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杭州、成都、武漢,哪個最有希望成爲第五個一線城市?

lol戰友


當前全國一線城市只有三個,分別是: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這是第一梯隊。

  • 全國三大經濟圈核心城市,全國中心城市作為三大一線城市沒有異議。

  • 首都、京津冀經濟圈核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市。

  • 全國經濟中心、長三角核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上海市。

  • 改革開放橋頭堡、珠三角核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廣州市。

  • 2005年《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香港為全球職能城市,分別對應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大城市群。

  • 2010年《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為國家中心城市,分別對應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國家級城市群,從北、東、南、西四個方向推動全國發展。

  • 2016年4月《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獲批,提出建設成都國家中心城市。
  • 2016年12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提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 2018年2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正式印發,其中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
  • 當前已經確定九個國家中心城市,沒有深圳市,因此,深圳市按第二梯隊排序。

深圳市只是上海第一財經商業魅力城市榜上的一線城市。深圳市、天津市、重慶市屬於第二梯隊。分別是珠三角副中心;京津冀副中心、國家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

  • 全國處於第一梯隊的城市群就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第二梯隊只有成渝城市群和長江中游城市群。

  • 長江經濟帶將成為重要的經濟區域。


因此,當前可能進入一線的城市依次為深圳市、天津市、重慶市。

南京、成都、武漢、杭州、西安、鄭州還有一定差距,進入第三梯隊更合適一些。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回答這個問題肯定被各種噴,但還是得頂著壓力啊!首先南京、杭州、成都、武漢是全國除北上廣深之外經濟實力及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也是中國城市高速發展的最佳代表,可要從他們中選出一個最有希望成為一線的城市那真的很難,為什麼?因為他們目前的實力和潛力也幾乎都相差無幾,如果真要選,那就要從各個細分領域來一點點的分析,但那工作量太大了,所以現在我只能大致的分析下他們哪個城市更有可能和希望!請看分析:

南京



南北二京之一!華東區域中心!中國最發達地區長三角的核心城市!綜合第一強省省會!四大古都之一!還是全國科教第三城!之上種種便是南京的潛力和優勢!也是南京未來殺入一線的底氣!然而南京也有個最大的劣勢,就是它生在了長三角,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成都



全國中心城市,中國第四大門戶城市!西部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的商貿和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全國航空樞紐第四城、全國對外交流第四城!全國省會經濟第二城!全國國防工業第三城!而且成都市人口高達1600多萬!以上這些也是成都向第五城發起衝擊的底牌!

武漢



九省通衢!全國中心城市,中部經濟中心,全國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和工業基地!全國科教第三城!這些就是武漢進入一線的資本!

杭州



杭州是四城中最特別的存在!他既沒有三城的地位及政策資源的傾斜,又沒有南京第一強省省會的身份和教育,也沒有成都的人口和規模!更沒有武漢的教育和區位!但杭州卻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全國民營經濟第一城、互聯網經濟第三城!並且在今年科技部最新發布的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榜單中,杭州獨角獸企業數量有17家,僅次於北京和上海,數量與整個廣東的獨角獸企業數量相當!準獨角獸企業更是多達105家,總數超過整個廣東準獨角獸企業的兩倍!可見杭州經濟活力的強大及產業結構的優越!而在我看來杭州最具草根氣質的城市!以上這些就是杭州未來進入一線的優勢!

總上所述:在不遠的時間裡,我覺得杭州希望還是最大、武漢成都次之,其次才是南京!其實我曾經對成都特別看好,當時他既有國家資源的傾斜,又有杭州如今經濟活力強勁的特性,但這兩年成都似乎又有些後繼乏力,表現平平了!當然我肯定都希望這四個城市都能進入一線,那樣就表明中國的經濟就更強大,人民生活就更富足了!


掉了1塊錢


目前一線城市的情況

大家都知道,目前媒體公認的一線城市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根據最新的經濟數據排名廣州排在第四位,那麼我們就以廣州為參照來看看一線城市應該具備的幾點:截止2017年廣州市生產總值為21503.15億元,三大產業佔比為1.09:27.97:70.94,常住人口1449.84萬人;從這幾個數據我們可以簡單總結下第一、生產總值要過2萬億;第二、常住人口達到將近1500萬;第三、必須有自己的產業特色。

那麼這幾座城市目前的情況呢?

