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最危險的時間段——清晨!

心希望快訊 2016-09-26


大學的劉教授高血壓病 10 多年,自認為在血壓管理這方面很有心得:按時服藥,堅持每日自測血壓,適當鍛鍊。退休後這幾年還堅持每天早晨打太極拳健身。


可是在前幾天的一個早上,劉教授晨練時突然暈倒了,送到醫院診斷為腦溢血,生命是挽救回來了,但是後遺症還是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


家人都很納悶兒,向來血壓控制不錯的老爺子怎麼就突然發病了呢?細細追問劉教授的病史發現,近大半年來劉教授時常在早晨起床後感到不同程度的頭暈,但時間很短,稍稍休息就好了,他就沒當回事兒。



其實,這就是清晨高血壓惹的禍!



一、關於“清晨高血壓”



◆清晨高血壓的定義:

1. 清晨醒後 1 小時內家庭血壓 ≥ 135/85 mmHg;

2. 起床後 2 小時的動態血壓記錄 ≥ 135/85 mmHg;

3. 早晨 8:00~10:00 診室血壓 ≥ 140/90 mmHg。


◆清晨高血壓的分型:

晨峰型:凌晨血壓突然升高(高於夜間平均血壓的 30%)。

反杓型 / 非杓型:在夜間和清晨血壓都持續升高。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清晨高血壓:

1. 老年患者血壓易於波動,清晨高血壓多見;

2. 老年清晨血壓升高呈現季節性變化;

3. 清晨時頸動脈壓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4. 老年患者常存在睡眠障礙;

5. 鈉鹽攝入量增加。




二、為什麼會出現清晨高血壓?



清晨高血壓源於血壓的的晝夜規律。受機體生物鐘控制,血壓在 24 小時內是不斷變化的。


即使血壓正常者,血壓水平也會呈現較為明顯的晝夜節律,這種晝夜節律可簡單概括為「兩峰一谷」。


清晨清醒和起床後,8:00~10:00,血壓明顯上升,呈一高峰,然後下降;

下午,17:00~18:00,血壓從低谷再次升至一個高峰;

夜間,2:00~3:00,血壓最低,又是一個低谷,如此循環。


高血壓最危險的時間段——清晨!


生理情況下,覺醒時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通常會比睡眠時增加 10%~20%,如果上升幅度過大,則屬於病理狀態,對人體有害,就要引起重視。




三、清晨高血壓的危害



清晨血壓升高可對心臟、大腦、腎臟和血管等產生嚴重損害。當血壓晨峰 ≥ 37 mmHg 時,冠狀動脈事件增加 45%,所有心血管事件增加 30%。


高血壓最危險的時間段——清晨!

清晨高血壓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的首要危險因素,亞洲人群控制清晨血壓更為重要。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有 40% 心肌梗死和 29% 心臟性猝死發生在清晨時段。


清晨高血壓也是卒中最強的獨立危險因素,該時段腦卒中的發生率是其他時段的 3~4 倍。所以卒中患者或卒中高危人群尤其要平穩控制清晨血壓。


另外,清晨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對風險增加 5 倍。還可能加重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損傷。




四、如何管理“清晨高血壓”?



◆清晨血壓臨床管理的中國專家指導建議:

1. 清晨血壓升高是促發心腦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控制清晨血壓具有重要意義;

2. 清晨血壓與動脈粥樣硬化和左心室肥厚相關。清晨血壓與腎臟損害也密切相關;

3. 清晨血壓對心血管事件具有預測價值。清晨血壓是卒中事件最強的獨立預測因子。


高血壓最危險的時間段——清晨!

《清晨血壓臨床管理的中國專家指導建議》提出的清晨血壓管理流程


◆清晨血壓管理的目標

◇清晨診室外血壓:清晨診室未服藥前,血壓<140/90 mmHg;

◇清晨家庭血壓:通常是凌晨 6:00~10:00,血壓<135/85 mmHg;


指南推薦半衰期 24 小時及以上的藥物作為控制晨峰血壓的重要手段。

◇2010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指出:儘可能使用給藥 1 次 / 天而有持續 24 小時降壓作用的長效藥物,以有效控制夜間血壓與晨峰血壓,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2014 年清晨血壓管理中國專家指導建議中提出:使用半衰期 24 小時以上,真正長效每日 1 次服用能夠控制 24 小時血壓的藥物,避免因治療方案選擇不當導致的醫源性清晨血壓控制不佳。


◆清晨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物的時間

1、杓型清晨高血壓患者在清晨鍛鍊前 30~60 min 服藥,使降壓藥物峰效應與血壓清晨高峰相對應;

2、反杓型和非杓型的清晨高血壓患者在睡前給藥;

3、如果服用多種藥物,最好分為清晨和夜間兩次,晚上 7 時服藥控制患者晚上 8~10 時的血壓峰值更為合理;

4、老年患者清晨運動更容易出現心腦血管事件,最佳運動時間為 16:00~18:00。


來自:心希望快訊

高血壓最危險的時間段——清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