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胡同裡的“孤本”藥店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提起八大胡同,腦海裡浮現的無外乎是些風月無邊的往事。而就在這當年的香豔之地,至今仍屹立著一座香氣馥郁民國小樓,但您別想錯了,這裡是藥店,散發的香氣是陳年的藥香。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這些放置各種藥物的櫥櫃,都是德壽堂祖輩留下的珍品,多年來從未動過位置。

現實版《大宅門》,古物古訓歷久彌香

北京的兩廣路早在世紀之交就變成了南城第一通衢大道,兩旁的成片平房也早已被與日俱增的現代建築所取代。這讓陝西巷南口的這座古色古香的小樓,在初春的夕陽下多少顯得有點形單影隻。仔細瞧,它周身刻有百草花紋的彩繪,樓頂則是西洋風格的大鐘。再往下是巨大的商標,還有一看就有年頭的“同臻壽域、共躋舂臺”的巨幅彩繪額匾。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這就是德壽堂南號,沒錯,就是相聲《白事會》裡“康氏牛黃解毒丸”的出處。但京郊半壁店人、在懷仁堂當過夥計的康伯卿於1934年創辦它的時候,同仁堂、萬全堂、千芝堂、鶴年堂這“四大天王”已輝煌了上百年。如今 “老大哥”們雖金字匾額仍在、家訓古方猶存,但原始建築的肉體卻在上世紀就已作古了。

就這樣,如今已經84歲的德壽堂南號,竟成了北京藥店老字號裡僅存的“孤本”,不過它也險些壽終正寢。“當年北京市政府要打通兩廣路,按最初的規劃,祖上留下的這間老鋪位於紅線內20米處,按以往的經驗估計是保不住了。”德壽堂康家的姑爺王江為此還特地攜家人在德壽堂前拍下一張全家福,以便日後留個念想。

但令人欣慰的是,從虎坊橋到珠市口的道路擴建在兩廣路拐了一個彎,多花費約兩千萬元工程成本,但回報卻是無價的:因為它挽留了京華印書局、紀曉嵐故居、德壽堂和珠市口教堂四座經典文物。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因為這個彎,德壽堂的百草香才得以在今天繼續瀰漫。而這沁人心脾的香氣則來自抓藥師傅身後那一排排小抽屜組成的藥鬥牆,就像書櫃裡的一排排書般浩如煙海。古樸典雅的松木藥鬥牆上方,是“精潔飲片,遵古炮製,地道藥材,用當通神”的古訓。“甭管什麼病,一看這規矩勁兒,人心裡就踏實一半。”一位家住附近的老顧客說。

而作為“孤本”的珍貴,不僅在於建築和格局的硬件,原生態的軟件更難能可貴。在這裡聽不見服務行業通用的“歡迎光臨”、“再見”,而只有“您要點什麼”和“慢走”。“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店裡的師傅一邊熟練地抓著藥一邊笑著說,“這絕對是有講究的,上藥店來,我跟您‘歡迎’、‘再見’,不是等於‘祝您得病’嗎?那可是缺大德了。”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據德壽堂第二代康燕俠《我憶德壽堂》記載,當年一位經理正是因為不注意口德差點丟了飯碗。那日康伯卿查店,發現一名顧客正在破口大罵,忙問緣故。原來該人親屬急病,急需兩隻活蠍。一時櫃上沒貨,經理順嘴說了句:“沒有活的,只有死的。”結果觸了忌諱。康伯卿親自從自己家中取了活蠍數只奉上,分文不收,令顧客滿意而歸。隨後這名經理被降職看倉庫去了。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德壽堂的中醫坐診也是京城一絕。由於歷史變遷老店後廠已不復存在,但前店後診的理念仍遵循歷史傳統。“進店抓藥坐診都列於西邊正位,是德壽堂坐診多年的禮數,也是為了尊敬客人選用的方位;中成藥、西藥、保健品在大堂東側長廊分門別類擺放,便於客人尋找自己所需。”除了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電飯煲取代了明火煎藥,一切如故。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如今進入德壽堂,二進院寬敞的候診廳四壁,精美的彩繪堪比豪門客廳。“都是老店的風貌,按中醫傳統畫的,這松鼠和鶴是‘松鶴延年’、麒麟是‘吉祥如意’,那幅蝙蝠叼銅錢?福到眼前啊!您再看坐診室裡擺放的各種製藥物件的櫥櫃,那都是藥界最具歷史收藏價值的珍品,雖說銅鍋不會貴過金條,但都是祖輩留下的物件兒,這麼多年了從來沒動過位置。”按計劃,德壽堂二樓的迴廊將開設中藥歷史文化展,展出老字號藥店的實物和製藥工具,圓遊客一個《大宅門》的夢。

