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漁商學院」又一個行業即將被顛覆!別了,藥店!

別了,半夜生病買不到藥的日子!

別了,利字當頭,只賣貴藥的藥店!

「以漁商學院」又一個行業即將被顛覆!別了,藥店!


如果要給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糟心事排個名,“買藥”很大概率會進前三。

買藥不方便:社區雖然有藥店,但是某些藥必須要去連鎖藥店買。而且這些藥店基本上會在晚上11點關門,而這卻是急病用藥的高峰期,半夜敲門門不開,我想很多人都遇到過吧。

買藥貴:有時候你明明只想去藥店買A藥,但店員卻會跟你說A藥已經賣完,並給你推薦了所謂“藥效更好”價格更高的B藥。

店員不懂裝懂:有時候,我們去買藥,都是不清楚應該買什麼藥,當你向店員描述症狀的時候,但店員卻對你的病一臉茫然以致買錯了藥,最後不但多花了錢,病也沒有及時治好......

針對藥店痛點,國家終於出手!

近日,北京市七部門聯合發聲:允許便利店賣非處方藥。

與傳統藥房相比,便利店的優勢不要太明顯:學校、體育場館、醫院、公園、地鐵、科技園區,基本上覆蓋我們的生活網店,且24小時營業。

此外,在便利店賣藥,無需再增加租金、人力成本,藥價自然會下降。

當我們可以在便利店24小時買到藥,而且是更便宜的藥時,還有人會往傳統藥店跑嗎?

北京打響變革的第一槍!

「以漁商學院」又一個行業即將被顛覆!別了,藥店!

在這份《關於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兩點:

1. 連鎖便利店可以申請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

2. 連鎖便利店申請二類醫療器械經營。

這意味著以後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半夜藥店不開門,甚至連拍片這樣的操作都可以在樓下便利店完成,何其方便!

為什麼藥店已經發展了幾十年,“買藥難,買藥貴”的難題卻依然存在?

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壟斷。

數據顯示,中國的零售藥店掌握了65%的非處方藥銷售市場,另外的35%在醫院。

壟斷之下沒有服務,只有放開企業的經營權限,把部分醫藥紅利分割出去,讓賣藥不再是藥店、診所、醫院的特權,老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優質服務。

事實上,早在2015年,福建省就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允許便利店售賣非處方藥。

2017年,瀋陽市也頒佈了相關法規,允許“以連鎖或特許方式經營非藥品的企業可以申請經營乙類非處方藥專櫃”。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改革未見很大的成效。

但這次不一樣,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國家政策最先觸達的城市。

可以預見的是,一旦北京試點成功,將會在其他省市推廣,屆時全國藥品超4000億藥品零售市場格局將發生鉅變。

連鎖便利店組團來襲,對於全國45萬家零售藥店,將是極大的挑戰。

而這一切,我們樂見其成,只有激烈的競爭,才會讓頑疾叢生的藥品零售市場迎來新生,最終讓消費者受益!

「以漁商學院」又一個行業即將被顛覆!別了,藥店!

藥店不改變,我們就改變藥店

馬雲曾經說:“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現在,我們把這句話送給了全國大街小巷的藥店:藥店不改變,我們就改變藥店。

互聯網的發展,讓時代的腳步變得更快了,那些抱殘守缺的行業正經歷一場摧枯拉朽的變革。

銀行不改變,支付寶來了;醫院不改變,互聯網醫院來了;傳統媒體不改變,新媒體來了;出租車行業不改變,滴滴來了......

如今的藥店也一樣。

其實,傳統藥房也不是沒有一點競爭力,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專業藥師,畢竟藥品是一個特殊商品,有藥師指導用藥會更安全。

然而,數據顯示,中國有45萬家連鎖藥房,而掛靠在藥店主體下的執業藥師僅20多萬人,平均每2個藥店還分不到1名執業藥師——這其中還沒有把行業裡常見的大量“掛證”藥師排除在外。

看到這,你也就明白為什麼藥店裡給你推薦的藥並不都是那麼管用了。

但他們不在乎,對於傳統藥店來說,盈利才是最重要的,提高藥價,僱傭大媽當店員,賣高提成藥......

如今,隨著便利店加入戰局,傳統藥店要想生存,必然得擴大自己的優勢,培養更多的藥師,給店員做培訓,讓她們懂得基本的藥理等等。

總之,在競爭之下,老百姓終將獲得實實在在的優惠,安安心心的服務。

一個“病人圍著醫生轉”的時代結束了,一個“醫生圍著病人轉”的時代正式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