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一條漫長的寬恕之路

2月17日,“王景春”與“詠梅”這兩個名字,

登上了國內各大媒體的頭條。

在距離北京有七小時時差的柏林電影節閉幕式上,

他們憑藉王小帥導演的新作《地久天長》,

首次同時包攬了主競賽單元的影帝影后,

創造了中國電影的新紀錄。


《地久天長》:一條漫長的寬恕之路


同時參演主要角色的

還有國內頂級流量小鮮肉王源,

他在劇中叫“劉星”,

是失獨後的“王景春”和“詠梅”的養子。


《地久天長》:一條漫長的寬恕之路


近日,這部電影在國內上映了,

雖然,打動德國評委的電影,

好像並沒有打動中國觀眾的買票慾望,

但是,這並不影響,

這是一部非常高級的好電影。


《地久天長》:一條漫長的寬恕之路


不符合時代情緒的IP,都是耍流氓

跨越三十年,兩個普通家庭,

裹挾於時代洪流之下的冷暖人生。

在電影《地久天長》裡呈現的,

或許不是最真實的生活,

但它的確是最像生活的樣子。

文藝的王小帥,

用現實和回憶穿插的表達方式,

敘述大時代背景下,

小家庭隨波逐流的無奈和順應命運的堅韌。


《地久天長》:一條漫長的寬恕之路


劉星和沈浩,

一起出生、長大,父母是多年摯友。

劉星是個有些膽小的男孩,

沈浩則要膽大許多。

因為彼此的父母非常要好,

兩個孩子又同時來到這個世界,

沈浩和劉星總是玩在一起。

那天,劉星說什麼也不肯下到水庫邊玩耍,

小夥伴的嘲笑激怒了膽大的沈浩,

他生拉硬拽地將劉星拖到了水庫邊,悲劇發生了。

而在此之前,

劉星的媽媽麗雲曾懷上二胎,

被在計生辦工作的沈浩媽媽海燕,

兩場接踵而來的意外,

讓劉星家變成了“失獨家庭”,

而沈浩一家則變成了“幫兇”。

劉星一家因為失獨而終生陷入痛苦之中,

而沈浩一家,也並沒有過得更好一些。

尤其是女主人海燕,

一直深深陷在愧疚當中,惶惶不可終日,

以至於精神恍惚,身體虛弱;

而浩浩,作為當年事件的中心人物,

也一直良心不安,

並沒有因為自己和星星父母的不責怪,

而有一天真正放下。


《地久天長》:一條漫長的寬恕之路


二十多年後的重逢,病床上,

已近彌留狀態神志不清的海燕,

緊緊拉著麗雲的手說:

“我們現在有錢了,你能生了……”

麗雲握著海燕的手,淚如雨下。


《地久天長》:一條漫長的寬恕之路


始終不能原諒自己的浩浩,

選擇在那棟破舊而親切的筒子樓裡,

面對耀軍和麗雲,

坦白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並且鄭重道歉。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

耀軍和麗雲早就得知了真相,

一直平靜地、慈愛地聽著浩浩傾訴,

面對痛哭不已的浩浩,

麗雲甚至輕輕地拍了拍他,

說道:“孩子,說出來就好了,沒事兒了。”

平凡人的偉大,才是最戳人心地方。

而這一一部片子,普通觀眾確是很難買賬的,

因為,不夠“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觀眾更喜歡《延禧攻略》式的爽劇。

被欺負了,就立馬報復回來,

沒有誤會,沒有壓抑,

沒有強行抬高人物人性光輝的一面。

著名“IP推手”侯小強的那句

“不符合時代情緒的IP都是耍流氓”,

雖然過於商業主義,

但也直接切中了《地久天長》的痛點。


《地久天長》:一條漫長的寬恕之路


在大團圓的下面,一直有暗流湧動

影片裡,大量隱忍細膩的表現手法,

足以讓許多專業人士拍手叫絕,

但卻削弱了劇情的合理性和人物的立體感,

無法觸動那些缺乏感受力的普通觀眾。

和我們常說的“塑料友情”不同,

耀軍和英明在事情發生之後,

一個為了孩子不肯追究,

一個堅持想要做些事情來彌補。

影片裡都是小人物,

卻沒有一個真正的壞人、罪人。

耀軍和麗雲,為了不再觸景傷情,

毅然舉家南下,

從北方一口氣來到了中國的最南邊,

在海南的一個小漁村裡安身立命。


《地久天長》:一條漫長的寬恕之路


選擇這裡的理由,

聽上去很讓人心酸:

這裡的一切都是不熟悉的,就連別人說話都聽不懂,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想起從前。

用離開,給好友一家留下遠離愧疚的“生存空間”,

這是一種近乎傳教士式的寬恕,

甚至,有人會覺得,

這種寬恕太過於“高大全”。

因此,影片的最後20分鐘,

大團圓結局成了最富爭議性的地方。

夫婦二人平靜地原諒了

導致他們無法生育的朋友、

導致他們失獨的朋友孩子、出走的叛逆養子。

一群人其樂融融地聚在一起

慶祝一個孩子的新生,

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影片最後,

夫婦二人來到早年夭折的兒子星星的墓地旁,

笨拙地拔著墓前的雜草,相顧無言。


《地久天長》:一條漫長的寬恕之路


在這份沉默中,

他們似乎也與這個帶給

他們人生轉折與苦難的時代和解。

在電影《地久天長》中,

我們品味了各種“失去”的苦澀,

工作的丟失、地位的淪喪乃至最殘酷的生命凋零,

它們都像一聲聲有力的叩問。

不僅是針對故事裡的角色,

也針對觀看故事的我們。

平淡的歲月裡,

我們都會感受人生一次又一次的無常,

但歷經風雨之後,

不變的是我們對幸福的渴望,

對愛的守護和追求。


BY/

排版設計丨知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