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你到底是姓滬,還是姓杭?

【來詩卉,浙江大學公共管理碩士,“樓神”研究所研究員,專注于都市圈發展研究。】

來詩卉 | 嘉興,你到底是姓滬,還是姓杭?

1

嘉興,一個地處杭嘉湖平原的弱二線城市。

距離北邊的魔都、中國一線城市上海市中心,100公里;距離南邊的新一線城市、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杭州市中心,100公里。

一直以來,因為它處在兩大城市中間的這個絕佳位置,所以上海杭州都在搶它。

比如,上海人和杭州人都要搶嘉興的房子。

2016年5月,嘉興樓市突然火爆,接著房價蹭蹭上漲,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地人大量來此購房,其中上海購房者佔比25%,杭州購房者佔比24%,這真是旗鼓相當,互不相讓。

再比如,上海和杭州都要把地鐵建到嘉興去。

從嘉興2017年的規劃文本中可以看到,杭州至嘉興有:杭州臨平3號線對接桐鄉,臨平9號線對接海寧;上海至嘉興有:松江至嘉興樞紐線,金山到乍浦22號線。

再比如,上海和杭州都在搶嘉興這個地盤。

這一邊,《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中,上海都市圈的範圍,包括了嘉興;另一邊,《杭州都市區規劃綱要(2014-2030)》中,杭州都市區的範圍也包含了嘉興。

來詩卉 | 嘉興,你到底是姓滬,還是姓杭?

那麼,嘉興究竟屬於誰?

2

就像大街上兩個人搶孩子,孩子是誰的,非常容易判斷——孩子和誰的基因相同,就是誰的。

基因,轉譯到城市中,我們把它叫做“城市價值”。

一個城市的城市價值,就像一個人的遺傳基因,深層次地決定了它與其它城市的關係。

那麼,讓我們用“城市價值冰山理論”,來檢測三者的基因,且看誰跟誰的基因相似性更大。

來詩卉 | 嘉興,你到底是姓滬,還是姓杭?

“城市價值冰山理論”是說,一個城市的價值,如同一座冰山,能看到的那部分,比如城市的行政地位、GDP、房價、交通等等,只是其表象,在其價值的外在體現。

而真正的城市價值,是隱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產業及人口。

也就是說,一個城市的行政地位、GDP、房價、交通等等,就像一個人的外貌、行為、習慣,而它的產業和人口,才是它的基因。

接下去,我們從嘉興的城市價值(基因),通過幾輪比較,來考證它到底歸誰?是姓滬,還是姓杭。

3

(1)GDP

GDP,體現的是一個地區的經濟總量,按“樓神”城市價值冰山理論,這是屬於水面以上的部分。

但我們這裡看的不是GDP總量,而是GDP之中外資經濟與民營經濟的佔比情況。

我們知道,上海的經濟發展素來是政府強力主導、傾向外資的模式;而杭州走的是政府服務、民間創業的路子。

因此,杭州GDP中的大頭,是由民營經濟創造的;而上海則是國營經濟與外資經濟共同創造。

那麼,嘉興又是怎樣的呢?

來詩卉 | 嘉興,你到底是姓滬,還是姓杭?

從上圖可以清晰的看到,嘉興GDP的大頭,和杭州一樣,也是由民營經濟創造的。

這就是說,在這三個城市中,嘉興和杭州,在民營經濟的佔比上更接近。

那麼,這一輪的“基因”檢測,嘉興與杭州的相似度更高。

(2)規上工業總產值

這裡,我們並不是去比較,三地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數額;而是比較外資工業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在規上工業總產值中的佔比情況。

在很多人印象中,由於嘉興靠近上海,而上海周邊的蘇州、無錫等城市外資企業的比重很大,因此嘉興外資企業的比重也很大。

然而,數據顯示,真相併非如此。

來詩卉 | 嘉興,你到底是姓滬,還是姓杭?

我們可以看到,上海外資工業企業的佔比高達60%,而杭州僅為31.3%,嘉興則是在30%左右。

事實上,嘉興規上工業總產值佔比的大頭,是民營企業。其佔比達到69%。

這就是說,在這三個城市中,嘉興和杭州,在外資企業工業總產值的佔比上更接近。

那麼,這一輪的“基因”檢測,嘉興與杭州的相似度更高。

(3)進出口

這裡,我們也不是要去比較三地的進出口總額;而是要看民企、外企的進出口金額在進出口總額中的佔比情況。

這是因為,很多人習慣性的認為,嘉興的外向型經濟主要是外企權重高所決定的。但,你們可以看下圖。

來詩卉 | 嘉興,你到底是姓滬,還是姓杭?

杭州和嘉興的進出口,基本是依賴外企和民企,這其中又以民企為主。杭州民企的進出口佔比達到67.2%,嘉興則為58.4%。

而上海民企的進出口佔比僅為17.8%。

這就是說,就這三個城市中的進出口來說,嘉興和杭州都是民企大於外企,而上海則是外企大於民企。

那麼,這一輪的“基因”檢測,嘉興與杭州的相似度更高。

(4)民間投資

同樣的,這裡我們不是去比較三地的民間投資額,而是去看佔比情況。

來詩卉 | 嘉興,你到底是姓滬,還是姓杭?

