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報點贊:爭創“基本無違建市”樂清“拆”出城鄉發展新天地

浙報點贊:爭創“基本無違建市”樂清“拆”出城鄉發展新天地

曾經的樂清,大街小巷危房舊房、違法建築林立……現如今,隨處可見的是一片片葉綠花香的休閒公園、一座座嶄新的小微企業廠房、一幢幢亮堂且生活設施齊備的商住一體大樓。

“三改一拆”,讓樂清城貌改出“新顏值”、發展改出“新增點”、生活改出“新品質”,在破立之間精彩蝶變。近5年來,為補歷史欠賬,樂清市力促企業轉型升級,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完成中心城區9個整村、13個區塊、累計12920戶的房屋騰空拆除,清零清場3000畝,全面實現了樂清市中心城區城中村“清零”。同時痛下決心,加大力度,共處置拆除違法建築達3000餘萬平方米。

浙报点赞:争创“基本无违建市”乐清“拆”出城乡发展新天地

舟至中流,擊楫勇進。今年以來,樂清市以創建省“基本無違建市”為目標,黨員幹部在攻堅一線帶頭“啃硬骨”、破難題,緊緊圍繞防違控違系統、新建違建管控、重點區域和重點類型違建處置等創建重點工作,強勢推進拆違整治。

截至9月底,樂清全市已完成拆違148萬平方米,完成溫州下達年度任務的95.48%。

樂清市委主要領導認為,創建是手段,無違是目標,根本在於建立起一套長效管理的機制。要將省“基本無違建市”的創建工作納入年內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內容,要同“三助三紅”結合起來,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結合起來。通過創建工作,使人居環境逐步改善,人民群眾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浙报点赞:争创“基本无违建市”乐清“拆”出城乡发展新天地

《浙江日報》11月5日11版

零容忍

多策並舉一拆到底

樂清“三改一拆”行動,“動真碰硬”是關鍵詞。

9月8日,又是一個沒有休息的週末,在柳市鎮南城社區新橋村,挖掘機伸出長臂,牆體塌落聲響成一片,一處500餘平方米存量違建廠房很快被拆除。此次拆除的廠房與工棚屬於歷史遺留的存量違建,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為磚混、彩鋼板結構房屋,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每週排名二次,排名末三名的鄉鎮(街道),我們樂清市長會親自約談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在現場,相關街道幹部直言拆違任務重,壓力大。

實際上,樂清市“基本無違建市”創建工作,一開始就形成了從市主要領導、責任領導、部門鄉鎮(街道)負責人、駐村幹部到村幹部的一條線責任體系、一張網管理格局。通過抓排名、抓通報、抓問責,引導各鄉鎮“三比三看”、實幹快乾,公佈考核排名結果,確保責任落實到位。並將“無違建市”創建列入年度績效考核,與市直部門、鄉鎮分管領導年度考核掛鉤,分值佔總分的10%。

浙报点赞:争创“基本无违建市”乐清“拆”出城乡发展新天地

樂清還推出新建違建“一票否決”制,將“三改一拆”工作與其他工作“捆綁”,規定新建違建的發現、預警、掛牌整改、摘牌程序,以行政村為責任追究單元,推行在規定時間內實施“一票否決”。被“一票否決”的行政村不得參加評優評先,停止安排農村建房用地指標、建設項目申報、資金審批等。

為防止違建“死灰復燃”,樂清制定了違建處置“兩看三查”的複查制度。通過衛星遙感,從天上查看已拆違建現狀,鎮街定期自查、部門不定期抽查、領導分片帶隊督查。將發現的重建復建違法建築作為新增違建,實行即查即拆,頂格處罰。

“每個拆違點都要一拆到底,不留死角。”樂清市主要負責人要求,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鎖定時間節點、狠抓責任落實,以“零容忍”的態度,集中力量拆違控違,堅決打贏“基本無違建市”創建攻堅戰。

浙报点赞:争创“基本无违建市”乐清“拆”出城乡发展新天地

“四到場”

