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奇”價格連降,是福利還是市場自我調節?

最近,不少人發現,豬肉價格變成了2字打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路狂飆的豬肉價格似乎進入了“減速帶”。

據湖南省畜牧水產事務中心4月8日對全省23個集貿市場畜禽產品和飼料價格定點監測,全省活豬、豬肉均價分別為每公斤36.15元/kg、55.99元/kg,環比上週下降1.13%、0.71%。事實上,湖南活豬、豬肉生豬價格已經連續7周下跌,累計跌幅達14.3%。

“佩奇”價格連降,是福利還是市場自我調節?

豬肉價格為什麼會降下來?是國家在強行發“福利“還是市場的自我調節?肉價還會再漲上去嗎?

“佩奇”價格連降,是福利還是市場自我調節?

生豬產能的強勢恢復

自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湖南作為全國重要的生豬養殖和調出大省,一直在努力恢復生豬產能,確保全國豬肉市場的穩定供應。

“去年9月份以來,湖南採取主動招商、上門招商、展會招商等方式,引進了年出欄生豬1萬頭以上的養殖企業、養殖場267個,通過強化跟蹤服務,建立對口聯繫制度,對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建立‘一對一’跟蹤服務機制。“湖南省畜牧水產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2019年9月12日,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政策措施》,出臺12條具體措施,旨在進一步促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其中第一條就是: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並明確,各市州最低生豬出欄量,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並納入績效評估和真抓實幹督查激勵範疇。

2019年11月,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等5部門聯合印發《優質湘豬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計劃通過5年時間,實施優質湘豬提升工程,促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

“佩奇”價格連降,是福利還是市場自我調節?

今年兩會期間,“湘豬工程”更是成為一個亮詞,寫入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可以說,湖南省委省政府對老百姓吃豬肉這件事格外上心,這也是湖南生豬產能能夠快速恢復的主要原因。

2019年,湖南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仍然保證了4812.9萬頭的生豬出欄量。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一數據相比往年出欄量仍有減少,但2019年湖南生豬出欄量的全國排名上升至第二位。

而在2020年湖南省委一號文件中,明確了今年年末生豬存欄3100萬頭,全年生豬出欄4200萬頭以上的目標。

湖南省畜牧水產事務中心向觀潮君透露:“目前,已有48個新改擴建項目建成投產,新增產能170萬頭;在建項目219個,全部投產後預計可實現新增產能1200萬頭以上。此外,還有137個簽約項目正在審批或選址。全省還有2295個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場復養。“

出欄的豬多,市場上的豬肉供應就更有保障,市場上豬肉供應越充足,價格回落就越有空間。這是市場供需關係的最基礎邏輯。

當然,湖南原來的產能是近6000萬頭,目前尚未完全恢復。此外,湖南是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應對較好的省份,而湖南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省,也就是說湖南目前的產能中有一部分是要放到全國的“大盤子”中。所以,生豬產能恢復對當前價格回落的衝擊力需要進行一定的“抵扣”。

那麼是否還有其他因素與此形成降價的合力呢?

“佩奇”價格連降,是福利還是市場自我調節?

疫情對大家生活習慣的改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聽到最多的話莫過於:戴口罩!不串門!不聚餐!

為了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許多行業都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其中較為明顯的就包括餐飲行業。

觀潮君注意到,雖然湖南是全國較早進行復工復產的省份,但截至目前,湖南的餐飲業的恢復態勢仍舊談不上樂觀。經歷疫情後,人們的飲食習慣出現了明顯變化,“回家吃飯最安全”成為了大多數人的共識。

聚集性餐飲消費出現了明顯下降,這意味著,作為豬肉“彈性需求市場”重要一環出現了暫時性萎縮,需求變少。

“佩奇”價格連降,是福利還是市場自我調節?

此外,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份研究數據顯示,中國的生豬從生產到消費的各個中間環節的損耗率達14.5%。而這中間,聚集性消費佔有相對比重,隨著聚集性消費的減少,這種損耗在某種程度上也大幅下降,更多的豬肉被“節約”。

所以,疫情對人們豬肉消費的抑止作用和對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都在某種程度上波及了豬肉消費市場。

市場需求減少,也是價格回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持續降價的可能性或許更大

很多人可能更關心的是豬肉價格還會再次上漲嗎?

“回升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空間非常有限。”湖南省畜牧水產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觀潮君,介於當前的產能恢復勢頭和對市場的預期,他對未來的豬肉價格迴歸到更加合理區間持樂觀態度。“一方面,隨著各地大力發展生豬養殖,產能的上升是肉眼可見的;另一方面,按照以往的規律,春節之後會進入豬肉的消費淡季。”

湖南氣候溫潤,春節之後回暖較快,各類蔬菜河鮮禽蛋競相上市,豬肉的替代品增多,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佩奇”價格連降,是福利還是市場自我調節?

疫情是一把雙刃劍,疫情期間一些地方的豬肉銷售存在不暢,生豬存欄率相對更高。“這樣更容易養大豬,肉更多。”該負責人舉例說,以往出欄生豬在200斤,現在可能是300斤了,雖然出欄數一樣,但豬肉其實更多了。

而且,隨著全面復工復產,更多的屠宰、冷鏈、物流企業重啟,生豬產業鏈已經逐步在復甦,這讓今後的豬肉市場供應有了更加穩定的保障。

供應的肉多了,肉價自然就會降下來了。

綜合上述信息,觀潮君認為,未來豬肉降價的可能性比漲價更大一些,但“佩奇”寓含的疫情防控與經濟運行意義,卻超出了“佩奇”本身。

“佩奇”價格連降,是福利還是市場自我調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