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指定學生必修古文(6):《論語·子罕篇》原文、譯文

教育部指定學生必修古文(6):《論語·子罕篇》原文、譯文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譯文:孔子很少談到利益、命運和仁德。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人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譯文:達巷黨這個地方的人說:“孔子真偉大啊!他的學問淵博,可是沒有成就名聲的專長。”孔子聽說了,對他的學生們說:“我要有什麼專長呢?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駕車吧。”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也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譯文:孔子說:“用麻布製成的禮帽,符合禮制。現在大家都用黑絲綢製作,這樣比過去節省了,我贊成大家的做法。(臣子見國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然後升堂磕頭,這是符合禮的。現在大家都到堂上磕頭,(免去堂下的跪拜)這是驕縱的表現。雖然與眾人的作法不一樣,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拜。”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譯文:孔子完全沒有四種毛病,就是他不憑空猜測,他不堅持己見,他不頑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脹。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譯文:孔子被匡城的群眾所圍困,他說:“周文王死了以後,文化傳統不都在我這裡嗎?天如果要廢棄這種文化,後代的人就不會有機會學習這種文化;天如果還不要廢棄這種文化,那麼匡人又能對我怎麼樣呢?”

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譯文:

太宰向子貢詢問:“孔先生是一位聖人吧?他竟有這麼多才幹。”子貢說:“這是天要讓他成為聖人,並且具有多方面的才幹。”孔子聽到這段話時就說:“太宰瞭解我呀,我年輕時貧困卑微,所以學會了一些瑣碎的技藝。一個君子需要具備這麼多才幹嗎?我想不需要的。”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譯文:牢說:“老師說:‘我沒有機會發揮抱負,所以學會了不少技藝。”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大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譯文:孔子說:“我什麼都懂嗎?不是這樣的。假設一個鄉下人來問我,態度誠懇而虛心,我只是就他的問題,正反兩端詳細地推敲,然後找到了答案。”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譯文:孔子說:“鳳凰沒有飛來了,黃河中也不出現八卦圖了,我這一生也就這樣到頭了吧!”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譯文:孔子遇見穿喪服的人、當官的人和盲人,見到他們時,即使他們比自己年輕,也一定要站起來;從他們面前經過時,一定要快步走過。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譯文:顏淵讚歎一聲說:“越抬頭看,越覺得崇高;越深入學,越難以透徹。看起來是在前面,忽然又到後面去了。老師很能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他以文獻知識廣博我的見解,又以禮制規範約束我的行為,使我想停下來都不可能。我盡了全力之後,好象學會了立身處世的本領。但是當我想要再進一步追求老師,卻又找不到路可以走了。”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譯文:孔子病得很重,子路安排學生們組織治喪處。後來病情緩和些,孔子說:“這段時日以來,由的做法太偏差了!不該有治喪的組織,卻假裝有。我想欺瞞誰呢?難道要欺瞞天嗎?我與其在治喪的人手裡過世,不是不如在你們幾位學生的手裡過世嗎?我就算得不到隆重的葬禮,難道就會死在路上沒有管嗎?”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譯文:子貢說:“假設這裡有一塊美玉,那麼把它放在櫃子裡藏起來呢?還是找一位識貨的商人賣掉它呢?”孔子說:“賣掉吧!賣掉吧!我是在等待好商人哪。”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譯文:孔子想到九夷去住。有人說:“那種地方很簡陋,怎麼能住呢?”孔子說:“君子去住的話,怎麼會簡陋呢?”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譯文:孔子說:“我從衛國回到魯國以後,把樂曲的篇章進行整理,使《雅》、《頌》各有適當的安排。”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譯文:孔子說:“在外服侍有公卿身份的人,回家侍奉長輩親人,為人承辦喪事,不敢不盡力而為,不因為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擾,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譯文:孔子站在河邊說:“消失的一切就像這樣啊!白天黑夜都不停息。”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譯文:孔子說:“我從來沒見過喜歡道德超過喜歡美貌的人。”

子曰:“譬如為山,本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履一簣,進,吾往也。”(教育部特別指定)

譯文:孔子說:“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來,那是我自己停下來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繼續做,那也是我自己向前進的。”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譯文:孔子說:“與他談話,而從不顯得懈怠的,大概就是回吧。”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譯文:孔子談到顏淵時說:“可惜他已經過世了,我只看到他不斷進步,沒有見到他停下來。”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譯文:孔子說:“穀子生長了卻不開花的,有這樣的情形呀!開花的卻不結實的,也有這樣的情形呀!”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

譯文: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知道他們將來會比不上現在的人呢?不過,到了四十歲或是五十歲,還沒有什麼好的名望,也就不值得敬重了。”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譯文:孔子說:“聽到義正詞嚴的話,能不接受嗎?但是要改正過錯才可貴。聽到委婉順耳的話,能不高興嗎?但是要想通含義才可貴。光是高興而不加思索,表面接受而實際不改,我對這樣的人是沒有什麼辦法的。”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孔子說:“以忠信為主,不要學習別人不如自己的地方。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孔子說:“軍隊的統帥可能被劫走,一個平凡人的志向,卻不能被改變。”

子曰:“衣敝韞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譯文:孔子說:“穿著破舊的棉袍,與穿著狐貉皮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覺得慚愧的,大概就是由吧?‘《詩經》上說,不嫉妒,不貪求,怎麼會不好?’子路聽了,就經常念著這句詩。孔子說:“這樣固然是正途,但是還不夠好呀。”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譯文:孔子說:“天氣真正冷了,才會發現,松樹與柏樹是最後凋零的。”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教育部特別指定)

譯文:孔子說:“明智的人沒有困惑,行仁的人沒有憂慮,勇敢的人沒有畏懼。”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譯文:孔子說:“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未必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的人,未必可以一起立身處世;可以一起立身處世的人,未必可以一起權衡是非。”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譯文:(古代有一首詩這樣寫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搖擺。我豈能不想念你嗎?只是由於家住的地方太遠了。”孔子說:“他是沒有真的想念,如果是真的想念,有什麼遙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