經典往事 跑“火車”做廣告

常言道: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德壽堂最大的生意幌子便是選擇了火車。而給德壽堂打幌子的“火車”既不跑京漢線,也不跑津浦或京張線。那往哪兒跑?“您跟我上樓就瞧見了。”藥店經理神秘一笑,轉身帶我們踏著吱呀呀的木樓梯上了樓頂。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樓頂中央碩大的西洋掛鐘左右有兩個涵洞,一道一掌寬的環形軌道從中間通過。1934年,德壽堂南號開業之初,康伯卿命人在此鋪設了一條環形軌道,並定製了一輛燃油驅動的仿真小火車,車身上寫“康氏秘製牛黃解毒丸”,大鐘每整點時小火車出來運轉,來回穿梭於兩個涵洞之間,藉此招攬顧客。80多年前火車尚未普及,仿真小火車“轟動全城,觀眾人山人海,竟至交通堵塞”。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2004年藥店大修後重新開張時,我們讓小火車又跑起來了。原來的小火車在抗戰時已丟失,現在的是一家專業模型廠的產品,按老式火車1:10仿真製成,造價3萬多元。”但當年轟動京城的表演重新登場時,觀眾卻少了許多,“要說這也可以理解,如今路況這麼複雜,在兩廣路上開著車往我們這樓頂看,也不安全啊。”而且,觀者之心也早已由嚐鮮轉為懷舊,“現在大家夥兒什麼沒見過啊。”也許物件也通人性:小火車跑得沒什麼心氣兒,時斷時續。

周邊逛逛:陽春白雪、市井樂園

陝西巷南口當年的繁華程度毋庸多言。陝西巷是什麼地方?八大胡同之首。八大胡同的故事,想必不僅是老北京,只要看過清宮戲民國戲的人沒幾個不知道的。陝西巷、百順衚衕、石頭衚衕、韓家潭、王廣福斜街、萬佛寺系一小橫巷、大(小)外廊營和胭脂衚衕,這八條位於前門外大柵欄商業區以南的相鄰的衚衕,清民兩朝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風月場所。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陝西巷據說是乾隆光顧過的地方

但如今陝西巷“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的繁華早已落盡,絕大部分青樓建築也被拆改成了普通民居、街道工廠、小學還有小飯館,看不出昔日的俏麗模樣。

但曾經獨佔花魁,出過賽金花,從風流帝王乾隆到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都曾到此一遊的“上林仙館”,如今卻風姿依然。不過,雖然“上林仙館”的招牌還在,門口掛燈籠的鐵枝子依然高懸,圓頂的窗戶也還保留著,但早已改作了賓館。晚間散步至此,還真有點時光倒流的錯覺。若有興趣, 也不妨在此住上一晚,找找“十年一覺揚州夢”的感覺。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從德壽堂所在的兩廣路陝西巷南口出發,左邊二百步是當年北京十大飯莊之一的豐澤園飯店,魯菜倍兒地道,但也倍兒貴,除了外賣部的小吃,物美價廉,適合解饞;右行一百步,則是同為昔日“十大”之一的晉陽飯莊,菜可以不吃,但紀大煙袋的舊卻不可不懷,因為這就是曉嵐先生的閱微草堂,兩株雖然半死不活的海棠卻是貨真價實紀先生親自種植的。

想玩也不愁沒地兒,陽春白雪的有前門建國飯店梨園劇場,從德壽堂過天橋沿萬明路一直下去就是;頗有市井之氣的,就上大柵欄的德雲社(前門三慶園店)坐坐。就像八大胡同裡一二三等妓院可以和平共處一樣。直到今天,無論是精英、小資還是草根,在這裡都可以各得其所。各花入各眼的和諧,恐怕這就是南城最大的奢侈所在。

攝影/王甜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點擊查看更多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網紅餐廳還是遊樂場

新片推薦

首屆櫻桃咖啡節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八大胡同里的“孤本”药店 | 北京秘境

啤酒客們的世界

限時牛排海鮮套餐

醇親王南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