”帶來的促進作用功不可沒。

机器人“四大金刚”湾区集结,争抢中国市场份额

ABB機器人在車間作業,進行零部件安裝

机器人“四大金刚”湾区集结,争抢中国市场份额

YuMi機器人寫毛筆字

ABB:

智能機器人YuMi在珠海投產

在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中,ABB是最早來到廣東的,1995年ABB設立在粵的首家合資企業——中山ABB變壓器有限公司。目前,ABB在廣東有2000名員工,在中山、江門、四會、汕頭、深圳和珠海等市設有7家本地企業,並在廣州擁有一個綜合服務中心,致力於開關設備、控制系統、變壓器、互感器、電力系統避雷器、光伏逆變器、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和機器人解決方案等研發和生產。

ABB中國機器人及運動控制事業部負責人李剛介紹,2013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胡春華率團訪問ABB瑞士總部,省發改委與ABB在瑞士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兩年後的首屆珠三角西岸裝洽會上,ABB機器人(珠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國機(珠海)機器人科技園董事陳致宇介紹,在得知ABB欲在廣東設立機器人公司後,珠三角多個城市紛紛爭搶,但最終花落珠海,一是因為珠海市區有滿足ABB建華南基地的成片土地;二是珠海的自然環境和交通便利;三是珠海有人才支撐。

ABB機器人(珠海)有限公司成立後,同年迅速推出了ABB全球首款真正實現人機協作的雙臂機器人YuMi。作為一款人性化設計的雙臂協作機器人,YuMi將小件裝配等自動化應用帶入一個全新時代,它能與人類並肩執行同樣的作業任務;從機械手錶的精密部件到手機、平板電腦以及臺式電腦零件的處理,YuMi都能以其精確性輕鬆應對,甚至連穿針引線都不在話下。

如今,ABB機器人(珠海)有限公司發展有條不紊,情況良好,並且已經帶來了可觀的訂單,例如2016年與東莞本土機器人技術領軍企業拓斯達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加強了ABB在華南地區3C行業的佈局。

此外,ABB與珠海高新區共建了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為華南地區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提供助力。

机器人“四大金刚”湾区集结,争抢中国市场份额

ABB機器人在碼垛

庫卡:中國血統在順德建產業基地

庫卡是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中唯一的德國企業,擁有超過百年曆史,作為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領軍公司,庫卡更被視為德國工業4.0的核心企業之一。而如今的庫卡,打著“美的”的標記。

2017年年初,庫卡宣佈與美的完成交易,從此,庫卡成為美的產業生態中的重要部分。對於美的和庫卡的“聯姻”,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鑑於美的集團在中國龐大的市場基礎和完善的銷售渠道、良好的消費黏度,庫卡有望成為“四大家族”中在華機器人市場取得突出成績的一家。

談到庫卡在中國的發展時,庫卡集團首席執行官Till Reuter曾表示:“我們在中國做機器人,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生產國家,中國也是接下來幾年最大的市場。”

的確,對於庫卡而言,中國一直是其主要市場;2017年報中,庫卡報告其中國市場收入佔比約為20%。庫卡預測中國市場今後還將以年複合增長率20%的速度遞增,主要以汽車及電子產品為主要需求行業。

庫卡不斷擴大在中國的“版圖”,今年1月19日,庫卡宣佈在深圳設立分公司;3月22日,美的集團發佈消息:美的集團與庫卡集團將設立合資公司。同時,庫卡在順德科技園將新建生產基地,進行新產品開發,直到2024年機器人產能達到每年75000臺,加上現有產能,其在中國每年的機器人產能總數將達到10萬臺。

據悉,美的庫卡智造產業基地計劃用地約1200畝,包括機器人本體制造中心、研究中心、應用示範中心,將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產業體系,帶動順德乃至整個華南地區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和升級。

