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活著就是一場勝利

1

看完《地久天長》,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已是半夜。電影的上座率不高,統共不過六人,就這樣的人數里,還有至少一半的人看著看著失去了耐心,睡覺了或者無聊地拿出手機看時間,沒辦法,這部電影太長了,近三個小時,對耐心是一場巨大的考驗,再加上鏡頭的剋制,那麼多沒有配樂沒有臺詞的場景,的確讓人忍不住想快進。

這是電影設置的一道門檻,跨過去了,你才會發現,門檻後面的故事,有多麼打動人心。我被門檻背後的故事打動了一次,卻不願再跨過去被打動第二次。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將這部電影看第二遍,因為這個故事太沉痛,沉痛得不忍再看。正如電影中的那個時代,令所有經歷過的人刻骨銘心,卻絕不願倒回去重新回到那個時代一樣。

在那個時代,計劃生育如火如荼,人們騎著自行車,從工廠裡出來的時候,人頭濟濟,如一場洪流。

劉耀軍夫婦和沈英明夫婦,就在這場時代的洪流中,上演了一場沉淪半生的故事。

《地久天長》:活著就是一場勝利

《地久天長》劇照

這兩家人原本親如一家,劉家的孩子劉星和沈家的孩子沈浩同年同月同日生,又互相認了對方的爹媽為乾爹乾媽。上一輩的情誼延續到了下一代,可以預見的友誼地久天長。

但劉星的死令這場地久天長的情誼提前終止。

劉星在水庫中溺亡,同去的沈浩嚇得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劉家的生活變得灰暗無光。沒有誰怪罪於誰,在默默哭泣的淚水中,劉星一家和沈浩一家突然就生分了,互相還是很客氣,但就是找不到話說了。

劉星是家中獨苗,真正的獨苗,這一根苗折了,就再也長不出新苗了。那次強制打胎之後,劉星的媽媽王麗雲就失去了生育能力。而那次強制打胎的執行者,正是沈浩的媽媽李海燕。

《地久天長》:活著就是一場勝利

《地久天長》劇照

王麗雲意外懷上二胎,劉耀軍想留下這個孩子,但他沒有這個能力,除了在王麗雲被帶走之前那徒勞的兩拳頭抗爭,他再也做不了什麼。甚至,在打胎的醫生面前,夫妻倆連不情願的真實心態都無法正當地表達出來。因為這是那個時代的規矩,計劃生育是國策,在國家機器的強制面前,個人的感受顯得微不足道。

李海燕對強制王麗雲打胎這件事原本是理直氣壯的。她是專管計劃生育的主任,帶著王麗雲去打胎,這是她的工作。還是那句話,在政策面前,個人意願渺小無力。如果劉星沒有死,她可能永遠也不會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對他人而言,意味著什麼。但劉星死了,像一記重錘,將她原本堅定的信念敲得粉碎。她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但這項工作,在實質上成為王耀軍夫婦悲劇的源頭。

絕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其實是在為孩子活著。孩子在的時候,幹什麼都有勁,辛苦工作一天,回家看見孩子的笑臉,頓時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可一旦孩子沒有了,便如天塌了一般,所有的希望都失去。

劉耀軍夫婦的天就這樣塌了。

《地久天長》:活著就是一場勝利

《地久天長》劇照

那年春節,兩家人沒在一起過,沈英明的妹妹茉莉去給劉耀軍夫婦送餃子,卻發現劉耀軍夫婦冷清地坐在小桌子旁邊,窗簾是拉上的,窗外爆竹聲聲,煙花在天上炸開,彩色的光亮將窗簾映得明一塊暗一塊。

絢爛在窗外,過年的氣氛在窗外。隔著一塊窗簾,屋子裡的時空仍然停留在劉星死去的那一刻,悲愴、沉默、毫無希望。

春節的某天清晨,劉耀軍夫婦收拾東西離開了家,悄悄地,離開了這個生活多年的筒子樓,離開了曾經最好的朋友。有一些過去,可以理解,但無法面對。

而時光也似乎在失去了孩子的父母心中停頓了,用王麗雲的話說,時間已經停止了,剩下的就是等著慢慢變老。

2

沒有失去過孩子的人,很難真切地體會到這種絕望。而對於那些真的失去了孩子的父母來說,劉耀軍夫婦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幾乎是有著共同經歷的父母們所共有的狀態。

