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人社部門曬民生保障工作「成績單」

本報記者 王冰報道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如何改善和保障民生,怎樣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和最期盼的問題,讓全社會共享改革開放紅利,成為各級各部門的“頭等大事”。

11月8日,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曬出今年前三季度工作“成績單”:就業工作提前完成國家下達的全年目標任務;社會保險覆蓋範圍持續擴大;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兩支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和諧勞動關係更加穩固;人社扶貧成效顯著。

截至10月份,雲南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8.11萬人,幫助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3.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1.5萬人。全省“貸免扶補”、創業擔保、小微企業貸款共扶持創業9.56萬人,帶動吸納就業25.28萬人,新發放貸款97.6億元,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明顯,促就業、穩就業形勢喜人。

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為人民群眾帶來“實打實”的獲得感。截至9月底,雲南省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906.94萬人、4508.45萬人、264.69萬人、399.17萬人、332.52萬人,同比分別增長了2.05%、1.21%、3.37%、3.66%、7.23%,5項基金總收入為1187.79億元,總支出為903.58億元。

2018年,雲南省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由85元提高至103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2629元。特別是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接入全國跨省異地定點醫療機構901家,省內異地入醫聯網直接結算的協議醫藥機構7398家,滿足了4237.64萬人持卡參保人的就醫需求。

圍繞人才強省戰略,雲南省相繼出臺“博士後人才培養”“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45個重大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在全國率先建立柔性引才機制,暢通28項優質服務“綠色通道”。前三季度,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50252人,其中新增技師和高級技師4188人。新增3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個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5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雲南人社部門還通過鄉村公共服務崗位安置、鄉鎮內就地就近轉移、縣內城鄉間轉移就業、省內區域間轉移就業、省際間轉移就業、國際(區域)間轉移就業等“6種渠道”,全面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扶貧行動。1至9月,全省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72.96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72.96萬人,累計轉移就業1716.19萬人次。

此外,根據《雲南省健康扶貧30條措施》要求,雲南省人社部門掌握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參保標識入庫,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普通門診醫保報銷比例52.2%,28種特慢病門診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87.61%,住院費用通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兜底保障等“四重保障”實際報銷比例高達89.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