有關方面預計,美的庫卡自身及其帶動產業集群產值或達千億元。

發那科:與格蘭仕牽手佈局智能化工廠

在“四大家族”中,發那科機器人的銷量始終保持領先,2015年,發那科機器人全球銷量超40萬臺,全電動注塑機全球銷量領先,突破5萬臺,中國銷量超萬臺。2017年,發那科機器人累計產量達到50萬臺,產品市佔率位居全球首位。

數據表明,發那科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持續飆升,這也使得發那科對中國市場格外關注。在加速中國本土的生產建設的同時,發那科機器人也與中國的製造企業有了攜手合作的案例。2016年10月25日,格蘭仕與日本發那科在順德簽訂戰略合作,加快智能化工廠佈局,推進工業機器人在微波爐、電蒸爐的深入應用。

“與發那科的戰略合作,是格蘭仕製造體系落實精品戰略、一流主義的重要舉措。”格蘭仕集團總裁梁昭賢在簽約儀式上這樣表示。他說,雙方的戰略合作是在整個製造領域一個跨越性的突破,包括提升家電核心零部件的精密度和可靠性,符合新時代用戶需求的精品製造體系。

梁昭賢透露,2016年2月他到發那科日本總部與發那科株式會社會長稻葉善治會晤,雙方用了不到十天的交流溝通,就在電器配件精密加工設備、微波爐腔體自動焊接等領域簽訂了一系列合作協議。

此前,格蘭仕已與意大利、德國一流裝備製造公司展開深度合作,2014年從意大利引進洗碗機自動化生產設備,2015年引進全自動滾筒洗衣機生產線。2016年年中投產的全球首條微波爐自動化裝配生產線,生產效率比之前提高38.89%。

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沈崗對媒體表示,中國目前也有很多機器人公司,但最缺的就是核心零部件的技術。“佛山現在很多企業都有智能化的需求,發那科非常重視佛山的市場,與佛山多家工業公司有合作,目前已在中歐中心設立了培訓中心。”

雙方的合作在深入,發那科第三代接班人、專務稻葉清典博士去年率隊到訪格蘭仕,與格蘭仕智造核心團隊就如何深化合作,特別是在格蘭仕順德總部打造最高標準的自動化集成工廠等方面展開會談。

安川:四面開花多方合作

除了工業機器人外,中國在服務機器人領域還處於起步階段,前景廣闊,安川和美的顯然看到了未來。

2015年8月,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與美的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各自斥資2億元成立兩家機器人合資公司。去年,雙方宣佈,將在中國市場上生產和銷售護理康復機器人,雙方將利用安川尖端自動化控制技術和美的的銷售渠道,計劃到2019年推出10~15個機型。

安川還有更多的計劃:2016年7月,安川電機廣州分公司將機器人等機電一體化產品的銷售和服務業務搬入廣電平雲廣場,增加了華南區展示中心和麵向客戶的教育培訓業務,業務全面輻射華南市場。

2017年4月,安川電機與長盈精密在東莞松山湖正式簽約,成立合資公司廣東天機機器人有限公司。長盈精密董事長陳奇星曾表示,長盈精密的規劃是切入工業機器人領域,將天機機器人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機器人供應商,再造一個新長盈。

廣東天機機器人有限公司一負責人表示,“我們把安川的負責人請到長盈精密參觀。車間裡有黃色的機器人,那是發那科的;有橙色機器人,那是庫卡的;有白色機器人,那是ABB的;就是沒有一臺藍色的安川。”這或許讓安川萌生了合作的意願。該負責人表示,“安川電機掌握著伺服電機、運動控制系統等機器人核心技術,從安川的角度來看,選擇長盈精密作為小型六軸機器人合作伙伴,更看重的是其在3C行業的積累及所能撬開的巨大市場。”

成立不到半年,天機機器人就推出了第一款產品——小型六軸機器人“TR8”,藉助安川電機的技術優勢,這款產品當時在全球同級別同規格的機器人中是速度最快、防護等級最高的,是小型輕量化六軸機器人領域的一大創新和突破。

統籌:汪萬里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楊博、汪萬里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署名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