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矛盾的集合體

前日北京市場監管局約談美團,餓了麼等網絡訂餐平臺企業也就是俗稱的外賣公司。這並不是外賣公司第一次被約談,因為其長久以來存在的種種問題難以解決,約談這些公司的新聞早已見怪不怪。但是外賣究竟是為何物?

外賣——矛盾的集合體

隨著現代網絡、手機、電腦的普及,外賣已經走進家家戶戶。一個電話,一條簡訊,一個APP幾乎就能點到所有你想要的,無論是快食簡餐,還是米麵又或是連鍋一起帶來的火鍋等等等等。在家動動手指,不需要多少時間就可以拿到一份外賣,所以說網絡訂餐在現在可以被稱之為懶人經濟的代表作。

外賣——矛盾的集合體

外賣其實並不是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20世紀中期能夠即拿即走的三明治雖然於現在外賣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已經十分類似。如果要再往前追溯,在《東京夢華錄》中就有記載宋朝那些做生意的人家,通常只會在飯店中買現成飯菜再帶回家中食用,那便是最早的外賣。那也能得出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前,省事省力一直是外賣備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但是為何外賣在現在卻備受爭議?想來中國擁有十數億人口,一座大型城市便擁有上千萬常住居民,人口密集程度超乎想象。雖然巨量且密集的人口讓餐飲行業賺得盆滿缽滿也是外賣平臺能夠存活的必要條件,但是同時也要帶來的巨大的工作壓力和極高的工作強度。在高速運行的外賣流程中所有人都力爭快速,卻依舊有可能會超出相應條款的限制和規定的時間,同時工作中的疏忽也當然不可避免。

外賣——矛盾的集合體

這些都是外賣平臺被不斷投訴的原因之一,可這些並不是外賣平臺飽受爭議的根本。外賣平臺最受人爭議其實是老生常談的食品安全健康以及規範問題。外賣中出現頭髮絲、蟲子等都是最常見的食品安全問題並且到現在為止承接外賣業務的商家的無證經營屢見不鮮。

同樣是外賣,美國訂餐平臺GrubHub不對任何事件負責全部依靠商家的行為在中國肯定是要引起軒然大波的。但是這也是我們和美國等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哪怕我們有法律法規的嚴格規定卻依舊無法禁止,這是我們值得改進和深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