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的這首詩,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

北京有個地方,叫做幽州臺。戰國的時候,燕昭王曾經把黃金放在這個臺上,用以招納賢才,所以又稱為黃金臺。燕昭王當年任用了樂毅,樂毅大顯身手,一舉攻下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幾乎將齊國滅掉,成為歷史上有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樂毅因此名垂千古。

陳子昂的這首詩,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

因此幽州臺,也成為了象徵君王禮賢下士的標誌性建築。無數的文人墨客,才子佳人,都曾登上幽州臺懷念那些禮賢下士的君王們,比如周武王,又比如燕昭王和燕太子丹。

唐朝的時候,有一天,天色昏暗,有一個人,身材魁梧,悶悶不樂的來到了幽州臺上,他就是陳子昂。

陳子昂的這首詩,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

他隨武攸宜征討契丹。武攸宜是武則天的侄子,也就是皇親國戚。他並不非常擅長於軍事,陳子昂曾多次向他獻計,都未被採納。在失意之中,陳子昂登上了幽州臺,寫下了後人嘖嘖稱奇的《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的這首詩,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

我在這幽州臺上,雖然聽說了那麼多的禮賢下士的君主,我卻沒有遇到。我想到天地如此廣闊,時間如此悠長,我卻如此的孤獨,深深的感到一種悲哀,以至於熱淚滾滾而下。

前一句寫到幽州臺的來歷。在這臺上,聽聞了幽州臺的悠久歷史,以及那些與幽州臺聯系在一起的美好故事。作者希望能遇到像燕昭王一樣能夠重用他,讓他的才能得以發揮之人。但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陳子昂的這首詩,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

因此,想到歲月之悠悠,想到自己無緣得遇燕昭王這樣的君王,感到懷才不遇的悲傷。所以他在這幽州臺上,不是感慨於幽州臺的雄偉、壯闊、美麗的景色;而是回想幽州臺典故的來歷,又與自身命運對比,感受到自己是千里馬,未能遇到伯樂的悲傷。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也許是許多人共同的悲哀。後來陳子昂免職歸鄉,為縣令段簡陷害,死於獄中,他的命運令人唏噓。

陳子昂的這首詩,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

從名動一時的才子,到最終冤死獄中,讓人心酸。他的命運在唐朝眾多詩人當中,是最悲慘的一位了。

好在他留下了這首登幽州臺歌。詩歌既簡潔,格局又很大。開唐朝詩歌雄渾、古樸之先風,讓人在吟誦之時,熱淚盈眶,成為千古名篇。

他若地下有知,看到他的詩歌如此受歡迎,應該也可瞑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