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杭甬”啟動地鐵刷碼互聯互通 長三角迎來地鐵“通票”

新華社上海12月1日電(記者有之炘)自12月1日起,上海市民打開上海地鐵APP“Metro大都會”時會發現,首頁多了杭州地鐵和寧波地鐵的標識。你並沒有看錯,上海、杭州、寧波三地地鐵克服跨區域兼容、結算等難題,正式啟動互聯互通,相當於有了一張地鐵“通票”,明年地鐵二維碼互聯互通有望覆蓋更多城市。

試水地鐵刷碼互聯互通為什麼選擇長三角?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正以快速崛起的姿態在世界上嶄露頭角。與之相應的是區域間人口流動頻繁、經濟商業合作緊密,長三角城際高頻度流動決定了對地鐵互聯互通需求尤為強烈。

如今,刷碼出行已成為一種標配,它以移動支付為切口,用數字化的解決方案,為大眾出行帶來暢通和便利。不過在高普及率背後,每個城市的地鐵有不同的APP,反覆註冊、綁定,對經常需要在長三角城際往返的乘客而言尤其麻煩。

當前,長三角區域軌道交通二維碼乘車互聯互通積極推進。12月1日,上海、杭州、寧波三地地鐵二維碼乘車正式啟動互聯互通,覆蓋526座軌交車站,1萬餘臺閘機。自此,使用上海地鐵“Metro大都會”APP不僅可以乘坐上海地鐵,還能在杭州、寧波刷碼過閘;同時,“杭州地鐵”或“寧波地鐵”APP,不僅可以在本地地鐵使用,還可以掃碼暢行上海地鐵。今年年底前,杭州和寧波之間也將實現地鐵二維碼互聯互通。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濤介紹,互聯互通的優勢主要有兩個:一是便利,乘客的出行習慣不用改變,就能實現在異地刷碼乘地鐵;二是節約資源,各個城市的硬件設備、票務等系統都無需改造。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副總裁葉彤表示,長三角城市群之間人員流動多、經濟產業聯通緊密,地鐵二維碼乘車互聯互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不僅方便三地市民出行,更加速推動了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實施。

異地地鐵二維碼互聯互通有何難點?

交通是血脈,也是活力之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各座城市的互聯互通,首先就是交通先行。“滬杭甬”三城地鐵刷碼過閘互聯互通正式啟動,標誌著長三角交通跨區域掃碼從政策到技術等各方面趨於成熟。

支付寶是此次地鐵異地掃碼的技術服務商,支付寶城市服務總經理劉曉捷告訴記者,在探索的過程中,三地地鐵線路多、里程長、硬件設備不統一等問題,對於互聯互通都是不小的挑戰。

首先,由於每個城市的票務系統、閘機硬件、掃碼讀卡器等設備來自不同廠家,每個用戶使用的手機型號五花八門,對兼容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為了讓不同城市乘客的刷碼體驗保持一致,需要進行大量測試;另外,長三角地鐵在異地服務的資金結算模式上,進行了新的嘗試。

劉曉捷表示,三地的地鐵技術人員,藉助阿里雲的測試平臺,進行了大量測試,從而縮短了單人通行時間;同時,支付寶的支付、金融、信用等多維能力,為此次互聯互通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在金濤看來,此次地鐵二維碼乘車互聯互通是在政策層面和技術層面上的嘗試和探索,積累了技術和業務經驗,給未來更多業務的互聯互通奠定了基礎,包括更多城市地鐵的互聯互通,以及從交通單一領域擴展到政務、醫療等的全面一體化邁進。

“滬杭甬”地鐵掃碼互通之後還有何新動作?

長三角引領互聯互通業務的氛圍正在形成,此次地鐵掃碼互聯互通只是第一步。到2019年年底前,地鐵二維碼互聯互通有望進一步覆蓋長三角其他主要城市,甚至長三角以外的城市,方便更多乘客。

金濤向記者表示,長三角地鐵二維碼互聯互通堅持便民利民、節約社會資源,明確設備不改造、支付渠道本地化、優惠本地化、賬戶票款保障、應用共享共建這五項原則,在全國率先開展先行先試的探索,為貫徹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全國互聯的實施做好業務積累。

葉彤表示,在地鐵二維碼互聯互通取得初步成效和進展的基礎上,長三角將合作研究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方式,積極對接交通運輸部等行業標準,拓展與城市、城際、高鐵等更多交通方式的互聯出行。

長三角城市群的智慧出行領跑全國,帶動和引領作用明顯。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黃日涵分析認為,未來的長三角智慧生活圈,不僅將奠定中國創新創業發展的標杆,還可能被其他國家的城市群建設所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