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等待

散文:等待

等待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是等待,“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是等待,“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更是等待。我們的生活由處處是等待,快節奏生活讓我們很少駐足思考等待的意義。等的時候直跺腳,過後長舒一口氣,就算完了罷。

但今天我想記一件關於“等待”的事情,想記錄下我看到的,聽到的,還有我感覺到的。

五一假期和三五老友相約在深圳碰面。五一的客流量讓票價飛漲,我只好坐動車去。這也就意味著我將在車上度過十個小時,但此刻坐在車裡的我是快樂無比的,甚至想哼首歌,因為我深知我將去往何方,動車那頭等待我的人是誰。

窗外鱗次櫛比的房屋,挺立茂盛的大樹,遠方若隱若現的綿延群山,一一在我的視線中飛奔登場,又轉眼間向我招手說再見。枝頭撲楞而起的輕盈飛鳥,荒原不知名的驚豔花朵,人世間真是美好。連陽光都知道我心情愉悅,調皮地跳進車廂,撫摸我臉上的絨毛。

突然,車停了。從來沒有經歷過動車晚點的我,天真得以為很快就會重新上路。十分鐘過去了,十五分鐘過去了,我沒有聽到車喇叭的鳴叫,也沒有看到乘務員的出現。偏偏在如此重要的一天晚點!我在心裡暗暗抱怨。我趕忙發消息給朋友,告訴他們這個壞消息。他們卻不以為意,並拍拍胸脯保證半小時內肯定會開。坐我前排的兩個小男孩鬥嘴,其中一個說:“我從五歲開始說話就像個大人了!你是說不過我的!”彷彿成為大人是一件很光榮的事,真是可愛。我緊張的心偷偷放鬆了一下。

半小時過去,車依舊紋絲不動。車廂內漸漸躁動起來。但是大家還是強裝鎮定地在位置上坐著。突然,傳來一陣驚呼:“怎麼回事?車不開就算了,手機連網絡都沒有,讓我怎麼活?”我趕緊低頭看手機,明明信號滿格,卻無論如何也連接不上網絡。無數次刷新頁面,手機此刻卻像一塊廢鐵,一塊又笨又重的磚頭。還不如直接顯示無信號讓我死了心!

散文:等待

為了見朋友我特意穿了一條很美的裙子。一箇中年油膩的大叔坐在我斜對面,不時偷瞄我,我也不敢正視他,但是他那躲閃的眼神被我淨收眼底。他旁邊坐著他老婆,面黃肌瘦,嘴角下垂,一路上被大叔數落。一邊嫌棄她記性差忘帶東西,一邊又下命令似的讓她去餐車上買午飯。我突然覺得反胃。列車前四排是一個旅遊團,導遊年輕幹練,剛剛在月臺上有條不紊地跟旅客講注意事項。可現在,七嘴八舌正在抱怨的旅客讓她措手不及。“這下可好了,午餐怎麼解決?”“還要四個小時才到,可是什麼時候能開呀!哎!”……嗑瓜子的聲音此起彼伏,我覺得很吵。

我煩躁地看著窗外靜止的房屋和大樹。葉子都枯完了,房子密密麻麻的真沒意思。此刻連陽光都變得讓我討厭,我拿起塑料袋蓋在臉上。列車的音響發出“滋滋滋”的聲音,我們知道它要講話了,所有人突然屏氣凝神。“尊敬的旅遊,由於前方線路問題,我們的列車已經晚點115分鐘,我代表我們的列車組向您表示抱歉。”不痛不癢的聲音,讓車內再次沸騰。“去他媽的!誰要你道歉!車又不開!”話雖粗魯,卻表達了在場所有乘客的心聲。

動車晚點再加上沒有信號,我們像被隔絕在荒島。我孤身一人,我不耐煩,我厭惡這種等待,那就上個廁所吧!過道很窄,卻也一路暢通。乘客們都眉頭緊皺,齜牙咧嘴地嘀咕著。一個眉清目秀的姑娘出現在我的視線裡,畫著精緻的妝,坐得筆直。我一眼瞥到她眼前的白紙,上面用鉛筆勾勒了一些簡單的線條。“真是無聊!車都開不了了還有心情畫畫!”我在心裡默默地說。所幸廁所裡有面鏡子,我無聊地開始“欣賞”自己。

等我出來的時候,車依舊駐足原地。廣播裡播報著動車已晚點XXX分鐘。我心煩意亂地往回走,開始害怕今天無法抵達目的地,額頭冒出一層層汗,腳步開始沉重起來。我再次路過這個姑娘的身旁,再次被她吸引了——她靜靜地描繪,紙張與指尖的溫度彷彿融在一起,彷彿要將整個內心鋪滿畫紙。她手持畫筆,先是凝思了一會兒,忽的轉動著眼球,像是得到了什麼靈感。接著神情專注地在畫紙上描描點點,揮毫潑墨。此刻,她自身就是一幅熠熠生輝的畫卷,像女神一般靜靜地坐落在這個唉聲嘆氣的、浮躁的車廂中,美極了。

散文:等待

回到座位上,我頻頻回頭,對姑娘的畫卷充滿了好奇心。她怎麼都不著急?她的表情怎麼可以如此安寧?畫畫有魔力嗎?乘務員的到來打斷了我內心的思考,他告訴我們列車起碼還要滯留兩個小時!終於有人忍不住站起來破口大罵,乘務員抱歉地笑笑,無可奈何。如此吵鬧,那個姑娘卻一次都沒有抬起過頭,只是默默地,默默地揮動著畫筆。

動車晚點197分鐘,我們終於盼來了列車的前進。車開的時候,全車人都在鼓掌。我激動地站起來,看到那個姑娘正在收拾畫筆,畫卷靜靜地躺在桌面,畫面上有一輛列車,列車裡坐著的就是我們。我雖沒學過畫畫,卻覺得這幅畫十分寫實,把我們的著急、無奈、沮喪都展現地淋漓盡致,而這一切,只是她眼中的風景。車開了,姑娘帶上耳機,面漾微笑。

這一趟列車的等待,折射人生百態。以上便是我在這次等待中所看到的和聽到的以及感受到的。我在等一輛列車前進,深知前去何方,卻不知何時抵達。我的著急和無奈源於恐懼,而恐懼源於未知。然而,何必糾結何時抵達呢?下次等待的時候,我是否也可以“執筆作畫”呢?我是否可以將等待變成一件有意義的事呢?我想,即便不能,我也不會焦頭爛額,哭天搶地了。

作者 何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