南京:截止2017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15.10億元,三大產業佔比為2.3:38.0:59.7,常住人口830萬;

杭州: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56億元,三大產業佔比為2.5:34.9:62.6,常住人口933萬;

成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889.39億元,三大產業佔比為3.6:43.2:53.2,常住人口1600萬;

武漢: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410.34億元,三大產業佔比為3.0:43.7:53.3,常住人口1083萬;

可以看出在生產總值上這幾個城市相差並不大,人口數量上成都佔優,產業比重上杭州有一定優勢。

新一線城市排名

根據2018年公佈的新一線城市排名可以看出成都排名比較靠前,杭州、武漢緊隨其後,可以說這幾座城市都具有一線城市的巨大潛力,作為個人覺得這幾座城市如果真有一天成為一線城市應該不會是一個個進,應該是一波。


勇勇雜談壹貳叄


什麼叫做第五個一線城市?中國一線城市只有三座,京武滬,這是中國當前一線核心城市的現實格局。

南京、杭州、成都、武漢,哪個最有希望成為第五個一線城市?這個問題不對,武漢本來就是中國三大一線核心城市,而南京、成都、杭州又是中國比較牢靠的二線城市,這個格局短時間內不會改變。所以南京也好,杭州也好,成都也好,還是天津也好,廣州也好,深圳也好,還是了卻了成為一線城市的心,這樣會好一些也現實一些。

為什麼只有京武滬三大一線城市?因為這個三個城市都有不可動搖的、其它城市所沒有的優勢。

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對外交流中心、科技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當然是國家一線核心城市。

上海,是我國的國家門戶、對外貿易的窗口,重要的工商業中心,中國最重要的海港和民航樞紐。

武漢,中國最大的工業中心,世界上城市規模最大的城市,全球頂尖的科技和文化教育中心之一。有些首屈一指的區位優勢,是中國的國家心臟,世界上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

所以,京武滬三大核心大都會,是中國最耀眼的城市格局。


武大東湖


本人認為,南京、杭州、成都、武漢這四個城市,暫時都沒有可能成為第五個一線城市。

第一,這四個城市整體實力不相上下,各有所長,難分伯仲,即便有特別強項,將來能否“強項恆強”,變數太多。因此,未來誰能勝出,暫時還看不透徹。


第二,成為一線城市首先要在GDP上名列前茅,我認為這是一個剛性指標。但是,目前上述四個城市的GDP排名在十幾個一二線城市中排名在中下游,前面還有重慶、天津、蘇州,都相差較大距離。從2017年度的排名看,與前面的城市相差4000億以上,短期內難以趕超。


第三,如果必須“四選一”的話,筆者選擇武漢。一是武漢在四個城市中GDP最高;二是武漢在長江之上,位居長三角城市群與成渝城市群的必經要衝,發展機會多;三是武漢是中國中部重鎮,武漢強則中部強,存在國家戰略,發展潛力大。



恐龍之想


北上廣深,杭武南成!

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這個問題其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理性看待城市差異沒必要互噴,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獨特的氣質,其實這四個城市我都去過,特別是杭州和南京。

論民富程度上,沿海城市肯定當仁不讓,杭州和南京要強於武漢和成都。其實這一點在城市排名中我比較看重,民不富裕,很多徒有虛名又有何用。

論城市市容和城建上,杭州目前給人感覺最好,比較乾淨時尚年輕。2010年剛來杭州時,杭州老民房還挺多的,G20之後市區矮破舊真的很少了,這一點真的得佩服杭州拆遷效率和力度。杭州的錢江新城寫字樓都不高,但觀感感覺相當精緻,不得不佩服人家高樓的品質。南京和武漢城市形象稍差,精緻度不高。

論體量規模和未來30年發展潛力上,個人覺得武漢可能最好。武漢去過兩次,武漢領土面積只有杭州一半多點,但武漢城區絕對是四個城市裡最大的,真的感覺很大,都不知道長江哪邊是市中心。武漢的地形居於中國之中,當地人稱九省通衢,大江大湖格局大氣,氣勢磅礴,人才也多但好像留不住人,國家政策偏向,中部復興等等,也有很多規劃,但都還沒建好。另外說下城市排名歷史文化底蘊也很重要,這四個城市歷史文化底蘊都很濃。

論城市幸福指數來講,個人覺得是成都和杭州。成都只去過一次,呆了一個星期,真的是去了就不想回來!我感覺自己的體質和飲食習慣最適合待在成都。😊😊,杭州房價高人文素質修養比其他幾個城市高。

論教育和醫療衛生上,教育南京和武漢遙遙領先。南京2所985,8所211,而且質量也很高。武漢2所985,7所211,據說大學生數量好像全國第一。杭州和成都比起來差距還是比較明顯。醫療上四個城市都很厲害,旗鼓相當。

以上說的都很簡單,沒有闡述,都是自己切身體驗,當然可能有些片面。目前四個城市在我心目中:杭州最好!未來30年後,因為城市定位很多跟國家政策偏向也有關係,像以往的深圳和未來的雄安,所以都很難講,有可能是武漢也有可能是成都南京,我們一起見證未來吧!

