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們終於還是朝“佩奇”下手了!

確認過臉,你就是那頭豬。

11月20日,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有一項技術,光憑藉著名字就在各種技術概念中脫穎而出,那就是“豬臉識別”。

互聯網巨頭們終於還是朝“佩奇”下手了!

京東農牧將通過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等機構的合作,研發並推出集成“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設備(IoT)”+“神農系統(SaaS)”三大模塊的智能養殖解決方案。

說到最後,豬臉識別就為了幫助你認識每一頭特立獨行的豬。

互聯網巨頭們終於還是朝“佩奇”下手了!

按照京東給出的數據測算:該智能養殖解決方案部署完成1年內,可以將養殖人工成本降低30%~50%左右,降低飼料使用量8%~10%,並且平均縮短出欄時間5~8天。當前中國每年大約出欄7億頭生豬,照這個算法,每年這樣的智能養殖解決方案可以幫助產業降低超過500億元成本。

近年來網易、阿里等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養豬業。

2015年和2016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大佬們的盤中餐就包括網易的味央豬肉。還有一個傳說:味央豬都懂得自己上廁所和保持衛生......

今年2月6日,阿里雲宣佈將對ET大腦針對性訓練與研發,用人工智能養豬。他們使用攝像頭採集每一頭豬的體徵、用語音監控和識別每一頭小豬的生長狀況,用動態圖像分析控制豬的運動情況,為的是,確保每一頭豬一生中能跑200公里——從“200斤豬”變成“200公里豬”。

中國的生豬市場規模早已超萬億元,約佔世界總出欄量的56.37%。這就不難理解,巨頭們為什麼選擇這個看起來違和感十足的賽道下手。

歷史數據顯示,目前豬價已處於築底階段,豬價在豬週期底部往往經歷二次探底過程,伴隨產能的徹底出清,新的週期會啟動。

豬糧比數據顯示,儘管豬價已經歷了較長時間的下跌,但養殖利潤低於盈虧平衡點的時間僅2個月,產能出清的時間不足,供求關係尚未反轉。

由於8月豬瘟及季節性規律,豬價三季度出現反彈,不過預計豬價將在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震盪回落。2019年二季度可能是本輪豬週期底部,屆時新的豬週期或會啟動。

互聯網巨頭們終於還是朝“佩奇”下手了!

自2006年以來,市場已經經歷了兩輪完整的“豬週期”,每一輪一般持續3-4年,主要由生豬養殖的產業週期和供求情況的調整決定。第一輪:2006年7月-2010年6月,第二輪:2010年6月-2014年4月。兩輪完整週期持續時間分別為47個、46個月。

互聯網巨頭們終於還是朝“佩奇”下手了!

目前所處的第三輪“豬週期”始於2014年5月,2016年6月到達波峰後進入下降通道,由於非洲瘟疫的影響,本輪豬週期有所延長,至2018年11月,已經持續54個月。(完)

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號:shagualicai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