新建違建呈零增長

8月底的一個上午,驕陽似火,樂清市南塘鎮北港村村民蘇光永的建房工地現場,南塘鎮城建辦、綜合行政執法、國土、住建等部門人員和駐村幹部,以及第三方測繪人員一起到場。他們正在落實樂清市實施建房“四到場”規定中的第二個“到場”,即“基槽驗收到場”。

“四到場”,是指在建房的不同階段,需要四部門工作人員一起到現場進行四次實地勘測確認簽字,工程符合要求,方可繼續施工建設。從去年7月份實施新規以來,全市新建違建明顯下降。

為規範處置、依法拆違,有效遏制新建違建產生,樂清市已先後制定出臺了《樂清市新建違法建築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樂清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全市個人住房建設“四到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主要突出4個“嚴”字:嚴監管、嚴追責、嚴考核、嚴督查。

完善制度的同時,樂清還建立違章數字化防控體系,率先全省利用“航拍圖、地形圖、天地圖”等三張測繪成果對全市現有建築物進行定位、實地核查、合法性比對、分類依法處置,建立“一戶一檔、一樓一檔”,讓每一幢房屋(建築)都有“身份證”,全部導入溫州市防違控違系統,形成了“天上看、地上查、源頭控、網上管、媒體幫、誠信治”的立體防控體系。

浙报点赞:争创“基本无违建市”乐清“拆”出城乡发展新天地

促轉型

新建18個小微園

不破不立,破而後立。樂清借“三改一拆”之勢,整合推進退二進三、騰籠換鳥、重點行業整治等工作,加快舊廠區改造,通過異地搬遷、技術更新等,一大批低散亂企業得以改造或淘汰,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

近日,走進柳市鎮蘇呂村,曾經集聚在道路兩旁的簡易鐵棚區全部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20幢六層標準廠房的現代化小微企業創業園,可入駐75家以上科技型、技能型、環保型小微企業,設有辦公樓、商務中心、文體中心等,功能完備。

樂清市“三改一拆”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拆後空間利用打造小微創業產業園,產業得到了升級,環境也大大改善,蘇呂小微園還實現了集中汙水處置、集中改造環境,企業職工有了集中休閒娛樂的地方,連住房都統一解決了,可謂一舉多得。

據悉,樂清市積極開展拆後空間利用,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開闢綠色通道,一大批小微園、標準廠房、市政綠化、停車場等項目相繼投用;統籌推進“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工作,涉及近70萬平方米拆後空間的18個小微園和標準廠房項目已全部啟動建設。

浙报点赞:争创“基本无违建市”乐清“拆”出城乡发展新天地

美環境

城市顏值大幅提升

“最近政府出錢給我們工作室裝潢門面,還要把我們象南東路打造成‘非遺文化街’。”近日,樂清首飾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林順奎,說起發生在樂清北白象鎮的這場轟轟烈烈的“三改一拆”,豎起了大拇指。

原來林順奎工作室以前被不少違法建築包圍,周圍環境混亂,也沒有綠植。如今工作室周邊環境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不僅門口處增設了多處精緻的園林小品,附近違建被拆除後,打造了各式微公園和景觀帶。工作室旁新增了播出地方文化故事的電子顯示屏,直接營造出一個開放式的城鎮文化客廳。

在翁垟街道王宅村,拆除違建臨時市場後的空地將公開出讓,建立一個商業貿易綜合體,歸村集體所有,用於村民自住以及集體開展商業活動。新建的商業貿易綜合體在提升小城鎮形象的同時,還能解決村民的住房及收入問題,實現共贏。

在樂成街道匯豐路上,經過改造提升,這裡成為重新散發魅力與活力的“宋湖裡坊”,集文化休閒、親子游樂、教育培訓、主題餐廳、娛樂動漫、電子商務、金融等功能於一體,成為名副其實的綜合性文化創意街區。

以“拆”開道,一路高歌,樂清通過拆整結合,為百姓宜居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基礎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