北上廣深,杭武南成!感覺必須要這麼念,才順口押韻!成都委屈一下放在最後,因為深必須要跟成押韻😊😊


元亨利貞(易佛道)


新一線?當數武漢!

不信?莫急,看完下文再噴也不遲:


先列舉武漢眾所周知的優勢:

1. 地緣影響力,中部第一

2. 交通發達,中部也就鄭州可匹敵

3. 衛星可探城建面積,不可小覷。

4. 生物科學,未來工業升級等等。



第一,政策。北上廣深已站上頂峰,國家開始限制超級城市的發展,中部的武漢和鄭州政策機會來了!

而作為同時發力的城市,武漢肯定會一直領先鄭州。為什麼?

因為武漢優質的醫療,物流,科教,金融,商業等等城市配套,是鄭州短時間內無法趕超的。


第二,旅遊。武漢作為有底蘊的城市,通過開發旅遊,勢必會加快城市建設,這為高速發展的武漢,添加了更大的助力。

同時旅遊又能帶來人文交流,提高國際知名度,對於招商引資也是好處多多!


第三,人才。武漢大學生人口全球第一,全球500強企業CEO校友數量排名,排在中國第一位的是武漢大學,雷軍,武漢大學的。張小龍,華中科技大學的!

近兩年政府給出很多優惠政策,大量的高校人才留在了武漢發展。


其他二線城市機會雖然和武漢是一樣的,但是武漢高校人才的基數是無法比擬的,

大量的聚集只會成幾何倍增!所以

武漢高校的人才,才是武漢最大的財富!


頂樓視野


這四座城市客觀分析一下,雖然實力都不俗,但是從人口和麵積上看,南京人口和麵積都最少,成都人口比南京多了800萬,杭州這些年不斷代管下面縣域城市,面積快接近南京三倍了,人均GDP和單位面積產值都是南京最高,而且政治,文化,科教,城建,交通,軍事地位南京第一沒有問題,其次是武漢,武漢在交通,科教方面在全國也是屬於領先,並且地處中國大心臟,九省通灌,未來發展趨勢不可限量,成都和杭州一個人口超多,一個面積超大,但經濟總量並沒有突出表現,反而各大媒體吹噓各種野雞排行,這種譁眾取寵的小伎倆遲早害了自己。



繁華未盡3


這個要綜合現在各城市的發展現狀和以後的發展潛力,以及國家的戰略規劃。這四個城市的經濟總量GDP相差都不大,都屬於新一線城市行列。

全國15個新一線城市最新排名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天津、蘇州、西安、長沙、瀋陽、青島、鄭州、大連、東莞、寧波。

目前這四個城市的2017年經濟總量全國排名依次是:

成都,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國家西南區域中心城市,是國務院確定的西南科教、金融、商貿中心城市,以及交通、通訊樞紐城市。成都2017年GDP1.38億元,全國排名第七位。

武漢,湖北省省會,中原地區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武漢2017年GDP1.34億元全國排名第八位。




杭州,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浙江省第一城市,長三角副中心城市,杭州2017年GDP1.25億元,全國排名第九位,

南京,江蘇省省會,華東第二大城市,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教、文化、工業、金融和商業中心,南京2017年GDP1.17億元,全國排名第十位。


個人認為,這四個城市都有希望進入第五個一線城市的實力,也有可能同時晉升為一線城市的行列,要論先後,成都暫居15個新一線城市第一,成為正式的一線城市希望更大一些。


曾經6029059217


道先成都不要說了,因成都謀體一天亂吹造假的的城市,所以是不可能的,最多隻二三線中上城市,故是四川省會所在地,只能與西寧,拉薩,銀川,包頭之類城市相當的,不信呱娃子塵都人(原住民丿馬上要出來噴的,謀體謀子就需要娘娘腔的呱娃子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