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飛天」自主研發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黑科技爆點


大家都知道,很多核心技術都被國外壟斷,所以可想而知,阿里雲憑藉一己之力堅持自主研發“飛天”,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

要知道,阿里雲“飛天”填補了中國大規模操作系統歷史上的空白,對於中國雲計算領域來說,是一個里程碑意義的存在。

據我瞭解,在研發初期,在研發初期,很多人並不看好“飛天”的自主研發,但是作為我們的民族企業,阿里巴巴卻不這麼認為,所以連續十年每年投資阿里雲十億來自主研發,就是要打破技術枷鎖,讓世界知道中國人也能做自主研發。

自主研發“飛天”的十年,阿里雲經歷了無數次起起落落。

由於沒有基於OpenStack 搭建,而是完全依靠自身技術,阿里雲面臨著許多技術上的難題。在最艱難的時候,項目持續賠錢,bug頻出,團隊的離職率甚至達到了80%……

幸好,阿里雲的工程師們硬撐了下來,廢寢忘食,刻苦攻關,幾乎是拿命換來了今天阿里雲“飛天”的成就。

正如同王堅博士在《朗讀者》裡說的那樣,“那是中國的一家公司第一次做完的事情”,這句話包含太多心酸,也讓無數中國人動容!

在2017年雙11期間,交易峰值達到了32.5萬筆/秒,支付峰值25.6萬/秒,9個小時交易額突破1000億。憑藉著其對雲計算底層技術體系的強大把控,“飛天”抗住了堪稱世界互聯網史上最大規模的併發流量洪峰。“飛天”終於騰飛,令世界矚目!

可以說,“飛天”的研發史,就是一代中國人打破技術枷鎖,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拼搏史!


互聯網深科技


要是幾年前,有人說阿里巴巴在高科技領域打敗谷歌,人們一定會說:你做夢吧?!一個賣東西的網絡平臺,就是個只認錢的商人,他能玩高科技,玩的還是谷歌?!

事實上,世界上總有人會製造“但是”!就在今年前不久,馬雲的阿里雲走向世界,並超越谷歌,成功問鼎三足——阿里巴巴的“飛天”雲計算操作系統與亞馬遜、微軟雲計算操作系統並駕齊驅!

中國科技給人的印象,總是在追趕、模仿,甚至有人說山寨大國!好像做科技的引領者還不適應——馬雲於08年開始佈局,決定舉集團之力研究中國人自己的雲計算大規模操作系統,就是飛天雲——連接成千上萬個普通PC,實現超算的功能!可當時世界上完全沒有借鑑的地方,摸著石頭過河!

今天,很多人都說,阿里巴巴財大氣粗,搞科研不過是燒錢,阿里用錢就可以砸出來!當時的情況完全不是這回事,08年是中國的奧運年,那一年世界還發生了金融危機,而且阿里還處於成長初期,也燒不起錢。外部——以技術起家的大佬馬化騰、李彥宏在2010年的深圳IT峰會上直言,不看好阿里的飛天雲。公司內部——科研人員,很多也沒有信心,曾經有過80%的流失率!

歷經十年,其中只有馬雲能體會,研究阿里雲的艱難曲折——剛好,有個老大哥聯想可以比較,當時聯想比阿里財大氣粗的多,而且聯想是家用PC企業,比阿里也更有優勢!只是一個堅持買買買!!!一個走自己研發之路!聯想在2014年還出巨資收購摩托羅拉(29億美元)。真是世事弄人——今天自力更生的飛天雲,已經開始服務世界!聯想的“設備”雲還在實驗室(據說已經完備)!


老漫在家


確實阿里雲“飛天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在路途中也遇到過許多的挫折困難,但是哪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不不是這樣,哪一個剛剛起步的公司不是這樣呢。阿里雲是這樣,而其他成熟的雲計算企業也是這樣的,大家都是這樣發展過來的。





神經科技製造


看一卡阿里雲“飛天”的發展歷程吧,我們會知道要堅持自主研發,不是靠說一說就可以的,單不說在技術上遇到的障礙,僅僅是堅持自主研發這一條道路就需要有超強的毅力。據說在飛天研發期間,就不斷地有研發人員離職,這對阿里雲發展的打擊是巨大的。


九九2九3


我估計阿里雲“飛天能夠研發成功還是在依靠馬雲的死腦筋和阿里巴巴財大氣粗吧。可以這樣說,換做任何一個企業,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可以研發出不比飛天差的產品。現在也沒有那個必要深追飛天背後的故事




科技旅遊啊


在這背後的故事想想就很艱辛了,除了技術上的難題,阿里雲還需要克服外界成功研發出“自研雲”這件事情的質疑。早在2010年的深圳IT峰會上,馬化騰和李彥宏就透露了自己對雲計算的不作為,更不要說自主研發雲了。而外界也是對阿里雲保持著一種觀望態度。


溫柔的科技


確實,阿里雲堅持走自主研發道路併成功研發出飛天很厲害也很艱辛。當時阿里雲的技術人員沒有經驗,但成功了,這也值得讚揚,但是每一個雲計算企業在發展時都是這樣啊,阿里雲就研發出一個飛天而已,也沒有必要這樣炫耀吧。





科技雲流量


飛天也沒有這麼厲害呢,說是可以將幾千臺乃至上萬臺普通PC服務器連接到一起,就像是一個可移動的超級計算機,但是真正的效果誰又知道呢。要說自主研發的原創度,那飛天能夠比得上亞馬遜的,微軟的雲計算嗎?



墨跡科技計算


雖然說雲計算是一個朝陽產業,但越是這樣,雲計算市場的競爭就會愈激烈。而前段時間阿里雲打敗了谷歌,在Gartner全球公有云統計報告中穩前三也是艱辛的,這就離不開阿里一直堅持著走自主研發路線,不過阿里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科技有瘍


現在聽到“飛天”,我們會覺得很神奇,這一個屬於中國自己的雲計算的大規模操作系統也讓中國雲計算走向世界。不過這樣一臺能夠實現超強的計算性能的“超級計算機”也不是輕易就可以研發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