記得好幾年前,也是在春節期間,遠近的親戚全都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的新年。這應該是一場歡聚,但那一次,歡聚變成了無盡的嘆息。

原因是,一位退休不久的長輩,剛剛失去了家中獨子。

死去的兒子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公職,穩定,待遇優厚。他是父母的驕傲,生前是這樣,連死後也沒少了父母一份榮譽。他是因公殉職,事後,他的事蹟被列為榜樣。

《地久天長》:活著就是一場勝利

《地久天長》劇照

劉耀軍夫婦因為打胎而被評為計劃生育先進分子,同電影中的故事一樣,那位退休不久的長輩也因為兒子的因公殉職而得到領導的慰問。但對失去孩子的父母來說,任何榮譽都比不上孩子的生命,再多的補償,也換不回曾經充滿笑意的臉龐。

那個春節,我沒見到那位長輩的笑容,他已經是個老人,兩鬢的短髮已經斑白,彷彿孩子的離去,更加加速了他的衰老。男性的身份讓他只能用沉默來表達悲痛,而那位長輩的老伴,一個瘦小的老婦人,則用淚水回應著周圍的全部關切。哪怕只是一句安慰的嘆息,也會令她立刻紅了眼睛,流下淚來。

傷痛來臨的時候,痛苦地沉默,這是本能的反應,用沉默阻擋關心,用遠離保護自己的傷心,將傷痛放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許,這是讓自己不被痛苦擊垮的最初反應。

那位長輩很早就回去了。我總覺得,長輩離開的時候,比被眾親戚圍著的時候更平靜。也許,在那位長輩的心裡,他也情願和劉耀軍夫婦一樣,在自己的屋子裡待著,拉上窗簾,將春節隔在窗簾外面。

3

劉耀軍夫婦在一個沒人知道的地方收養了一個孩子,他們叫那個孩子星星,這是劉星的小名,被收養的孩子,長得跟劉星很像,他們將這個孩子視為劉星的替代者。

但這個孩子不是劉星。他叛逆,沒有哪個十幾歲的孩子會甘願當另一個人的替身。他離開了家,頭也不回。從此音信全無。

《地久天長》:活著就是一場勝利

《地久天長》劇照

再一次失去孩子,劉耀軍獨自在海邊喝悶酒,醉醺醺。而王麗雲則選擇了更為激烈的方式,她自殺了。

當然,王麗雲並沒有真的死去。她的自殺被劉耀軍發現,及時送去醫院,救了回來。

這是兩人對悲苦命運所做出的最慘烈的回應,連命都不要了,卻還是死不成,那麼,接下來的日子,是不是該換個活法了。

從前活著是為了孩子,從今往後,活著是為了對方。

都已經到這一步了,還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電影並沒有為兩人之後的相處花費太多篇幅,只是在一場坐飛機的場景中,透露出一點日後生活的痕跡。

《地久天長》:活著就是一場勝利

《地久天長》劇照

夫婦倆接到沈英明的電話,李海燕病重,生命最後的時刻,只想見見當年的老友。劉耀軍夫婦坐飛機回去,奔赴李海燕最後的約會。

飛機遇到氣流,顛簸起來,劉耀輝和王麗雲的手下意識地握在一起,直到飛機重新平穩以後,兩人才意識到剛才的緊張。鬆開握在一起的手,王麗雲感嘆,都這樣了,還怕死呢。

已經死過一次,以為再也不怕死了。事到臨頭才知道,正因為死過一次了,所以更不願死。好不容易重新活過來,怎能不珍惜。

重回故地,重見故人,已是二十年過去。二十年歲月在每一個人的面容上留下老去的痕跡,以及更為寬和的心境。

《地久天長》:活著就是一場勝利

《地久天長》劇照

孩子早就不在了,劉耀軍夫婦終於接受了這個事實,而當年這場悲劇的執行者,卻在悔恨和痛苦中受盡折磨,至死也不曾放過自己。

劉星的墳頭長滿荒草。劉耀軍夫婦去給孩子掃墓,兩人將墳頭的荒草拔扯乾淨,擺好祭品,焚紙上香。他們坐在墓前,靜靜地看著山坡下密密麻麻的墓碑,整齊地排列著,都是新的。然後,劉耀軍自然地將做祭品的酒倒進嘴裡,王麗雲自然地拿起盤子裡的橘子,掰成兩半,一半遞給自己的丈夫,一半剝開了送進自己的嘴裡。