上海的民間投資額在固定投資總額中的佔比僅為35.5%;而杭州則達到56.4%。

嘉興民間投資較杭州更活躍,其佔比達到了66.4%,成為最主要的動力。

因此從民間投資佔比的角度,嘉興與杭州更接近,比例相差10個點,而與上海相差近31個點。

由此,這一輪的“基因”檢測,嘉興與杭州的相似度更高。

(5)稅收主體

這裡,我們再看看三地的稅收主體。

來詩卉 | 嘉興,你到底是姓滬,還是姓杭?

從民企稅收佔比上看,杭州是55.6%,嘉興更高,達到73.3%。在此可以看到嘉興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

但是,再比較上海,其民企稅收佔比是33.8%。

非常明顯,從稅收主體來看,嘉興和杭州更接近。

由此,這一輪的“基因”檢測,嘉興與杭州的相似度更高。

(6)支柱產業

上面五輪比較下來,你們可以知道,雖然嘉興離上海很近,但嘉興在多個方面都更接近杭州。

現在你們再來看支柱產業的結構:

來詩卉 | 嘉興,你到底是姓滬,還是姓杭?

從上面“樓神”圖表可以看到,杭州的支柱產業分別為工業(在GDP中佔比31.5%)、信息技術服務業(17.9%)、金融業(8.4%),這三個產業在GDP中佔比達到57.7%。

上海的支柱產業分別是工業(27.4%)、金融業(17.4%)、批發零售業(14.3%),三個產業在GDP中佔比為59.1%。

嘉興的支柱產業是工業(48.3%)和批發零售業(12.9%),兩個產業在GDP中佔比是61.1%。

嘉興的支柱產業,其實更接近上海。

更重要的是,上海圈蛋白城市,如無錫、蘇州等的支柱產業也以工業和批發零售為主。

(“樓神”研究所注:都市圈中心城市稱為蛋黃城市,除中心城市以外的圈內外圍城市,稱蛋白城市)

由此,這一輪的“基因”檢測,上海與嘉興的相似度,高於杭州與嘉興。

(7)就業人口

以上所比較的都是產業層面的情況,下面你們再來看看人口層面的情況。

由於上海和杭州都是都市圈中心蛋黃城市,其就業人口均以第三產業為主;這和以第二產業為主的都市圈蛋白城市不同,基本沒有可比性。

因此,就業人口方面,我們只比較民企就業人口的佔比情況。

來詩卉 | 嘉興,你到底是姓滬,還是姓杭?

民企就業人口占比,上海是63.9%,杭州市59.4%,嘉興市80%。

這個數據是出人意料的。

沒想到,以國企和外企為主的上海,其就業人口竟以民企為主;而民營經濟甚是發達的杭州,民企就業人口占比甚至略低於上海。

只有嘉興在意料之中,以民營經濟為主線,其民企就業人口也佔大頭。

這一輪比較,嘉興與上海更相似,民企就業人口的比例列接近。

由此,這一輪的“基因”檢測,上海與嘉興的相似度,高於杭州與嘉興。

(8)通勤人口

講到人口,要說明嘉興到底是跟上海親近,還是跟杭州親近,就必須提到通勤人口。

所謂通勤人口,就是工作地點和居住地點不在一處,每天需要往返兩地的人。

據統計,上海和嘉興兩地,每天大約有10多萬人,跨城上班。其中,大部分是住在嘉興,去上海上班;也有小部分是住在上海到嘉興上班的。

而這一現象,在杭州於嘉興兩地,甚是少見。

由此,這一輪的“基因”檢測,上海與嘉興的相似度,高於杭州與嘉興。

4

八輪比較下來,杭州勝5局,上海僅勝3局。也即,嘉興與杭州的基因相似度更高。若問嘉興該姓杭還是姓滬,答案已是明瞭:

嘉興姓杭。

但是,分明嘉興姓杭,又為什麼總是會發生杭滬之爭呢?

它們搶得熱鬧,嘉興本“人”怎麼想呢?

要知道,在過去,嘉興是很委屈的。

過去,由於地處兩大城市正中間,反而導致兩不管的結果:它在發展過程中,既沒有享受到來自上海的多少扶持,也沒有得到來自杭州的多少幫助。

而現在,你們看到,對上海,嘉興設立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建設南湖(上海)創新創業中心等;對杭州,嘉興表現得同樣親近,經濟、文化上的互動往來不用多說,畢竟是同屬浙江一省,且杭州是省會城市。

也就是說,嘉興本“人”,是願意一隻手拉著上海,一隻手牽著杭州的。

這意味著,嘉興有自己的主意,雖然“基因”檢測出來它是姓杭的,但它更願意姓自己的姓。

用它自己的話來說,可能會是:我既不姓滬,也不姓杭,我姓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