用祭奠的形式懷念死去的孩子,再自然地將那些祭品吃喝掉,填進自己的肚子。

把形式留給過去,把真實的存在留給自己。畢竟,他們還活著。

4

剛剛過去的春節,我又見到了那位退休的長輩。他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出現在親戚的聚會上,但這一次,他又出現了,帶著他的老伴一起。

長輩看上去比以前老了許多,頭髮稀疏了,但被親戚圍在中間的時候,他不再沉默。雖然話還是不多,但臉上已能見到淺淡的笑容。長輩的老伴越發乾瘦,雖然在偶然提及死去的孩子的時候,她的臉上還是會有悲傷的神色,但她終於不再流淚,在一段短暫的低落後,她又會轉而說向另一個話題。

吃飯的時候,長輩時不時地為老伴夾菜。老伴的手有些發抖,乾瘦的手指抓著筷子,顫顫地,看著讓人不放心。長輩撿偏軟爛的菜夾到老伴的碗裡,一邊說,這個好吃,嚐嚐。

《地久天長》:活著就是一場勝利

《地久天長》劇照

就像世上所有讓人羨慕的老夫老妻一樣,他們互相扶持,在眾人的注視下,表現出一種難以形容的平和與耐心。如果不是身邊的親人早已知曉了他們的故事,單憑餐桌上看到的畫面,你很難想象,這是一對失獨的老夫妻。

孩子曾經是他們的天,但現在,他們相互撐起了對方的那片天。

這一次,長輩仍舊很早就回去了。但這只是因為習慣。他們習慣了早早回家,早早休息,又在第二天早上,早早地起床。他們很早回去,已不是為了逃避。

他們失去了孩子,卻在這場失去中,比其他的父母提前領悟了孩子對家庭的意義。孩子從來就不是家裡的天,而是一片雲。總有一天,雲會飄走,也許是一場生離,也許是一場死別,也許,只是一場嫁娶。當這片雲離開以後,剩下的才是真正的天。

活著,便是對方的天。

5

對那些從徹骨的傷痛中走出來的人來說,活著本身就已是一場勝利。

當那些幸福的人們正在為前程、為名聲努力奮鬥的時候,他們卻正在悲傷的泥潭中掙扎,嘗試著用消極或者積極的方式,奮力地拯救自己。

劉耀軍夫婦的離開,算得上是一場消極抵抗,王麗雲的自殺,更是消極對抗的極端做法。但最終,他們被積極拯救。為對方而活,為人生找到一個全新的目標。回到老家去見臨終的李海燕,為過去的心結畫一個完整的句號。

《地久天長》:活著就是一場勝利

《地久天長》劇照

從消極到積極,從沉淪到被拯救,歷經二十年。他們沒有建樹,沒有發家致富,從頭到尾,都是徹頭徹尾的小人物。但你能說,他們沒有成功嗎?

他們成功了,成功地活著,成功地走出泥潭,平靜地面對過去。這已經是一場了不起的勝利。

電影的末尾,成年的沈浩說出了劉星當年真正的死因。劉星是溺亡的,是被沈浩輕輕地推了一把,然後溺亡的。沈浩向劉耀軍夫婦懺悔,這個秘密壓在心底二十年,他快承受不住了。

劉耀軍夫婦靜靜地聽著。王麗雲流著無聲地淚,輕輕地安慰,說出來就好了。

這個秘密他們早已知曉,但為了尚還年幼的沈浩,他們選擇了徹底的沉默。不說,一輩子也不說。他們無法忘記的,卻不忍讓一個孩子一生銘記。

時間是一樣神奇的東西,無論多大的傷痛,都能在時間的流逝中得到修復。只有在經歷之後,才會意識到,孩子是生命中的過客,身邊的人才是陪伴到老的地久天長。

只是,這個過程如此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